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故事】
光明日報記者 張云 吳春燕 王忠耀
“我再次相約烏涌,逐水徐行。溯于源頭,兩岸古木參天,茂林修竹,古老石橋橫臥,河壁綠苔遍布,僻靜清幽,水聲潺潺?!苯衲?月,萬紹山在散文《烏涌行思》里寫下了這段話。作為廣州黃埔區作協代主席和廣州科學城第二園區園長、黨總支書記,用散文的方式記錄所見所聞所想,早已成為他工作和生活中的一種習慣。
烏涌發源于黃埔區水口水庫,最終匯入珠江,全長約22.66公里,其中聯和街轄內就有19公里。和周圍社區居民一樣,移居聯和街已有十多年的萬紹山常來烏涌休閑散步。據他回憶,就在幾年前,烏涌還完全是另一副模樣。
短短幾十年,深圳由一個小漁村發展成為充滿朝氣的現代化城市。李振岐攝/光明圖片
珠海大劇院。光明日報記者?吳春燕攝/光明圖片
由于兩岸工業企業眾多、雨污管網復雜、生活污水排放不規范等原因,烏涌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籠罩在“黑臭”的陰影中。2016年年底,烏涌被納入國家督辦的廣州市35條重點整治河涌之一。黃埔區按照“控源、截污、清淤、調水、管理”的工作思路,為烏涌量身定制了一套治理方案,不僅從源頭對污水圍追堵截,還在水質改善的基礎上,投資7000余萬元打造濕地公園、恢復河流生態。
漸漸地,烏涌變了,變得綠意盎然、五彩斑斕。粉紅的美人蕉、紫藍色的再力花、青翠的風車草……如今,烏涌上游濕地四季有花,白鷺、翠鳥也在這里出現。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守住一方水,保護一條河,就是留住我們的記憶,就是我們追求的幸福。”為了這個綠色夢想,萬紹山和聯和街百姓一起,正在見證著、書寫著、呵護著。
黃埔區委編辦駐聯和街道選調生高佩也在這方山水中,開啟了自己的追夢人生。
三年前從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博士畢業,高佩放棄留京機會,毅然來到黃埔成為一名選調生,用她的話說就是“走出象牙塔,在現實中做學問”。
2019年10月,高佩被派到九佛街重崗村駐村。盡管去之前已做好心理準備,但重崗村的現實狀況還是打破了她對駐村的“遐想”。
中新廣州知識城將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知識中心。李劍鋒攝/光明圖片
現在的深南路。資料圖片
20世紀80年代的深南路。資料圖片
重崗很小,在山窩窩里面,村里總共1300多人,其中殘疾人有50多人,60歲以上的占13%。不少村民覺得舊城改造之后會失去祖宅,自己沒地種、沒豬養,吃青菜還要去菜市場,“活得不像個農民”。
“比起敲開村民的家門,更難的是‘敲開’他們的心門?!备吲逭f。在駐村的一年中,高佩和村干部共同努力,漸漸地“敲開”了村民的心門。越來越多的村民把政策聽進了心里,開始接受新變化、奔赴新生活。老黨員陳灼華說:“現在住上了有空調的屋子,也不用面朝黃土背朝天地干活,日子比過去好太多了!”
有夢的人生才精彩,奮斗的時光最美麗。來到黃埔后,高佩每年都會參加黃埔馬拉松“歡樂跑”活動。“在奮力前行、追逐夢想的奔跑者身上,我看到了廣州這座千年商都在新時代綻放的無限活力?!备吲逭f。
行走在黃埔區,街道兩旁名企林立,寬敞的馬路上車輛川流不息。經濟快速發展,不僅吸引著五湖四海的人才匯聚于此,越來越多在外工作的本地青年也返回鄉村,用自己的所學和聰明才智服務父老鄉親,為社區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聯和街玉樹社區黨總支書記龍沃杰身上有幾個閃亮的標簽——“老廣”“退伍軍人”“新晉奶爸”“90后書記”。生于斯長于斯,他對玉樹社區的發展一直格外關注。
1990年的廣州科學城。賈自豪攝/光明圖片
2021年的廣州科學城。賈自豪攝/光明圖片
掃描二維碼,了解更多內容
2010年光榮退伍后,龍沃杰加入廣州市南沙區一家全國知名房地產公司,并成為該公司最年輕的片區經理。玉樹社區過去二十年的發展和所取得的成就離不開社區黨組織的領導,社區今后要想獲得更大的發展,必須更好地發揮黨組織的作用。作為退伍老兵的龍沃杰對此有清醒的認識。
在群眾的支持下和黨組織的鼓勵下,2020年年底“兩委”換屆時,龍沃杰辭去工作,返回家鄉,參選并成功當選為玉樹社區黨總支書記。
曾經每天往返130公里上下班,如今在家門口上班,收獲這份“輕松”的同時,龍沃杰也感受到肩膀上沉甸甸的責任。
帶領鄉親們過上更好的生活,必須先讓大家的“錢袋子”鼓起來。龍沃杰介紹,早在2007年,玉樹社區就利用村集體土地建了一個16萬平方米的產業園并對外出租,去年社區人均分紅達1.4萬元。近期,借著大灣區發展的契機,村集體引入國企共同開發大灣區科創走廊新光譜項目,預計2022年6月交付后,將使村集體收入翻兩番。
此外,玉樹社區還完成了小區道路、綠化、景觀等硬件的升級改造,加強“有呼必應”機制建設,全方位服務社區群眾?!斑@些惠民措施的落實,將給村民帶來切實好處?!饼埼纸苄判臐M滿地說:“我希望把自己融入這個過程,帶領大家共同致富,不斷提升鄉親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光明日報》( 2021年05月25日?06版)
編輯:yangweijie
上一篇:
下一篇:
勇立潮頭,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三江源頭, 11個民族在這里相親相愛,攜手共畫民族團結同心圓!援青干部劉云軍,在支援玉樹的三年里,不僅全力救助當地病患,...
小滿之前, 《春城晚報》記者李榮寄來了一份3月24日的《春城晚報》、一張5月7日的簽名照。以程應峰為例,從2001年起,他的作...
11月25日, 2020年湖北省“爭做中國好網民”工程暨第十二屆網絡文化節成果展示活動舉行。湖北“爭做中國好網民”工程吸引超300...
荔枝掛果的季節。其中的荔枝“殼如紅繒,膜如紫綃,瓤肉瑩白如冰雪,漿液甘酸如醴酪”(唐·白居易《荔枝圖序》),與香蕉、...
光明日報記者劉勇李曉段思雨崔興毅距撫順市中心約10公里處,有一片采煤沉陷區遺址,棧道兩旁的房屋已然破敗、沉陷,地下水淹沒...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我認為合理配備社區干部,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能夠更好服務群眾和推動社...
一、調研背景及過程社區是城市的細胞,既是城市居民生活和城市治理的基本單元,也是黨和政府聯系、服務人民群眾的“最后一公...
武漢東湖新城社區黨委書記陶久娣——基層治理強,居民更幸福1月14日,陶久娣(中)和社區抗疫先鋒隊隊員在一起。黨員干部下沉...
大雪節氣過后,全國各地氣溫越來越冷,但是,手機買菜的熱度卻是越來越高,特別是以社區團購模式快速發展的手機買菜,更是成...
追逐千億風口互聯網巨頭紛紛布局社區團購新一輪“燒錢大戰”或將開啟警惕二級市場概念炒作社區團購近來愈發火爆,幾乎所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