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通山縣實驗小學老師袁敏踏著熱浪,來到學生小斌的家中,了解學生在家學習生活情況。查閱孩子的假期作業,讓孩子多讀書,讀好書,幫助孩子們做好假期規劃,督促孩子做好假期睡眠、手機、作業、讀物、體質五項管理……將殷殷關切之情送到每一個孩子的心田。
“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他們的學習方式和進度也各不相同。因此,我努力為他們提供最適合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幫助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這是袁敏從事教育行業以來的真實寫照,也是她的執著追求。
守護學生健康成長
出生在通山縣大畈鎮高坑村的袁敏,有著和大部分同齡人相似的學習和成長軌跡。在咸寧市廣播電視大學讀書時受到老師影響,她對教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便毅然放棄原來所學的專業,回到小縣城里教書。
袁敏此前任教的林業子弟學校是一所半寄宿學校,中小學都有,除負責日常教學工作以外,她還要照顧好孩子們的飲食起居。
一次查寢時,袁敏發現學生小莉的臉色蒼白,額頭上滲著細密的汗珠,顯然是身體不適。她立刻放下手中的事務,溫柔而堅定地抱起小莉,一路小跑送往最近的醫院。
送醫途中,袁敏不停地安慰著顫抖的小莉:“別怕,老師在這里,我們很快就會好的。”在醫院的長廊里,她焦急地等待檢查結果,緊緊握著小莉的手,給予她母親般的溫暖與力量。經過一系列的檢查和治療,小莉的情況終于穩定下來了。小莉的父母匆匆趕到,眼含淚光,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用自己的工資為學生們加餐,給予學生無微不至的關懷與照顧,袁敏用自己的行動詮釋“師亦母心”。
自涉足教育這一崇高領域以來,袁敏便知道自己肩負的責任之重大,這不僅僅是一份職業,更是一份使命。袁敏堅信,教育是一項需要全身心投入的事業,只有用真摯的愛心去灌溉,才能收獲滿滿的幸福與成就。
面對繁重的教學任務,她始終保持樂觀的心態,堅信只要用心付出,就一定會有收獲。她時刻關注著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用心傾聽他們的心聲,了解他們的需求和困惑。
守正創新教學方式
通山縣實驗小學一間教室里,袁敏彎下腰,溫柔的目光落在學生小杰困惑的臉上,小杰正為拼音學習中的一個難題蹙眉。
袁敏輕拍他的肩說道:“小杰,想象一下拼音是小小的魔法音符,它們像是森林里的精靈,每一個都有它獨特的歌聲。當我們把它們正確地組合起來,就像在彈奏一首美妙的樂曲,能夠創造出讓人愉悅的樂曲。”
為了讓小杰更好地理解這些“魔法音符”,袁敏從最基礎的聲母開始,用彩色卡片一一展示,每展示一張,引導小杰模仿其發音,同時配合有趣的肢體語言,比如將“b”比作吹泡泡的動作,讓小杰在吹氣中感受氣流振動聲帶的感覺;“a”則是張開雙臂,仿佛迎接清晨第一縷陽光的懷抱。形象又生動的教學方式,讓小杰的臉上逐漸綻放出好奇與興奮的光芒。為了幫小杰加強記憶,袁敏還引入“拼音接龍”和“拼音尋寶圖”游戲化學習方法。
在拼音接龍中,小杰從“b”開始嘗試連接下一個韻母,每當成功拼讀出一個詞,就如同在游戲中獲得了一枚寶貴的金幣;在拼音尋寶圖上,每個拼音點都標記了一個寶藏的位置,只有通過正確的發音才能解鎖前往下一個地點的線索,這讓小杰的學習過程充滿了樂趣。
在袁敏的耐心與創新的教學方法下,小杰的拼音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更重要的是,他學會了如何面對挑戰。
在實踐中不斷歷練,不斷創新,從教30年,袁敏的教學案例《雪地里的小畫家》獲得縣一等獎,在全省首屆健康教學評比中榮獲優質課二等獎,論文《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榮獲國家級三等獎,在“三峽杯”小學生習作大賽榮獲輔導一等獎,榮獲全國小作文教育成果大獎賽輔導一等獎。
守望桃園百花盛開
為了通過書寫漢字這一傳統文化形式,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袁敏在班里舉辦“感受漢字魅力 規范漢字書寫”主題活動。
活動中,袁敏強調漢字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瑰寶的重要性,并指出規范書寫漢字對于傳承文化、提升個人素養的積極作用。課堂上,每個角落都彌漫著求知的熱情和發現的喜悅,學生們在互動與實踐中,不僅學會了知識,更學會了如何學習,如何創新。
學生通過一個多星期的準備,不僅學會了如何進行調研、數據分析,還主動在學校里發起了正確規范使用漢字倡議,影響更多人規范漢字書寫,引發校內師生的強烈共鳴。
袁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同時,她也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養。
袁敏的學生們說:“袁敏老師的課堂就像一個魔法盒子,每次打開都有新驚喜!”“袁老師,你不僅鍛煉我們的自學能力,還讓我們在實踐中學習,在探索中成長。”“最喜歡上袁敏老師的課了。”
袁敏的同事們說:“袁敏老師總是帶著我們搞教科研活動,跟著她,我們的教學模式也發生了改變。”“她的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到主動尋求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這就是教育的魅力所在。”“在袁敏老師的引領下,我們也紛紛加入到教改的行列,共同探索更高效、更有趣的教學模式。”
從教30年,她多次獲評通山縣教育工作先進工作者、縣教學常規先進個人等榮譽,所帶班級班風正學風濃,多次被評為學校優秀班集體,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
30載光陰,宛如四季更迭,袁敏以一顆永恒不變的教育初心,在教育的田野上,守望每一朵花兒的盛開,見證一個又一個生命的奇跡。
記者 朱亞平
編輯:何珊
上一篇:
深耕教壇 無悔青春——記嘉魚縣第一小學方莊校區劉換梅瑣事
下一篇:
躬耕教苑 閃耀青春 ——記通山縣職業教育中心教師夏徐玲
咸寧網訊記者王恬報道:29日,市紀委監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召開2019年第3次集中學習會,大興學習之風,著力打造學習型機關。要強...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焦姣疫情防控期間,按照市教育局“停課不停學”的要求,我市各學校紛紛以多種形式開展線上教學工作,學生...
咸寧網訊通訊員李杰斐報道:為了解疫情防控下小學高年級學生學習心理狀態,探討心理干預對小學高年級學生學習心理的影響, 7月...
今年9月,大一新生們將邁進象牙塔,開啟大學校園生活。據了解,有些大一新生進入大學后,發現學業成績不再是評價的唯一標準,...
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舉行專題讀書班孟祥偉主持開班式王遠鶴主持專題報告會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姜明助、譚宏宇通訊員王秋實報...
“孩子學習動力特別不穩定,可能是青春期、叛逆期到了。中智教育老師賈輝介紹說,今年的高一學生開始統一使用人教版新教材,...
”5日,說起自家孩子遲遲無法調整學習狀態的事情,家住咸安的劉女士十分擔心。“開學綜合癥”是在假期結束后開學時,學生表現...
咸寧網訊通訊員許潔報道:“我們黨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理論創新、進行理論創...
既要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時政要聞,又要立足稅收工作實際,加強對法律法規、市場經濟、政策業務的學...
孟祥偉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完整準確全面持久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貢獻咸寧力量咸寧網訊記者?姜明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