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柜子就忘了要拿什么,走進廚房又忘了要找什么,剛交代的事不設置提醒的話轉身就忘……這不是老年人的“專利”,事實證明,記憶力減退已經逐漸向年輕人侵襲,可原因到底是什么?
與此同時,科學家們也一直想搞清楚人類健忘的根本原因,以及為何有一些人的記憶力就會特別出色。
隨著當下數字文化的興起,理解媒體多任務與情景記憶(對事件的記憶)差異之間的關系,為這些長期疑問增添了新思路。
年輕人日常:同時看網頁、回信息、發郵件、發視頻
這是一個媒體智能化的時代,隨著人們獲取信息的數量和便利性的增加,我們的傳統閱讀行為發生了兩個重要改變:在線活動時間增長,以及更傾向于進行媒體多任務。所謂媒體多任務,簡言之,就是同時使用多種形式的數字媒體。
比如說,一邊看電視一邊發信息和瀏覽網頁的行為,又或者說,手頭寫著報告,還得處理郵件,又要回復信息,還得發個視頻……就是正在進行媒體多任務。而長時間的這種行為,在當代年輕人中常見。
鑒于年輕人的媒體多任務行為日漸突出,此前也有關于媒體多任務與閱讀及認知的研究,表明這一行為會增加工作時間、影響認知理解、造成淺閱讀,或者說容易導致“分心”。
不過,尚未有研究表明,頻繁的進行這一行為可能切實損害到人們的記憶力。
注意力“跑偏”,記憶力“跑丟”
英國《自然》雜志近日發表的一項神經科學研究發現,同時使用多種形式的數字媒體,也就是媒體多任務,或對青壯年的記憶力具有負面影響。該研究結果表明,頻繁的媒體多任務操作與注意力分散和遺忘增加顯著有關。
這一研究由美國斯坦福大學凱文·馬德利、安東尼·瓦格納及其同事展開。他們利用一個由80名青壯年(年齡18歲到26歲)組成的實驗組,研究了媒體多任務是否與自發的注意力分散有關,以及注意力分散是否與記憶力呈負相關性。
研究人員先讓受試者快速瀏覽計算機屏幕上的物體圖片,在10分鐘的延遲期后,再給他們看第二組圖片,并要求他們指出這些圖片是變大了還是變小了,更讓人愉悅還是不愉悅,或是他們之前是否見過這張圖。
研究人員通過受試者的腦電波活動和瞳孔直徑的變化評估他們的注意力分散情況。受試者還要填寫問卷,來評測他們每周的媒體多任務操作量、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癥狀、沖動性、打游戲的情況、注意力和心智游移的趨勢。
結果顯示,記憶前一刻的注意力分散,與記憶的神經信號減少以及遺忘有關。
并不是適合大腦的運作方式
研究團隊指出,更頻繁的媒體多任務操作,或與注意力分散頻率增加有關,而這種趨勢會導致情景記憶力變差。
顯然,同時處理完成更多的媒體任務,看似是很有效率的做法,但實際研究表明,這并不是適合我們大腦的運作方式。斯坦福大學稍早一項研究也表明,媒體多任務對人的認知能力和信息處理能力存在影響,我們人類大腦的認知資源有限,當我們嘗試一次做多個任務時,任務完成速度就會減慢。
而無論是注意力“跑偏”,還是記憶力“跑丟”,皆得不償失。
這一研究結果對人們的日常習慣起到重要警示作用。但實際上,情況很難改善,年輕人獲取信息的方式已經改變,在這一過程中經常進行媒體多任務,可能無法避免。 ? ? ? ?(咸寧日報報綜合)
編輯:但堂丹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易分心,是很多孩子具有的特點。年齡越小,控制注意力的時間越短,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一次集中注意力時間至...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文俊“我一個人在家待了61天,昨晚又失眠了,凌晨3點多起來蒸糯米,做女兒愛吃的豆皮……”3月11日,家住武...
可以讓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分階段完成學習任務,如果孩子能夠專心完成,父母要給予一定鼓勵(表揚、物質激勵等),并讓他休息5-10...
“孩子學習動力特別不穩定,可能是青春期、叛逆期到了。中智教育老師賈輝介紹說,今年的高一學生開始統一使用人教版新教材,...
人們常說,通往心臟的血脈是在無名指上,正因如此,有人曾發出這樣的感嘆:“你知道我多想在今生,傾盡所有,牢牢地拴住你的...
抗疫勇士,請穿好“心理防護服”■洪建國崔展宇羅微全疫情期間,一線的醫護人員既要救治大量患者,自身也面臨被感染的風險,...
“這不快高考了,明顯感覺孩子每天精神壓力很大,搞得我們都緊張兮兮。咸安高三年級教師王慧介紹,隨著高考日益臨近,由于過...
極目新聞記者陳凌燕? ?通訊員劉翔首批重組新冠病毒疫苗(CHO細胞)已經在武漢投入使用, 4月20日,極目新聞記者來到漢陽區...
中新社記者李純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戴連攀指出,新冠重組亞單位蛋白疫苗的一大特點就是更...
近日,首批“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CHO細胞)”在湖北投入使用,成為滅活疫苗后又一款開放接種的疫苗。答:目前使用的重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