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娟,通山縣實驗中學教師,湖北省語文學會會員,咸寧市骨干教師咸寧市模范班主任,通山縣優秀教師、師德標兵。27年來,俞娟始終兢兢業業,潛心鉆研,在教學教改中獲得得多項榮譽,多篇論文獲得國家級一等獎;輔導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競賽均取得優異成績,被評為國家級輔導老師;參與國家級課題研究,在國培工作中擔任“送教下鄉”示范課老師。
13日,正在通山縣實驗中學忙著抗疫值守和縣管校聘推行工作的俞娟老師,跟記者分享了自己在教學中的樂與思。
特殊禮物
“老師,我病已經好了,今天沒有流鼻血,我明天就去上學!”中心醫院一間重癥病房內,雪白的床單被捏搓出了褶皺,眉頭緊皺著像是能滲出水來,臉色蒼白的男孩,拉著俞娟的手不肯放。寂靜的走廊上,一位母親將頭埋進了雙臂里,泣不成聲。
那時,20歲的俞娟剛參加工作不久,一天下午上課時,她發現班里活潑可愛的小剛沒有來,一個學生告訴她昨天放學時小剛流鼻血了。放學后,俞娟去了一趟小剛家,結果家里沒有人。第三天,小剛的媽媽急匆匆的來到學校找俞娟,哭著說:“老師,我的天塌了!孩子患的是白血病,我大兒子前幾年就是患這個病去世的,現在怎么辦啊?”俞娟拉著媽媽的手寬慰她,家長希望俞娟去家里看看孩子,因為孩子哭著吵著不肯去治療要上學。
看著天真無邪的小剛,俞娟強忍著眼淚抱起了孩子,對他說:“嗯,你最乖,最勇敢,明天跟媽媽去做個檢查,就回來上課,我和同學們都等著你!”孩子認真地點點頭,轉身到房間拿來課本說:“老師,你把這兩天我掉下來的課文教我讀讀吧,我最喜歡你上課了,聲音特別好聽!”那一天,他的讀書聲如天籟般穿透俞娟的身體。
俞娟覺得應該為他做點什么。于是她連夜為他寫下捐款倡議書,希望能給他一點幫助,俞娟向校長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校長也很支持,立即召開全校動員大會,接著校長又叫俞娟去找婦聯等單位,發動全縣師生為其捐款。
俞娟拿著倡議書四處奔走,最后將4000多元錢送到家長的手里,家長感激涕零,說:“老師,真的是謝謝你,雪中送炭啊!住院時孩子想吃肉包我們都舍不得!”俞娟將營養品和童話故事書送到孩子床邊。俞娟噙著淚水在書上寫下“忍一忍,明天的陽光肯定燦爛!”半年后,小剛沒能如愿回到教室。電話里,家長說,小剛最喜歡俞娟送的故事書,所以也讓他帶去了。
小剛就像一份特殊的禮物,藏在俞娟的心里不斷鼓勵著她前行。
俞娟覺得,教師是一個有溫度的職業,不僅溫暖學生,也要溫暖社會,老師更應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因此俞娟會利用節假日積極參加社會公益事業。每年俞娟都會定期帶領學生去敬老院看望生活在那里的老人,積極參加潔城、無償獻血等公益活動。
大愛情懷
每每接手一個新的班級,第一節課上,俞娟就會登記孩子們的生日。在每個學生生日那天,俞娟都會送去祝福,并賦予孩子免做家庭作業的特權,學生們都很開心。
大畈中學的學生,大部分是寄宿生、留守生,家長將孩子送到學校后就什么都不管了,學生的生活起居、學習、心理健康,全權由班主任負責。2001年至2010年,俞娟在這里工作10年時間里,成了孩子們的“母親”。
當時學校條件差,沒有充足的熱水供應,寢室人多擁擠,吃的是蒸盒飯,學校沒有醫務室……為解決這些生活問題,每天下晚自習后,俞娟就燒好熱水,讓寢室長派同學來自己的宿舍提。
寒冬臘月里,班里有位女學生突然晚上發高燒,俞娟將學生接到自己的宿舍休息。當天晚上,俞娟多次起夜,為女學生喂水、喂藥,兩天后女學生感冒好了,俞娟卻感冒了。
初中學生正是長身體的時候,看到班里學生長期吃蒸的干菜,怕他們營養跟不上,俞娟就隔三差五的炒一些時令蔬菜,送到寢室,與學生們一起分享。一盆白菜、青椒炒南瓜……學生們都會吃得很香。后來,連隔壁寢室的同學看著眼饞,也過來一起吃,學生們由衷地夸贊說:“你們班主任真像媽媽,不,應該比媽媽考慮得更周全。”
初三最后沖刺的一個月,很多同學會“加班”到11點,俞娟擔心他們身體吃不消,就早上起床給他們煮雞蛋補充營養。學生們笑著說:“老師,吃了您煮的雞蛋,我們每天都有用不完的精力!”
