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到目前為止,在已脫貧人口中有近200萬人存在返貧風險,邊緣人口中有近300萬人存在致貧風險。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 在向著貧困堡壘發起最后總攻、沖刺的同時,還需著眼于未來,下真功夫啃下防止返貧這塊“硬骨頭”,不斷鞏固脫貧攻堅成效,形成防止返貧長效工作機制,提升脫貧“含金量”,激發貧困人口內生動力,增強造血功能、增強發展能力,確保群眾穩穩地走上致富路。
以產業轉型的“新富礦”,增強“造血”功能。減貧脫貧,產業是基礎支撐;防止返貧,要把增強扶貧產業韌性作為重要環節來抓,加快產業轉型,發展集約高效農業,實現綠色化、融合化和品牌化,不斷增強貧困地區產業扶貧的“造血”功能。通過要素整合,推動農業與文化旅游、休閑康養、物流加工等二三產業的深度融合,不斷延伸扶貧產業鏈條,形成上下游完整的產業鏈,農民能夠更多分享產業鏈增值的收益。通過品牌加工和特色農產品,促進區域品牌和知名品牌互動,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提高產業的影響力和競爭力。以農產品發展的實際成效增強脫貧信心,增強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造血功能。
用文化育人的“新引擎”,激發內生動力。脫貧致富,文化開路,有了文化窮不久,沒有文化富不長。堅持以文化育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新風尚、發展新文化,推動移風易俗,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不斷鞏固脫貧成果。堅持“送文化”與“種文化”并舉,加大精神文明建設力度,建設公共圖書館、文化綜合服務中心,組建文藝志愿服務隊和“村歌村史”宣講團,把豐富多樣的文化活動和服務送到“家門口”。植根用傳統文化感召人、影響人、教化人的深厚土壤,補足貧困群眾的精神之“鈣”,激發“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的思想動力,心有所想,行有所為,有效防止返貧現象。
繪基礎設施的 “新藍圖”,提升發展能力。農村基礎設施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產生巨大的直接和間接效應,是推動農業農村長足發展的動力。實現鄉村基礎設施建設需要立足長遠,除了保證農村水電路氣房等基礎設施建設,還需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繼續扎實推進農村“廁所革命”,深入開展村莊清潔行動,統籌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精準解決農村“行路難”“飲水難”“用電難”問題;著重加強農田水利、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建設,搭建多功能的“一站式”服務平臺,為村民提供最大便利,做好民心工程。讓不斷提升的基礎設施成為驅動脫貧攻堅戰的強勁動力,為新農村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既要統籌謀劃,科學推進,也需要高瞻遠矚,未雨綢繆。有效防止已經脫貧的人口因抵御風險的脆弱而重新返貧,需要從產業、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多向發力,讓貧困人口和全國人民一起邁入小康社會。
稿源:荊楚網
作者:劉婧
編輯:yangweijie
上一篇:
下一篇:
人民日報: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
本報評論部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帶來了挑戰,各項工作任務更重、要求更高,需要我們一鼓作氣、乘勢而...
6月9日上午,省扶貧攻堅領導小組會議暨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反饋意見湖北省整改工作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召開,深入貫...
“兩不愁三保障”“廁所革命”“易地搬遷”“家門口就業”等,都是今年全國兩會的高頻詞匯。今年兩會,還有一個詞越來越多地...
從取得決定性成就到奪取全面勝利——從全國兩會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新華社記者“到2020年確保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
據總臺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片分為《最后的硬骨頭》《共同的事業》《一個也不能少》三集,記錄了全國40多個貧困村、尤其是“三...
面對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影響,湖北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部署要求,在確...
“鄉親們脫貧后,我最關心的是如何鞏固脫貧、防止返貧,確保鄉親們持續增收致富。不僅有黃花,還有寧夏肉牛、黑龍江藍莓、河...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
5月1日出版的第9期《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在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上的講話》。文章系統論述了中國脫貧攻...
5月1日出版的第9期《求是》雜志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在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