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MV日韩MV国产网站,青青河边草高清免费版新闻,三年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中文,三年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中文

首頁 新聞 政務 圖片 要聞 聚焦 縣域 專題 文娛 科教 旅游 財經 論壇 名醫 招聘 數字報 新媒體 返回
首頁 >> 專題報道 >> 2020專題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 最新動態 >> 正文

從全國兩會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來源:新華網 時間:2020-05-25 17:13

新華社北京5月24日電 題:從取得決定性成就到奪取全面勝利——從全國兩會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新華社記者

“到2020年確保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是我們黨對人民、對歷史的鄭重承諾。”

5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看望政協經濟界委員時的這番話,擲地有聲。

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必須如期實現。

今年還有200多天,貧困人口還有551萬。脫貧攻堅進入倒計時節奏、大決戰狀態,立足已取得決定性成就,正在召開的全國兩會釋放出堅決奪取全面勝利的鮮明信號。

決定性成就為全面勝利奠定堅實基礎

 這是湖南省花垣縣十八洞村(2019年10月29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陳思汗 攝)

啟程來京參加兩會前,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長龍曉華專門詢問精準扶貧“首倡地”十八洞村鄉村旅游情況,得知5月16日這個深山苗寨接待了3000多名游客。

2016年,十八洞村整村脫貧;2019年,全村人均純收入從2013年的1668元提高到14668元。

在龍曉華看來,取得這一脫貧成果最重要的啟示,就是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

2019年底,湘西州1110個貧困村全部摘掉貧困帽子,貧困人口由65.77萬人減少到1.57萬人。

從全國看,截至2019年底,全國97%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順利脫貧,94%的貧困縣實現摘帽,區域性整體貧困基本得到解決。

7年間,減貧9300多萬人,相當于一個中等國家的人口,我國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這背后,是全國動員的奮斗,無數人付出的心血——

這是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同練瑤族鄉大坪村下大弄屯的通屯公路(無人機照片,5月12日攝)。2016年至2019年,同練瑤族鄉共建設48條公路,實現108個屯全部通路、49個20戶以上屯全部通水泥路,改善了瑤鄉群眾的出行條件,打通了脫貧攻堅“最后一公里”。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

各地累計選派第一書記或駐村干部290多萬名,實現了所有貧困村駐村工作選派全覆蓋;

動員社會各界力量參與,形成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互為補充的“大扶貧格局”;

瞄準“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通過健康扶貧、教育扶貧、交通扶貧等補上一個個發展短板;

到2020年,中央財政補助地方專項扶貧資金連續五年每年增加200億元;

……

“脫貧攻堅,不勝不休。這場戰役可謂艱苦卓絕,氣壯山河!”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州長李文輝代表說,目前全州貧困發生率已降至0.76%,我們要聚焦短板弱項,提升脫貧成色,啃下“硬骨頭”,打贏“收官戰”。

從取得決定性成就到奪取全面勝利還有多遠

5月10日拍攝的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昭美社區集中安置點(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

兩會前夕,四川大涼山昭覺縣阿土列爾村村民某色達體和妻子,走下2556級鋼梯,徹底告別連續5代人居住的“懸崖村”,搬進縣城搬遷安置點的新房,村里84戶貧困家庭迎來新生活。

從“懸崖村”所在的“三區三州”到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全國還有未摘帽貧困縣52個、未出列貧困村2707個,雖然同過去相比總量不大,但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是最難啃的硬骨頭。

“目前,怒江仍是全國貧困發生率最高、攻堅難度最大的地區之一,受到山大、溝深等自然條件制約,境內交通仍十分滯后。”李文輝代表說,讓最困難的這部分群眾徹底斬斷“窮根”,仍需下大力氣。

啃硬骨頭,難;啃最后的硬骨頭,難上加難——

生存條件惡劣,生態治理難,基礎設施需要補短板。剩余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老年人、患病者、殘疾人的比例達到45.7%,需要必要政策予以兜底;已有產業扶貧項目單一、同質化,無法產生持續效益和規模效益,需要構建起穩定脫貧的產業扶貧長效機制。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最后的決戰難上加難。據統計,疫情使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推遲,到2月底外出比率僅有往年的約40%,經過兩個月努力目前雖已超過95%,但部分貧困勞動力這一兩個月沒有務工收入。同時,疫情也讓農業生產受到沖擊。

