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頭,11個民族在這里相親相愛,攜手共畫民族團結同心圓!
雪山之下,41萬兒女同心同德團結奮進,連心繪就民生改善新畫卷!
新玉樹一角。青海日報客戶端記者 洪玉杰攝
四月的玉樹藏族自治州,時而大雪紛飛,時而晴空萬里,它倚靠昆侖山脈,懷擁三江之源,盡情展現著屬于自己的獨特個性。
走在玉樹市的街頭,繁華的商業街道、鱗次櫛比的民居,氣派的格薩爾王廣場……無不展現出玉樹人民“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美好畫面。
在玉樹市日吸格易地搬遷集中安置點,600戶2360名牧民群眾告別山大溝深的高寒牧區,建起他們的幸福家園。住在這里的白瑪求吉不僅在自家小區找到了做保潔的工作,三個孩子也就近上了幼兒園,一家人的生活發生了質的改變。
在囊謙縣,自從北京西城區結對幫扶以來,先后投入資金4000余萬元,實施了深度貧困村安全飲水、道路升級、危房改造、鄉鎮衛生院建設等一批民生項目,2019年又在黑青稞加工、藏醫藥種植等產業扶貧項目上出力,幫助囊謙縣脫貧,實現這里最大的民生。
在治多縣幸福敬老院,186位老人每天在歡快的音樂聲中,聚在一起跳“鍋莊”,吃可口的飯菜,享受優質的醫療條件,感受著來自黨的溫暖、政府的關愛,找到了屬于他們的幸福晚年。
從災后重建到現在,短短十年,玉樹州堅持把民生改善作為民族團結的長遠之計、固本之策,每年統籌75%以上的財政資金和80%的北京對口支援資金用于民生項目,讓各族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這十年,玉樹州合理配置教育資源,累計投入資金39.7億元,為9萬多名農牧民子女插上飛翔的翅膀。
青海日報客戶端記者 洪玉杰攝
有效釋放醫療改革紅利,強化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全面推進乙肝、結核病、包蟲病等地方病和重大傳染病防治,醫療服務水平顯著提升。
積極發展綠色產業,大力發展生態畜牧業,農畜產品銷售渠道日趨暢通,1.4個生態管護員公益崗位、4個特色種植業、7個種畜基地、50戶野血牦牛養殖繁育戶、2333公頃飼草基地帶領當地農牧民群眾走向希望的未來。
大力推進脫貧攻堅,統籌推進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和對口支援;共投入36.82億元,實施產業扶貧,推進住房建設,增強內生動力,進一步激發各族群眾共同創造美好生活的熱情和干勁。
文化館、圖書館等一批鄉村文化設施項目,國家級藏族文化(玉樹)生態保護實驗區項目深入推進。
真正實現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讓農牧民生活幸福指數越來越高,讓民族團結花朵越開越艷。
援青干部劉云軍,在支援玉樹的三年里,不僅全力救助當地病患,還從醫院體制機制改革入手,組建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眼科中心等14個新學科,開設了6個新病區,改進和推廣了168項新技術,把骨干醫生送到省內三級醫院學習,為玉樹留下了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當我們向當地群眾了解劉云軍時,大家親切地稱他為京城“曼巴”。
今年49歲的安徽人張碩,在玉樹生活了21年,一直在做糧油生意。如今,除了有些許安徽口音,他早已和當地群眾融在了一起。隨著災后重建,玉樹的營商環境越來越好,他經營的范圍也越來越大。
這幾年,玉樹州著力創建全國民族團結示范州,廣泛弘揚玉樹抗震救災精神,致力于生態保護和脫貧攻堅,加速產業轉型升級,有效利用對口支援幫扶,再還人間一顆雪域明珠。
十年世事變遷,十年涅槃新生。今天的玉樹因各民族守望相助而興盛,因遍布民生福祉而幸福。未來,他們將以一顆“江源初心”建設好新玉樹,讓各族群眾樂享美好生活,像糌粑一樣捏成團、聚成團、抱成團,繼續譜寫心手相連、親如一家的最美贊歌。
把民族團結工作做到群眾心坎里
楊燕玲 何嫻君
細細品味,玉樹州從教育到醫療,從就業到養老,真正把民生福祉落到實處,讓民族團結工作做到了群眾心坎里。
記者在玉樹市采訪時,正好遇到結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家庭醫生劉永顯和弋西措毛去所在轄區居民才仁松毛家給她做健康體檢。來到才仁松毛家,兩位醫生拿出專門的移動醫療設備箱,通過終端連接設備,很快,才仁松毛的健康數據信息回傳過來,再利用以往的數據信息,進行相應的科學檢測和診斷治療。才仁松毛說:“以前去醫院都是一件難事,現在大夫們直接來家里,真的太方便了”。
在玉樹,家庭醫生每年都要為簽約的患病居民進行四次入戶檢查,健康居民也要每年做一次身體檢查,讓轄區居民享受到了更為便捷、貼心、高質量的健康服務,成為當地群眾的健康守護者。
像家庭醫生這樣的服務,看似是一件小事,但在基層民生事業中卻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只要我們號準了脈,找對藥方,盡力解決好衣食住行各個方面的問題,就能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進社會安定有序,為民族團結凝聚人心。
信 息 來 源 | 青海日報
編輯:yangweijie
上一篇:
下一篇:
題:全球抗疫彰顯中國之“義”辛識平疫情如火,命運與共。不會忘記柬埔寨首相洪森“逆行”訪華,不會忘記中日韓“風月同天”的...
團結抗疫雪山見證新華社記者凌馨陳俊俠中國云南麗江玉龍雪山21日飄揚起中國和瑞士兩國國旗。兩天前,萬里之外,燈光投射出的...
咸寧新聞網訊 記者饒紅斌報道:全市統戰、對臺、民族宗教工作會議昨日上午召開。會議學習傳達了全國全省相關會議精神,動員...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也是最大的經濟。 從“兩個最大”出發,“十二五”期間,我市把改善民生放在首位,并牢牢鐫刻在綠色崛...
咸寧新聞網訊 通訊員雷永生、李子明、謝瑜報道:10月31日晚,麥市鎮文化廣場上人聲鼎沸、熱鬧非凡,“舞動麥市、釋放青春”百...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譚昌強報道:5日下午,出席市五屆人大四次會議的代表們分組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黃柱、特約記者童金健、通訊員陳國華報道:17日, ,該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重要講...
幸福是什么,對于赤壁經濟開發區項目建設范圍內的居民來說,就是住上了嶄新的安置房、就近安置了新工作、依規納入了城鎮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