教育是一份職業,更是一種情懷。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情誼就像堅不可摧的鋼鐵,就像太陽散發出的熠熠光芒溫暖人心。
“老師,想吃您煮的雞蛋了!”“老師,我考上研究生了!”“老師,還記得那個深夜打擾您,讓您給我講作文的周婷不?我在上海,歡迎您來我家里玩。”每年的教師節、春節,俞娟都會收到學生們的賀卡,每一片賀卡的背后,都是學生們對俞娟深深的愛。欣慰喜悅驕傲之感,也許只有當老師的人才會擁有。
執教理念
在愛的教育下,每年中考,俞娟的班上線人數非常多。原來在教學方面,俞娟也有自己的一套科學教育理念。
俞娟說,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的發展階段,對事物的認知上難免有所不足,需要老師的正確引導和幫助。學生自主自立、自理等能力的培養,與老師有著直接關系,為此,班級管理工作若想切實做好,并有效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必須“以生為本”,不斷改善提高班級管理水平。
俞娟說,傳統的班級管理工作主要是以教師為核心、主線,而新時期下,學生才是整個班級管理工作的核心主線。
近年來,在現代教育理念及其教學模式不斷深入改革發展的背景之下,“以生為本”的理念逐漸代替“以師為本”,在現代教育中占據主導地位。從本質上來看,教育教學目的在于能夠讓學生獲取更多知識,教育者的責任在于如何通過有效的教育方法來使學生更快、更感興趣的投身于學習中,并獲取更多的知識。作為初中老師,必須要將“以生為本”的理念切實融入到班級管理工作中,讓學生切實發揮自身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
2019年秋,俞娟擔任學校語文示范課,課堂上,她與學生智慧碰撞,進行靈魂溝通,綻放教師魅力。
俞娟認為,老師要為學生營造一個和諧、友好的課堂環境,有針對性的對學生加以管理,以有效的機制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這對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極大意義。
“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比傳授知識更難,更重要,需要老師不帶雜質的誠心、愛心與耐心。”教學的探索永遠在路上,27年來,俞娟秉承“學問之師”、“仁愛之師”、“傳導之師”,以學促進,與她的孩子們共同成長。(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朱亞平)
編輯:胡慧娟
上一篇:
下一篇:
專訪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英語教研員胡雯君
胡雯君,咸寧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英語教研員,中國教育學會會員,湖北省教育學會先進工作者,咸寧市優秀團干,咸寧市骨干教師,...
肖文勝:在高中物理課程改革的同時,結合《湖北省普通高中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意見(試行)》,物理教師要積極參與符合普通高中...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也是我們黨的未來和希望”,并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
7月28日, ,截至目前,全市共資助貧困學生10.55萬余人次,發放資助資金約0.76億元。市教育局精準施策,突出控輟保學、改善條...
59歲的鄭建,是咸寧高中一名數學老師,近40年教齡,一直工作在高中數學的教學一線,先后獲得省數學骨干教師、咸寧市常規教學...
小學數學教材編制是符合學生的認知習慣,因此知識大多來源于學生的日常生活,所以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將知識生活化,讓學...
咸寧網訊?記者朱亞平、通訊員汪延煜報道:“老師問一下,你在學校里面有沒有人欺負你?”5日,在大畈中心學校,校長徐良富正...
市第二小學高級語文教師馬海明,從師范學校畢業站上神圣的小學講臺,他一直堅持用粉筆書寫青春,用紅筆丈量前行的道路。不僅...
2日,鄭慧芬接受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采訪時說,語文學習要靠積累,作文教學中要給學生插上想象翅膀,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想象力...
23日,咸寧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接受記者訪談,深度分析中考歷史、地理、生物試卷,用“創新情境,對接高考”“內容科學,難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