雙減”政策實施后,有家長發愁:家庭作業減少了,孩子在學校能學好嗎?課外班不能去了,不培訓會不會影響升學?
有老師也在犯愁:作業不敢布置了,題目不敢多出了,考試不敢考了,該怎么辦?
9月30日,市教育局組織開展“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和“落實‘雙減’政策”業務學習培訓,市教科院院長汪永富,給出“雙減”見解。
“雙減”的一二三四
“雙減”不能簡單視為減少學生作業、延長服務時間,而是讓教育回歸常識、常規和常理,最終回歸本質。
怎么看待、理解“雙減”?
“雙減”工作有著明確的目標。
1至3年計劃目標是,一年內使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長相應精力負擔有效減輕,三年內使各項負擔顯著減輕,教育質量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教育滿意度明顯提升。
在校內方面,使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和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作業布置更加科學合理,學校課后服務基本滿足學生需要,學生學習更好回歸校園。
在校外方面,使校外培訓機構培訓行為全面規范,學科類校外培訓各種亂象基本消除,校外培訓熱度逐步降溫。
汪永富認為,理解“雙減”,不能孤立地看“雙減”,要把“雙減”放到黨和國家深化教育改革的大背景、大設計、大變革中去思考,把“雙減”與“立德樹人”“五育并舉”“評價改革”“五項管理”“質量提升”等重要決策作關聯思考和系統思考,要站在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培養未來合格接班人的高度,從教育的本質、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而不能只把它簡單視為減少學生作業、延長服務時間。
汪永富將“雙減”梳理為一個根本、兩個關鍵、三個領域、四個環節。
一個根本——讓教育回歸本質。
《意見》的根本就是讓教育回歸常識、常規和常理,最終回歸本質,回歸到本來的樣子。讓教育回歸,就是遵循教育發展規律。這個規律就是因材施教,就是有教無類,就是人盡其才。同時,教育必須遵循人的成長規律,成長包括身體和心理、精神成長,而這個過程是一個豐富與漫長的過程。
學生“減負”國家已提了多年,但效果不明顯,其根本原因是校外培訓機構這個源頭沒有根治。“雙減”政策就是讓教育回歸公益性,實現教育的公平公正,讓學生真正“減負”。而最終目的是構建良好的教育生態,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兩個關鍵——質量、規范。
“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減輕校外培訓負擔”,凸顯了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兩大關鍵詞:“質量”和“規范”。規范強調依法治教,消除各種教育亂象,維護教育秩序和保護受教育權;要切實減輕學生學業負擔和家庭經濟負擔,構建良好的教育生態。
三個領域——立德樹人、健康成長、良好生態。
《意見》圍繞減輕學生作業負擔與校外培訓負擔,聚焦三個領域。第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著眼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整體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第二,遵循教育規律,減輕學生過重學業負擔,著眼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第三,深化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嚴禁資本化運作,保護群眾利益,減輕家長負擔,構建良好教育生態。
四個環節——作業、課后、培訓、學校。
“雙減”的加減法
“雙減”是減下學生不合理的負擔,讓素質提上來。教師要建立起“用戶思維”,關注學生的學。
怎樣貫徹落實“雙減”?
《意見》指出,減輕學生負擔,根本之策在于全面提高學校教學質量,做到應教盡教,強化學校教育的主陣地;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優化教學方式。所以,“雙減”并不是減內容、減質量,相反,對學校、對教師,對教育的內容和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這樣“雙減雙增”,才能確保育人質量,才能真正實現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汪永富說,“落實‘雙減’關鍵在于全面提高學校教學質量,做到應教盡教,強化學校教育的主陣地作用,所以,‘雙減’目標實現要在提升校內教育質量發力。但是,‘雙減’并不是也不能一味、機械、單方面地強調‘減’,而應該在減輕學生過重、不合理、不必要課內外負擔的同時,真正做到‘立德樹人、五育并舉、全面發展’,‘減負不減質’才是關鍵。因此,實施‘雙減’讓教育回歸本質的同時,也要做教育的‘加法’,在教育觀念上,要形成‘負擔減下去,素質提上來’的共識,實現減負、提質、增效的統一。”
讓學校成為教育主陣地,使課堂成為教學主戰場,汪永富認為要做到三個“加強”。
加強課程建設。落實“五育并舉”理念,建立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課程體系,這是保證和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基本前提。開齊開足課程和課時,上好每門學科的每一堂課,教好每一個學生,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展。這就需要不斷規范學校的教育教學行為,根治一些學?!爸欢⒅荚嚳颇俊钡腻e誤觀念和不當行為,通過規范課程設置和課程實施,充分發揮好主渠道的教育作用。一名優秀的老師需要超越教材,構建自身的教學體系,從而根據實際情況及課程標準,開發和利用一切對學生發展有益的課程資源,主動地做課程的“研究者”而不是教材的“執行者”。
加強課堂研究。要真正實現“雙減”,首先必須在課堂上下功夫,深入研究課堂教與學的方式方法,著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和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打破傳統以刷題、知識點灌輸為主的學習方式,探索建設以學習者為中心、以核心素養為本的課堂教學。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呢?途徑和方法可能有千萬種,但其主旨就是一條:把課堂還給學生,把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站到課堂的中央,站到學習的中央;把“講堂”真正變為“學堂”。教師只有關注學生的學,建立起“用戶思維”,才有可能成為優秀教師!
