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倒出存錢罐里的零用錢捐出。 (八路軍武漢辦事處舊址紀念館供圖)
8月18日,游客在八路軍武漢辦事處舊址紀念館參觀。(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蔡俊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泉
武漢市江岸區長春街57號,一棟灰色的老舊四層建筑靜立于高樓大廈間,并不起眼。但它見證了一座城市救亡圖存、共赴國難的英雄浩氣。
這里,就是八路軍武漢辦事處舊址紀念館。
武漢三鎮連續五天舉行獻金大會
“八路軍武漢辦事處成立后,在周恩來等同志的組織領導下,社會各界人士和國際友人匯聚武漢,宣傳抗戰的集會游行、演講演出和歌詠活動此起彼伏。其中,百萬獻金運動最能體現武漢人民的犧牲奉獻精神和愛國熱情,影響最為深遠。”八路軍武漢辦事處舊址紀念館業務部主任傅少瑾說。
1938年7月7日,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一周年紀念日。為鼓舞軍民的抗戰斗志,周恩來等人研究決定,舉辦“七七獻金”運動。
7月6日起,一連五天,武漢三鎮每天舉行獻金大會,晚上火炬游行,街頭人潮如海。
“我什么都不需要,只要祖國勝利”
7月7日一早,6個固定獻金臺被群眾圍得水泄不通。
每個獻金臺登記人員從原有8人迅速增加到30余人,仍應接不暇,不得不增加十幾個流動獻金臺。
7月8日,在漢口水塔設立的獻金臺前,600多名人力車夫趕來,逐一捐出他們當天的血汗錢;兩位殘疾老兵,拄著木拐趕來,獻出2元錢。有的說:“再也不能背槍打鬼子了,獻兩塊大洋,買一粒子彈。”
還有一名賣唱的盲人,捧著三弦琴,從20公里外趕來,捐出全部財產5元。
武漢三鎮幾十家戲院、影院舉行公演,近3000名演職人員將演出收入全部捐出。
從淪陷區逃至武漢的難民,獻金場景更是催人淚下。
一名姓馬的青年婦女,丈夫犧牲在戰場上,她堅決要把全部財產捐獻出來。“沒有丈夫,沒有家,我什么都不需要,只要祖國勝利。”她泣不成聲。
在每一次苦難中破繭而出
中國共產黨盡管經濟上極端困難,但仍盡力獻金。中共代表團的負責同志將中共中央繳納的1000元黨費獻上,毛澤東、周恩來、董必武等各捐出7月薪水350元,李克農代表八路軍戰士捐獻伙食節余1000元。葉劍英、錢之光等人每個月的生活費只有5元、4.5元,最低的僅2.5元,也都捐了出來。
7月11日晚,歷時5天的獻金運動圓滿結束,參加獻金者達百萬人次,獻金總額達百萬元以上。
以武漢為中心的獻金運動迅速席卷全國,所得獻金數百萬元,全部用于抗戰事業和支援前線將士浴血奮戰,大武漢寫下了萬眾同心的愛國主義史詩。
從1937年10月正式成立,到1938年10月武漢棄守后撤離,八路軍武漢辦事處存續時間僅一年。但它為爭取抗日戰爭的最終勝利寫下的英雄篇章,永不磨滅!
“82年前的百萬獻金運動和今年的抗疫斗爭,兩場保衛戰,英雄精神、民族大義,一以貫之。”八路軍武漢辦事處舊址紀念館館長袁琳說,“回顧歷史,正是為了尋根我們的精神家園,讓我們從歷史深處,讀懂英雄的武漢,讀懂這座城市在每一次苦難中破繭而出的精神氣,為浴火重生、疫后重振凝聚前行的動力!”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下一篇:
百年中山艦—— 艦魂鑄碑 不忘國恥
8月15日,武漢說唱團打造的“小劇場版”《印象武漢》在都市茶座曲藝劇場首演。”武漢說唱團黨委書記高青介紹, 《印象武漢》的...
這個端午,是我國疫情防控步入常態化后迎來的首個傳統佳節。端午節小長假,武漢市民在做好防護的同時,走出家門暢享假日時光...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親自指揮、親自部署下,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取得決定性成...
題:疫情防控不減壓復工復產正加速——武漢“解封”滿月觀察新華社記者公共交通恢復全網運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工率接近99%,...
本網評論員楊虹磊4月26日,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通報,武漢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從疫...
歷經76個日夜,武漢這座英雄城市迎來“新生”。這是發生在解封前夕,武漢一戶普通家庭的故事,又或許這也是你的故事。武漢此...
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4月8日7時22分,東方航空MU2527航班從武漢天河國際機場起飛,搭載49名旅客飛往海南三亞。生活終將...
4月4日,武漢江漢關大樓下半旗志哀,表達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從2月4日到3月10日,短短36天...
是留守在城內的武漢人和馳援武漢的八方力量,共同筑起了最強的防線,遏制住了病毒蔓延。當春的氣息溢滿全城,武漢漸漸復蘇,...
4月8日,武漢將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這座按下“暫停鍵”的城市“重啟”了。“情”系人民——“武漢人民不愧為英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