“再難也不能掉隊,州里實施三級干部包縣包鄉包村掛牌督戰,執行八項鐵規,打響五場戰役,堅決拿下最后的山頭、攻下最后的堡壘。”來自涼山彝族自治州的全國政協委員賀盛瑜說。

這是全國人大代表王銀香(5月21日攝)。新華社發(房賢剛 攝)

受疫情影響,山東省曹縣磐石街道辦事處五里墩村的農產品銷售遭遇困難。五里墩村黨支部書記王銀香代表帶領村民拓展線上銷售和無接觸物流:“辦法總比困難多,要千方百計讓村民穩定增收不返貧。”

從全國看,截至4月30日,中西部地區扶貧公益崗位安置343萬貧困勞動力,扶貧龍頭企業復工率達97.5%。

“脫貧攻堅的目標任務不改變,現行扶貧標準不改變,決不會因疫情而留下‘鍋底’。”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說,個別深度貧困地區可能易地搬遷會推遲些時間,但今年這些剩余貧困縣脫貧摘帽是必須完成的任務。

以非常之力實現全面勝利

“掛牌督戰的意見是中央在大年初一批準的,大年初三我們就印發下去了。”兩會前夕,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劉永富透露這樣一個細節。

決戰時刻,須有關鍵之舉;全面勝利,當有周密之策。

為了確保貧困縣全部摘帽,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對未摘帽的52個貧困縣,以及1113個深度貧困村進行掛牌督戰,所有的縣和村都制定了作戰方案:有哪些問題要解決、怎么解決,什么時候完成、誰來做……一系列措施安排一一到位。

貴州省赫章縣是掛牌督戰的貧困縣。赫章縣河鎮鄉海雀村黨支部書記文正友代表說:“軍中無戲言,簽下軍令狀,就要說到做到。督戰是必要手段,目的是讓各級黨員干部帶著貧困群眾如期脫貧。”

打贏脫貧攻堅戰,既要沖鋒向前,也要鞏固戰果。

數據顯示,全國已脫貧人口中有近200萬人存在返貧風險,邊緣人口中還有近300萬人存在致貧風險。

 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廣河縣莊窠集鎮西坪村,全國人大代表馬天龍(左)和養牛戶馬志德討論養殖問題(3月10日攝)。新華社發(杜哲宇 攝)

“我們村僅有5戶24人未脫貧,除1戶政策兜底外,其他4戶都有人在村上的工程隊務工,脫貧不成問題。”甘肅省廣河縣莊窠集鎮西坪村黨支部書記馬天龍代表說,為了不返貧,村里這幾年大力發展飼草和養牛產業,成立了兩個專業合作社,不斷鞏固和拓展產業扶貧成果,鄉親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勁頭特別足。

脫貧攻堅是一場硬仗,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是硬仗中的硬仗。

安徽省農科院副院長趙皖平代表正將近幾年全國脫貧攻堅獎獲得者的事跡編纂成書:“這一過程,我最大的感慨可概括成三個詞:奉獻、犧牲、實干。硬仗能不能打得好、打得贏,關鍵在人,在干部作風。”

“脫貧攻堅有多難,扶貧干部就有多拼。在涼山,活躍著一支天天走村入戶的扶貧干部隊伍。打贏脫貧攻堅戰,說到底靠的是廣大干部群眾實干、巧干、齊心干。”涼山州人大常委會主任達久木甲委員的一番話道出了真諦。(記者侯雪靜、楊玉華、杰文津、吳光于、張玉潔、字強)



編輯:yangweijie

上一篇: 凝聚起決戰決勝的人民偉力——2020年全國兩會巡禮
下一篇: 習近平的扶貧故事

相關新聞

咸寧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咸寧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咸寧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咸寧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咸寧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新媒體

  •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門紅
  •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 <samp id="7vmt8"><dl id="7vmt8"><pre id="7vmt8"></pre></dl></samp>
  • <fieldset id="7vmt8"><table id="7vmt8"><kbd id="7vmt8"></kbd></table></fieldset>
      <sup id="7vmt8"><table id="7vmt8"></table></sup>
      <menuitem id="7vmt8"></menuitem>
    • <strike id="7vmt8"><table id="7vmt8"></table></strike>
      <fieldset id="7vmt8"><var id="7vmt8"></var></fieldset>
    • <fieldset id="7vmt8"><var id="7vmt8"></var></field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