加強因材施教?!皼]有差異就沒有教育”,原來的教育焦慮產生根源就是沒有正視學生的差異,沒有理性承認學生的差異,學校評價“用一把尺子量所有的學生”,家長眼里總是盯著“別人家孩子的分數”盲目比較攀比。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就是要做到“讓人人找到自己的位置、讓人人都有機會,讓人人都有進步”。什么是真正的質量?“因材施教、個性發展才是真正的質量,進步即是質量”。
作業的“量”與“質”
“雙減”要拋棄用作業數量替代作業質量的“搬磚式”作業,教師要把作業作為課堂重要環節精心進行教學設計。
作業究竟該怎么做?
長期以來,存在一系列關于作業的誤解:誤以為作業問題很小,不值得研究;誤以為每個教師都會布置作業,不需要指導,多年來放任教師個人隨意布置;誤以為作業越多越好,導致“用作業數量替代作業質量”,學生睡眠時間越來越少,學習效率越來越低,身心健康狀況越來越差,導致很多教師作業的設計能力、命題能力每況愈下……
單就學校而言,作業管理的主要弊病在于:教師個體在給學生布置作業時具有隨意性,缺乏研究和監管;同一班級各任課教師之間在布置作業上具有單獨性,缺乏溝通和協調;作業形式上以紙筆答題寫算為主,缺乏多樣性和趣味性。作業問題一直處于教育研究和教育實踐的“盲區”。
汪永富說,“‘雙減’文件首次對作業管理提出了要求,這意味著作業布置不再是‘隨心所欲’,面對‘雙減’帶來的新要求,學校管理者、教師,乃至家長仍需進一步改變傳統作業觀念,真正拋棄‘搬磚式’作業,認可和接納‘新式’作業。”
汪永富認為,要對作業進行精準定位。
定位一:我們不能孤立地看待作業,設計作業、編題命題的能力,是體現教師專業素養的一個重要方面。把提高作業質量作為提升教師專業素養的突破口和抓手,將作業與考試命題設計能力作為教師教育教學的一項重要能力,加以對待和規范。
定位二:將作業活動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切實認識到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是學情診斷因材施教的基礎,從而把作業作為課堂重要環節精心進行教學設計,備課把作業備進去,變粗放作業為精準作業。
在作業類型上要多樣化,比如小課題研究、藝術賞析、體育鍛煉、社會實踐、職業體驗、創意制作等都可以成為作業,特別是要科學設計探究性作業和實踐性作業。
在內容上要注重貼近生活,盡量將知識嵌入生活情境或學科探索情境,探索跨學科綜合性作業,增強作業的趣味性和挑戰性,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究的熱情,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還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準確掌握學情,將統一作業與個性化作業相結合,鼓勵教師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布置分層作業,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進行作業分析、診斷、批改和講評。(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甘青 通訊員 余茹)
編輯:胡慧娟
上一篇:
從事鄉村教育工作三十年特別貢獻獎獲得者廖春華
下一篇:
訪咸寧高級中學奧賽部教師朱秀麗
在上個學期的畢業統考中,廖春華任教的六年級語文總分榮膺全市鄉鎮小學第一名。原來廖春華在語文教學中,特別注重字形與生活...
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湖北省優秀教師、咸寧市骨干教師、咸寧市模范班主任、咸寧市高考優勝個人、赤壁市名師……11日,記者來...
新的學期,新的班級,新的面孔,一切都是新的開始,怎樣才能讓學生很快適應新的環境,讓花兒朵朵綻放呢?老師不認識學生,學...
愛生如子女“王老師,快到教師節了,我們姐弟倆來看看你,這些營養品您別舍不得吃,平時一定要保重身體,感謝您13年來對我們...
“‘喜歡’”是相互的,教師對學生的感情要純真、要深厚,愛自己的學生就像父母愛自己的孩子那樣用心、那樣用情,才能真正地...
國家優質課比賽二等獎、湖北省骨干教師、湖北省教育學會先進個人、咸寧市學科帶頭人、湖北省優質課比賽一等獎、咸寧市巾幗建...
最近我和一些當老師的朋友聊天時,他們說現在學校的老師特別是一些班主任老師有不敢管學生、不敢批評學生、讓學生放任自流的...
她是班級的組織者和教育管理者,更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作為咸寧市橫溝高中的一名數學老師兼班主任,余莉有著最生動、最...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以下簡稱“雙...
俞娟,通山縣實驗中學教師,湖北省語文學會會員,咸寧市骨干教師咸寧市模范班主任,通山縣優秀教師、師德標兵。學生自主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