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青少年網絡沉迷?
青少年網絡使用問題一直受到社會廣泛關注,特別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未成年網民規模持續增長,觸網低齡化趨勢更為明顯。青少年用網情況如何?怎樣防止孩子沉迷網絡?
未成年網民規模持續增長,部分未成年人存在過度用網現象
據共青團中央、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等聯合發布的《2020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我國未成年網民達到1.83億人,互聯網普及率為94.9%;超過三分之一的小學生在學齡前就開始使用互聯網,孩子們首次觸網的年齡越來越小。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
國家出手了
1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新增“網絡保護”專章,明確規定政府有關部門在預防和干預沉迷網絡方面的職責,以及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學校、網絡產品和服務提供者各方面預防沉迷網絡的義務。
2
《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
明確學校和家長要引導學生合理使用電子產品,控制使用時長,保護視力健康,防止網絡沉迷。
3
《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定》
明確學校應當對學生進行網絡安全、網絡文明和防止沉迷網絡的教育,預防和干預學生過度使用網絡。
4
《關于進一步嚴格管理 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
明確要嚴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服務的時間;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實名注冊和登錄的用戶提供游戲服務。
教育部《關于預防學生網絡沉迷致全國中小學生家長的信》:家長應做到“5要”
一要善引導,重監督。家長須強化監護職責,養良善之德,樹自衛之識,戒網絡之癮,辨不良之訊。
二要重表率,立榜樣。家長須重視網癮危害,懂預防之策,遠網游之害,讀有益之書,表示范之率。
三要常陪伴,增親情。家長須營造和美家庭,增親子之情,理假日之樂,廣健康之趣,育博雅之操。
四要導心理,促健康。家長須關注子女情緒,調其心理,堅其意志,勇于面對挫折,正確利用網絡。
五要多配合,常溝通。家長須主動配合學校,常通報情況,多交換信息,早發現苗頭,防患于未然。
預防青少年網絡沉迷,專家來支招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少年法律研究所所長郭開元:全社會應形成合力
我們要理性看待青少年沉迷網絡現象,不要將其標簽化、污名化,它是青少年社會化過程中出現的行為和心理問題。在信息時代,作為數字原住民,接觸和使用互聯網是青少年的重要權利,因此不能一味禁止,要堅持特殊保護和優先保護未成年人原則,從完善法律、革新技術和提高素養等多層面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絡。
同時,加強對教師和學生父母的媒介素養培訓,提高他們對青少年上網行為的指導能力。此外,還可以通過公益廣告等形式廣泛宣傳網絡沉迷的預防和防治措施,普及科學干預網絡沉迷的方式,消除社會公眾對網絡沉迷的理解偏差。
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劉長海:履行家庭教育職責
首先,做好統籌規劃,在賦予子女手機使用的權利時與子女約定手機使用時限等具體事項,約定臨時上交手機的事由和合理流程。
其二,做好防微杜漸,在子女使用手機時間較長時,利用戶外運動、家務勞動、社交活動等分散其注意力,堅定地對過度使用手機的行為說“不”。
其三,做好親子溝通,家長要學會講故事,聯系身邊事例幫助子女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
其四,做好正面榜樣,所有家庭成員都要遵守手機使用的管理規定,家長帶頭遵守規定,主動用閱讀、運動等正能量活動充實自己的生活。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功能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倪端宇:青少年要融入現實人際交往
孩子年齡越小,大腦的可塑性越強,特別是6歲之前,是大腦的神經發育和認知發育的關鍵期。青少年如果沉迷于網絡,腦神經元之間的功能連接就強化在虛擬空間,現實交往的功能就自然削弱。
青少年自身也要正確認識網絡,多參加戶外活動,積極參與自己感興趣的活動,融入現實人際交往。當出現網絡誘惑時,要及時抵制,提醒自己轉移對網絡的注意力
最后一起來學習
教育部送給大家的
“防迷網”
三字文
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原標題:《如何防止青少年網絡沉迷?》
編輯:yangweijie
上一篇:
張家口市橋西區:開展教育活動預防“小網民”沉迷網絡
下一篇: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王恬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溝通家長不掉“鏈”葛建新坦言,學校每一位老師的每一堂直播課程都成...
咸寧網訊記者焦姣報道:為增強學生安全意識,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6月17日,咸寧市第二實驗小學舉行防溺水宣傳活動,并向學生及...
咸寧網訊記者焦姣報道:為增強學生安全意識,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6月17日,咸寧市第二實驗小學舉行防溺水宣傳活動,并向學生及...
但家長的從事職業、文化層次、教育觀念等不同,尤其是雙方對待學生具體問題所站的角度不同,很容易造成教師與家長之間的誤解...
“以前一排小賣部占據了右側人行道,左側人行道也有很多流動商販,導致一部分接送孩子的家長擁擠在中間主干道上。近兩年,隨...
咸寧網訊(通訊員張遠杰楊家茂)“我女兒數學作業遇到難題,我將求助的信息發到家長微信群,第二天女兒到學校后,老師很快為她...
●記者熊大平“老師,我家孩子文具盒里的筆都不見了。隨后,記者對小學家長作了隨機調查,家長普遍反映孩子用文具很“費”,...
咸寧網訊記者王苒宇報道:孩子在游樂設施里爬上爬下,甚至追逐、打鬧,家長卻在一旁低頭玩手機,甚至專心致志地打游戲……上周...
咸寧網訊記者焦姣、通訊員余璐報道:為進一步提高家長對幼小銜接的認識,讓孩子能“健康、快樂”地進入小學。家庭教育沙龍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