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作為咸安區小學語文學科帶頭人、咸寧市學校德育工作先進工作者、湖北省優秀教師,咸安區教育局教研室小學語文教研員賀嫻,在教育的田園里,揮灑汗水,已辛勤耕耘了22年。
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賀嫻始終堅信:學習,讓自己不斷進步;思考,讓自己更加敏銳;行動,讓自己享受創造的快樂;收獲,讓自己擁有充實的人生。
聚焦課堂質量
為落實新課標精神,提高課堂教學質量,4月4日上午,咸安區教育局教研室小學語文教研員賀嫻來到橫溝鎮小學送教助研。在橫溝鎮小學的一間教室里,賀嫻和橫溝鎮小的教研團隊一起,指導橫溝鎮小的吳林秀老師開展《習作:寫一寫我的心愿》一課教學。
課堂上,孩子們分成小組,每個小組分為ABBC三層,即每個小組兩個優生,四個中等生,兩個學困生,推選學習組長,教室布置學習評比欄,以個人和小組協作的方式,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解決問題。
4月11日,這堂指導課在咸安區課改現場會上面向全區展示。
去年10月25日,咸安區中小學“技術賦能 減負提質”課堂教學改革現場會主會場中,賀嫻指導的市第二小學萬悅老師的“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課例——《一張火車票》吸引了全體聽評課教師的目光。同年11月份,這節課在全國五省市“國信”“雙減”背景下新型教與學模式論壇中進行課例展示。
42歲的賀嫻先后在咸安高橋鎮小學、咸安雙溪中學、咸安雙溪中心小學、咸安外國語實驗小學等學校任教。課堂教學中,2016年,賀嫻創新的這種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學校里試行,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和輻射帶動作用。
在課堂實踐中,賀嫻指導授課老師少講多導,盡量給學生自由思考、討論合作的機會,讓學生主動而又不斷地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最終形成了時刻用研究的眼光去觀察、用研究的態度去做事的習慣和能力。
語文課上,賀嫻采用“1+X學習模式”,充分利用學校圖書室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如“讀書爭卡”“共讀一本好書”“共享一本好書跳蚤市場”等,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孩子語文素養,涌現出一大批“閱讀金卡少年”“閱讀之星”。
提升課堂效率
作為一名教研員,賀嫻深知只有不斷學習,才能更好地研究教育、指導教學、引領教師。
為了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賀嫻取得湖北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學歷;利用業余時間,閱讀《中國好課堂》《教師專業以展導論》等專業書籍報刊,《從教走向學》《整本書閱讀這樣教》《聽竇桂梅評課》等期刊;關注了“小學語文名校教研”“微觀教育”等15個公眾號,記業務學習筆記49篇。
2022版課程標準頒布以來,賀嫻參加小學語文學科教研員國培、咸寧市教研員培訓活動,研讀《語文課程標準解讀》《語文課程標準課例式解讀》和《案例式解讀》,業務學習筆記共計60多篇。
在業務學習上,賀嫻積極參加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各項培訓,參與班主任專業發展研修,研究整本書閱讀教學的策略等。
2016年春,賀嫻探討整本書的閱讀指導,并在學校全面推廣;
2019年秋,賀嫻對整本書閱讀教學的三種課型進一步研究,組織了校內研討課,并在第二教研片進行展示,作了題為《從閱讀到“悅讀”》的報告。
厚積薄發。賀嫻先后有4篇論文、2篇案例獲得省級獎,一篇論文在市級刊物上發表,兩篇論文在國家級重點刊物中發表;負責的“悅寫”校本教材編寫完成,供咸安外國語實驗小學教學使用;主持省級課題“現代課堂特質下古詩詞教學”的研究”、市級課題“小學生課外閱讀指導策略研究”;被聘為數字校園科研基金“十三五”規劃全國重點課題“信息化環境下的課外閱讀習慣與能力的培養”科研課題研究員。
一次次的學習、培訓、分享,讓賀嫻不斷地更新教育理念,改進教學方法,改變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建好名師團隊
賀嫻不僅自己傾心教學,潛心鉆研,還積極將自己的做法和經驗不斷總結推廣,為咸安名師團隊建設打下了扎實基礎。
賀嫻組建了咸安小語教研群,充分利用學科交流群,推送課標培訓講座、名師優課、課例研討的視頻鏈接,及時為老師答疑解惑。
2021年10月,賀嫻組建了106人的小學語文青年教師訓練營,每月從業務學習、仿課實操、教學基本功等方面安排課程。2022年4月,賀嫻從區級青年教師訓練營成員中遴選出20名業務能力較強的優秀教師,組建了青年教師提高營進行重點培養。
賀嫻通過課題研究提升青年教師的教研能力,及時推送專家講座、名師課堂,并針對老師的教學現狀和業務需求組織線下活動和面對面輔導,組織業務學習、培訓收獲交流會、“讀書沙龍”活動。
“真的是太感謝賀老師的指導了,她的點撥讓我豁然開朗……”汀泗鎮小學的韓雨潔老師激動地說。
在賀嫻的帶領下,咸安區一批批青年教師也收獲著專業成長的幸福,多名老師在區、市級優質課評選活動中獲獎;指導鼓勵青年教師撰寫教學論文,并在市級、省級論文比賽中獲獎。
賀嫻在影響帶動青年教師專業成長的同時,策劃組織的“悅讀春天,暢享書香”校園讀書節活動,登上《人民網》《光明網》《湖北日報》《楚天都市報》。
癡心一片終不悔,只為桃李競相開。22年來,賀嫻品嘗著教書育人的甘苦,享受著教學相長的快樂,收獲著進取創新的果實。她深信自己的辛勤耕耘和積極進取,必將迎來桃李香滿天下的美麗景色。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朱亞平
編輯:何珊
上一篇:
用心教學 用愛育人 ——記赤壁市實驗中學教師馬甜
下一篇:
梁媛:空谷幽蘭亦自芳
“首先,我覺得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我們應當熱愛我們的職業,對教育包含熱情,這是成為一名優秀教師的前提……”4月7日,在...
咸寧網訊特約記者王能朗、通訊員阮班勇、成傳炎報道:近日,通山農商行印發《深入開展“轉變作風改善信貸環境建設年活動”實...
咸寧網訊通訊員王飛、夏育雄、程慧報道:自3月以來,通山縣委政法委以“五學五比”為抓手,著力推動學習教育常態化,不斷鞏固...
要不斷加強業務學習,多研究、多總結工作內容,持續提高服務效能和工作質量,在辦文、辦會、辦事各個方面主動跟進、主動服務...
咸寧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汪洋。
○通訊員黃二甫從普通教師到咸寧名師,他從未停下思考研究的腳步.近兩年,黎老師和成員一起開展送教下鄉、教學比賽、課題研究...
近日, 2019年度“湖北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名單正式公布,鄂南高中朱旋農老師榜上有名。據悉,該校專門制定了《鄂南高中名師工...
6月3日召開的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聯席會議上,我市通報了2019年度人才工作創新項目評選結果,市教育局申報的項目——名師工...
我市各級工會將健全完善產業工人職業發展機制和措施,培養更多社會需要的技能人才、大國工匠、荊楚工匠,以工匠精神激勵廣大...
咸寧網訊記者焦姣、通訊員譚璐報道:為促進教師業務能力提升,逐步打造業務精良的教師隊伍,同時為新學期的教育教學聚力,為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