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教育工作8年來,2800多個與孩子相處的日夜,讓我深刻領悟到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話:三尺講臺就是教師的舞臺,他們奉獻著自己的愛,成就著孩子。
甚至可以說,自我懵懂懂事以來,我清晰懂得了一個道理:只有奉獻自己的愛和走進孩子心中的德育才能更好地讓孩子逐漸成才。
走進孩子的心中,說起來容易,做好卻難。這需要老師有一份愛心,一份耐心,也可以說是責任心。
在咸安楊畈小學任教伊始,我碰到了一個讓全學校頭疼的學生,他叫陳錢。有老教師傳授經(jīng)驗:讓調(diào)皮的孩子當班干部可以更好地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所以我通過民主的方式推選出了陳錢當班長。他最初挺拒絕。后來經(jīng)過我的勸說最后答應下來,卻很敷衍。上課的大部分時間,他依然我行我素地趴在桌上睡覺。回答問題,他總是以沉默的方式來無聲地對抗。
問題在哪?我開始嘗試著走進他的內(nèi)心。通過家訪得知陳錢的父母常年在外,爺爺奶奶對他十分寵溺,這是他桀驁不馴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同時我也了解到他非常喜歡聽音樂,為了激發(fā)他上課的欲望,我開始在每節(jié)課的中途播放音樂,讓大家輕松一下的同時,企圖以此為突破點走進陳錢的內(nèi)心。
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陳錢開始凝神細聽音樂,甚至有一次,我發(fā)現(xiàn)他居然跟著其它同學小聲哼唱了幾句。我連忙抓住這一契機表揚他歌唱得很好。他向我投來了意外和感動的眼光。
德育只要走進孩子的心中,孩子就會認可你,并逐漸成才。但,馬克思告訴我們:事物的發(fā)展由內(nèi)外因素決定。走進孩子心里的德育,不僅要關(guān)注、關(guān)懷、關(guān)心孩子的內(nèi)因,還要關(guān)心孩子的外因。
調(diào)到浮山學校后,我開始關(guān)注孩子們的外因,我們班有個叫王沁的同學上課總喜歡開小差。于是我問她為什么總是不認真聽講,她說:“上課太無聊了,我不感興趣。”
王沁同學的話讓我震撼很久,沉默良久,如何才能更好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我開始反思自己的教學方式。偶然間,一道風風火火的身影映入我的眼簾。已至退休年齡的李老師一如既往地在學習,在鉆研最新的計算機技術(shù)。李老師對教學的執(zhí)著和熱忱讓我幡然醒悟,沒有刻苦鉆研和努力探索的精神,就不會有課堂上的精彩。針對生字,我開始進行趣味化生字教學。制作3D動畫加強記憶,對漢字進行了漢字動畫解析,讓學生輕松記憶字義、組詞、造句和運用。針對重點句型句式,我會為學生提供可視化深入解析。針對課文,我制作動畫,讓課文情景完美呈現(xiàn)。我也開始學會用錄屏軟件制作微課視頻來進行教學,每次學習完后學生們都可以在班級群共享里鞏固加深。
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學生上課的積極性提高了,尤其是王沁同學上課也認真了,在期末考試中也取得了全年級第一名的好成績。同時,全班也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優(yōu)秀率從去年的70%提高到了90%,及格率從85%提高到了98%。
8年的工作經(jīng)歷告訴我,在德育的路上,我們能做的,就是一切都要從學生的需要出發(fā),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一個個靈魂,把充滿正能量的價值觀的種子移植到鮮活的幼小生命之中,并致力走進孩子的心靈。(王菊)
編輯:胡慧娟
上一篇:
下一篇:
老師應行使對學生的批評權(quán)
8月31日,記者在咸寧市第二實驗小學,現(xiàn)場聆聽了一場生動的新生家長課堂。市第二實驗小學校長譚璐說,孩子的好習慣是培養(yǎng)出來...
“孩子進了中學,在學習上,我是一點兒也幫不上忙了,他不會的問題,我也輔導不了。有些家長覺得自己文化水平不高就不能搞好...
對第一天上學的孩子來說,除了替他們做好準備工作之外,父母也在孩子開學過度階段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父母要幫助孩子進行...
放假了,為了減少出門,孩子們天天在家玩,不是抱著平板就是盯著電視看,家長如何在家引導孩子培養(yǎng)正確的閱讀習慣?市第二小...
“先喜歡老師,再喜歡老師的數(shù)學課。在采訪中,黃治瓊感慨,作為老師,跟孩子的相處方式和教育方式真的會直擊孩子的心靈,甚...
“孩子身材一直比較矮小,最近好像被小伙伴們嘲笑了,一直悶悶不樂的,也不和朋友出去玩了。孩子受了委屈,被同學嘲笑了,我...
當家長看到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發(fā)生爭執(zhí)時,應該主動上前去了解孩子的想法。當孩子第一次對家長拳打腳踢的時候,家長沒有在意,...
“在入園前,家長可以抽時間帶孩子到幼兒園附近參觀,在園所開放時間段內(nèi),帶孩子到園中活動、玩耍,暗示孩子‘這里有許多好...
“不愿意和周圍人說話,一上臺表演就緊張,上課也不敢舉手發(fā)言。要鼓勵引導孩子把自信心看作平時的正常習慣,可以對孩子進行不...
家長可準備一個小鬧鐘,讓孩子學習管理自己的作息時間,每天給孩子安排15分鐘的閱讀時間。注意生活習慣的培養(yǎng),孩子應學會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