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女兒剛上一年級,班里組建了一個群,老師在開學初教導學生要慢慢適應小學生活,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有的家長就在群里問“為什么今天沒有作業?”“今天的作業是什么?”。我覺得很納悶,家長所謂的“作業”是什么呢?習慣不比作業重要嘛?更何況,家長可以給自己的小孩布置“作業”啊,我們家的“作業”就是“每天讀一本繪本”。
為什么要讀繪本?上了小學還要讀繪本嗎?現在,我就談談小學紙年級繪本閱讀的重要性及如何讀繪本。
繪本以精美的圖畫,少量的文字來表現,繪本的內容包羅萬象,故事情節引人入勝,每一張畫面都隱藏著秘密的“神密地圖”,引領你去發現、去思考、去想象。通過繪本閱讀,可以讓孩子認識自己、認識自然、認識社會,教導你生活習慣、性格培養、做人的道理等。特別可以培養孩子想象力,通過畫面所流露的情感,表達的意蘊,遐想文字、圖畫以外的世界。優秀的繪本讓你讀完之后,回味無窮,通過感受故事情節達到反省自己,感悟人生。
繪本教育是學前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有些幼兒園還不是很重視,導致很多孩子繪本的閱讀量很少,這是很遺憾的事情。所以剛剛進入小學校門的孩子需要補上這一課。通過閱讀繪本,對“讀書”感興趣。小學低年級先從閱讀繪本入手,然后過渡到注音版的課外書,最后閱讀純文字的課外書。剛上小學的孩子,閱讀繪本最好是親子一起閱讀,可以增進父母與孩子的感情,也可以營造家庭讀書的氛圍。家長在給孩子選擇繪本時,也是一門學問,繪本的種類非常多,內容深淺不一,要選擇適合低年級學生看的繪本。我喜歡選擇世界獲獎作品,比如凱迪克金獎銀獎作品等。就舉幾個例子吧,比如最近看的《最快樂的人》可以幫忙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一無所有》可以重視認識自我;《和甘伯伯去游河》強調規則意識及遇到困難要樂觀開朗;《兔子的12個大麻煩》可以讓孩子了解數學奇妙的解法,實現的社會問題及繪本本身的創意;《外婆住在香水村》則讓孩子學會什么叫做“愛與思念”。讀《小白找朋友》這本繪本時,我和女兒把這本繪本讀了兩遍才弄明白作者所要表達的真正思想。所以,好繪本值得一讀再讀,每次讀的感悟是不一樣的。
最后,我們再談談“學習能力”與繪本的關系?大家都知道,學習貴在“悟”,閱讀繪本時,如果只是淺讀,簡簡單單地看圖識字,是品不出其中的“味道”,悟不出其中的道理的。學習課本知識不也是一樣嗎?悟出來的知識才是自己的!學習還要有一股“拼勁”,遇到難題,繞道而走;遇到難理解的地方,囫圇吞棗,不懂裝懂,怎么才能學到知識呢?閱讀繪本要有這種“拼勁”,家長引導孩子思考,多問幾個為什么?同時,親子閱讀繪本時,家長要“偷偷地”先讀,可以看導讀部分,看評論家是怎么認識這本繪本的。在正式閱讀前,讓孩子先看,這叫“預習”,孩子不認識的字,看不懂的地方,可以暫時不講。待到正式閱讀的時候自然就明白了,邊看邊講,多引導孩子觀察、思考、想象。講完之后,讓孩子復述一遍,這叫“復習”。最后,讓孩子聯系生活,發表感想。在閱讀繪本時,家長要強調“預習”“復習”的步驟。如果從上小學開始,從親子閱讀開始,就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學習方法的好習慣,孩子的學習能力怎么能不強呢?
因此,作為家長的我們,一定要改變自己浮躁的心態,為孩子提供一個有利的讀書環境,讓孩子的精神不再貧乏,讓孩子學習達事理,明善惡,辨美丑,讓他們氣質出眾,讓他們富有學養。最后我倡導我們家長,讓我們在家里少看手機和電視,盡可能多地和孩子一起看書,去追尋那些真正美好的閱讀體驗吧!
(105班家長 饒輝龍)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和孩子做朋友
下一篇:
聽魏書生老師講座有感
進入四月,距離中考的時間不足百日,近段時間市教育局對外發布了今年中考考試說明以及樣卷,部分科目有所調整。記者采訪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