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神
四里八鄉觀祭月
敬祖獻香
月圓舞
9月20日,天剛擦黑,咸安區桂花鎮的大屋雷村就開始熱鬧起來。村子里的屋檐掛著紅紅的燈籠,洋溢著別樣的喜慶,將愛熱鬧的人們一直引向祭月儀式舉行的地方——雷氏祖堂屋前。
晚上九點半,儀仗隊排列在吳主廟前兩側燃炮,主祭禮生進吳主廟祭祀吳主。爾后,儀仗隊行進到總祖堂燃炮請出日月二神。主祭身著白衣白褲,登云鞋出場,先凈手焚香,然后手持紅、黑兩色令旗,帶領祭祀隊伍前往祖堂宗祠祭月。
雷字旗、月亮燈、乾坤傘、日月標牌、日月神轎、龍鳳旗、五色旗、24星燈……由64人組成的祭祀儀仗隊在人流中逶迤而行,皎潔的星燈輝映在夜色里,顯得格外圣潔,讓大屋雷的歡騰氣氛增加了幾分神秘和肅穆。
第八祖屋門(宗門)前,觀眾猶如墻堵,四面的樓頂、高臺上也站滿了好奇的人們。
祭禮儀程主要分為告神、請神、娛神、頌神、送月神五大部分。
請神開始時,主祭祭旗(黑紅兩面令旗),念請神詞,將日月二神請上祭神臺。
娛神階段,樂隊反復奏樂,主祭揮動日月旗,八卦與二十八宿燈相向而行,圍繞月塘轉三圈,意為“天、地、人”同在。
頌神階段,主祭設祭,伏地三叩首,吟誦祭月表文,再由禮生拿到主神位前方跪拜焚燒。
送月神階段,主祭領誦送神詞,帶領儀仗隊繞祭臺三圈,敬送天神、地神、祖神啟程。儀仗隊單膝跪地和曰:“恭送月神……”誦畢,全體屈膝叩首。
鼓樂隊樂起。鳴炮收案,燃放爆竹。禮畢,主祭“散福”。
據了解,大屋雷村以前曾舉行過中秋祭月的祀典。在1945年,人們舉行了一次中秋祭月的活動,后由于各種歷史原因,這項民俗就暫時停止了。
新聞背景:
咸安區素有中國桂花之鄉的美譽,被中國民協授予“中國嫦娥文化之鄉”、“中國中秋節俗傳承基地”牌匾。
大屋雷的中秋祭月,在唐宋以來吳越地區民間守月華習俗基礎上,借鑒、融匯了其他祭祀形式,凸現了崇尚周易的民間文化心態,是與守月華一脈相承并逐步發展演變而來的民間祭月活動。凸現出咸安的先民對月亮崇拜的奇特個性,是中秋節俗的重要傳承載體,堪稱中國民俗的活化石。
(圖/文 張大樂 杜培清 通訊員 萬默)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點亮萬家燈火(組圖)
下一篇:
組圖:新店老街——青石板上的歷史印記
每天,我們常常會看見這樣的身影:在車水馬龍的街頭裝運電器;在高樓林立的小區樓梯間,背著大箱子艱難上樓。他們,就是普普...
嘉魚大禾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針對棚內溫度過高的問題,通過濕簾風機形成對流就可快速降溫;針對棚內濕度不夠,通過濕簾風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