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大連6月20日電?題:美味生蠔富小鎮
新華社記者蔡擁軍、郭翔
早晨5點,劉洪生駕駛的養殖船已經劈開波浪,駛向約一小時航程的生蠔養殖區。
身后的島越來越小,那是石城島,遼寧省莊河市的石城鄉政府所在地。近年來,這里以“政府+企業+漁民”模式打造的“生蠔小鎮”而聞名。
石城鄉包括9個島、礁、砣,陸地面積僅有26.7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不到1.5萬畝。但石城島海域廣闊,海域總面積50.8萬畝,灘涂面積6000畝,大海成了島上人的“耕地”,僅生蠔養殖面積就達到10萬畝。人們餐桌上美味的生蠔,成了這個鄉許多人的生計所在。
到達養殖區,劉洪生和伙伴們熟練地起筏收籠,一籠籠的生蠔被撈到船上,再運回島上,經簡單加工后通過冷鏈快遞發往各地。
劉洪生駕船出海。(新華社記者蔡擁軍 攝)
劉洪生負責養殖,包括放苗、捕撈和養殖船的日常維護等,他的愛人韓秀麗則在島上組織人對捕撈后的生蠔進行清理,兩個人都供職于大連石城島生蠔小鎮實業有限公司,日常生活、工作與生蠔緊緊連在一起。
50歲的劉洪生介紹,自己24年前就開始跟愛人一起養生蠔。從在海邊礁石上刨生蠔苗,到養到收到賣,全要自己操心。那時的品種二倍體小生蠔有約半年時間無法上市,沒有任何收益,趕上冬天上市的時候,又得冒著嚴寒開殼取肉,而且只能賣到附近很小的范圍。
“我最早開的船是18馬力的木船,現在這條船是鋼制的,280馬力,船是越開越大了。”劉洪生對公司的前景頗為看好,他的月收入能有1.5萬元,“現在我就干分內那點兒工作,比以前掙的還多,而且風險小了很多。”
回島,收獲的生蠔轉移到岸邊的場地,韓秀麗開始領著幾十名婦女清理生蠔上附著的貽貝等雜物,并把生長在一起的生蠔分開。她說:“以前賣生蠔是論斤賣,一斤差不多1塊3,現在論個賣,算起來一斤能賣8塊。島上人很少出去打工,島上就有活干,有時還找不到人,還有不少人到島上來打工呢。”
工人正在分揀生蠔。(新華社記者蔡擁軍 攝)
初步清理后的生蠔被送進公司在島上的廠房里,經過自動化的清洗、按重量分揀等程序,保溫打包后發往全國各地。
大連石城島生蠔小鎮實業有限公司養殖場負責人王明新說,現在的三倍體生蠔一年四季都可以產出,個頭大,蠔肉肥厚,通過冷鏈運輸到其他城市還非常鮮活,生蠔不再只是海邊人的美食,這里養殖三倍體生蠔的人越來越多了。
午后,清理完這一處生蠔的婦女們推上電瓶車,開始趕往別處繼續工作。
石城鄉黨委書記姜華說,石城鄉是典型的集水產養殖、生產、加工、銷售為主體的漁業鄉鎮,鄉里的特色項目就是生蠔養殖、加工、銷售,80%以上的居民直接或間接從事與海洋生產有關的工作。這幾年因為生蠔品種升級、產量增加,冷鏈運輸提升、市場擴大,農戶增收效果顯著,青壯年人均年收入11萬元左右。
經過初步清理的生蠔。(新華社記者蔡擁軍 攝)
聊起三倍體生蠔的紅火,旁邊一位鄉干部插話說:“現在能干活兒的婦女都去干活兒掙錢,不怎么趕海了,看不上到海邊挖野生蠔的收益,海邊野生蠔都越來越多了。”
編輯:hushaopeng
上一篇: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大美邊疆|戍邊精兵布控千里邊關——北部戰區陸軍某邊防旅用“數據模塊”支撐決策“中軍帳”
下一篇: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大美邊疆丨南疆“網紅村”在“詩和遠方”中鋪就幸福路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是落實構建新型城鄉關系、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的關鍵之年。在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進程中,應充分發...
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新時代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建立健全有利于城鄉基本公共服務普惠...
石城島,遼寧省莊河市的石城鄉政府所在地。
咸寧新聞網訊 記者朱哲、通訊員童煥歡、余明報道:21日,在咸安老城區魚水路和懷德路交叉口,城管執法人員正在逐家商鋪發放...
咸寧新聞網訊 記者朱哲、通訊員童煥歡、余明報道:21日,在咸安老城區魚水路和懷德路交叉口,城管執法人員正在逐家商鋪發放...
在元月召開的市“兩會”上,市長丁小強宣布,市政府將“繼續推進市城區學校標準化建設,對市溫泉中學、實驗小學進行標準化改...
丁小強主持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強調高質量打造咸寧發展新空間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朱哲報道:28日,市委書記丁小強主持召...
咸寧網訊記者祝寶成、王恬、特約記者童金健報道:11月8日上午,赤壁與溫泉、嘉魚互通公交專線開通儀式舉行。赤壁市副市長別華...
全域咸寧,一張藍圖繪到底、一張藍圖干到底。五年的堅持催生了“大咸寧”格局。 展開咸寧地圖,“一主城+四城四區”市轄...
鄉村振興戰略與新型城鎮化不是非此即彼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