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對新科技、新賽道、新市場的金融支持
科技創新離不開金融支持。一般而言,創新活動早期風險高、資金需求量大,來自資本市場的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等注重長期投資回報,在短期內允許試錯容錯,能夠為創新活動提供資金支持。隨著創新活動獲得市場認可、創新成果進入產業化發展階段,相關生產資本投入可以催生新的“技術—經濟”范式,推動產業繁榮和財富創造。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全球科技創新的廣度深度速度持續攀升、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核心地位日益凸顯的背景下,我國經濟正在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針對金融與科技創新的融合度還不高、大量金融資源不能有效配置到科技創新領域、大量科技產業和創新企業缺乏穩定可靠的融資渠道等突出問題,必須聚焦科技創新的重點領域和金融服務的短板弱項,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更多金融資源用于促進科技創新。
要積極構建包括信貸、債券、股票、保險、創業投資、融資擔保等在內的全方位、多層次、多渠道、現代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不斷提高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能力、強度和水平,加強對新科技、新賽道、新市場的金融支持,加快培育新動能新優勢;要引導金融機構根據不同發展階段的科技型企業的不同需求,進一步優化產品、市場和服務體系,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務,加快形成以股權投資為主、“股貸債保”聯動的金融支持創新體系;要創新科技金融服務模式,優化和增強包括直接融資、間接融資在內的科技金融供給,提升金融科技服務水平,支持科技成果轉化、企業關鍵技術研發和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發展壯大,助力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為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金融力量。
在綠色金融方面,要對標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要求,積極發揮綠色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撬動引導作用,持續完善綠色金融政策支持體系。此外,要大力發展普惠金融,健全普惠性的現代金融體系,完善多層次普惠金融機構組織體系和高質量普惠保險體系。
針對養老金融,要支持金融機構依法合規發展養老金融業務,拓寬金融支持養老服務渠道,利用金融科技進一步創新、優化養老金融產品和服務,推動養老金融持續健康發展,更好滿足日益多元的養老金融需求。
在數字金融上,將數字元素注入金融服務全流程,將數字思維貫穿金融業務運營全鏈條,注重金融創新的科技驅動和數據賦能,規范數字金融有序創新,構建適應現代經濟發展的數字金融新格局。
為民營企業發展壯大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務
民營企業是我國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我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要力量。近年來,在國際局勢動蕩、經濟逆全球化、疫情阻滯經濟發展的背景下,民營企業面臨嚴峻的外部環境和巨大的經營挑戰壓力。
長期以來,由于民營企業與金融機構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缺乏相互信任,民營企業難以從金融機構獲取融資,金融機構“不敢貸、不愿貸、不能貸、不會貸”。當下,信息技術及其廣泛應用為破解這個難題提供了操作上的可能性。依托互聯網、大數據等的信用評價已經較為成熟和廣泛地應用于多種融資場景,極大地豐富了信用評價的方法和內容。
然而,由于政府、金融機構、互聯網平臺等掌握的信用信息尚未形成整合,信息孤島使得金融機構難以獲得全面信息或者獲得信息的成本過高。因此,需要多方努力,多管齊下。政府應盡快設計出臺用于信用評價的數據共享機制和規則,可實行強制與有償提供相結合,在嚴格監管前提下對金融機構放開不涉及國家安全的公共數據。
一方面,金融機構和互聯網平臺應對外共享自身掌握的信用信息,共同打造信用社會,共享信用社會紅利。
另一方面,要加強系統性的風險分擔機制設計,建立全面的、系統性的、可持續的融資風險市場化分擔機制,優化升級原有的融資擔保機制,建立風險補償基金,全面覆蓋風險,減輕金融機構風險負擔。
再一方面,要推進監管改革和金融創新,有針對性地放寬各種融資限制,暢通股票市場、債券市場、銀行信貸融資渠道,提升各類經營主體融資可獲得性。
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不搞“大水漫灌”
適應金融高質量發展的需要,必須注重同時發揮總量和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作用,不能偏廢。總量上,要靈活運用并創新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以適度的貨幣信貸增長支持實體經濟恢復與可持續發展。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不斷適應貨幣供應方式的新變化,有效運用創新型流動性管理工具,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不搞“大水漫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促進金融與實體經濟良性循環;同時,要建設普惠金融體系,加強對小微企業、“三農”和偏遠地區的金融服務,提高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可得性、滿意度,堅持政府引導和市場主導相結合,完善多層次、廣覆蓋的普惠金融機構和普惠金融產品體系,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金融需求,要讓農民、小微企業、城鎮低收入人群、貧困人群和殘疾人、老年人等及時獲取價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務。
結構上,要按照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優化融資結構和信貸結構,運用結構性貨幣政策精準滴灌,發揮差別存款準備金框架作用,建立健全商業銀行增加小微企業貸款投放的長效機制。
要發揮中央銀行宏觀審慎評估工具的結構引導作用,對民營企業融資、小微企業融資、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和信用貸款進行專項考核,引導資金投向具有乘數效應的先進制造、民生建設、基礎設施短板等領域。要通過加強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協調配合、完善宏觀經濟治理體系,提高貨幣政策的效力和效率,從而達到降低金融市場波動、促進金融市場資源有效配置、統籌金融發展和金融安全的目的。(原載《北京日報》, 作者何德旭,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
編輯:但堂丹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周榮華報道:3月18日,市委召開2019年市區重點項目推進座談會,全面了解市區重大項目建設情況,進...
涉農企業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中發揮著十分關鍵的作用。4月15日,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曉東召開全省促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新...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
多家機構預測, 11月豬肉價格繼續回落、油價小幅下跌,加上去年高基數影響,將拉動11月CPI進一步回落,同比漲幅或下行至0%左...
豬肉價格連續7周回落,專家認為——肉價仍將震蕩下行“全國豬肉價格已經連續7周回落,后市可能仍將震蕩下跌。春節過后,北京...
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制定一系列“去庫存、去產能、去杠桿”措施服務供給側改革,推出購房優惠補貼,以及房地產交易契稅、...
在即將收官的2020年,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經濟總量即將邁上100萬億元新臺階。一方面,面對日益嚴峻的外...
題:加大財政宏觀調控力度有效支持高質量發展——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談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提效新華社記者申鋮、韓佳諾3月1日,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