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打撈浮出水面的中山艦。(資料圖片)
中山艦博物館。
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周志兵 王馨 通訊員 黃文健
是氣所磅礴,凜冽萬古存。
武漢金口,長江之畔,中山艦博物館如巨艦破水而出,昂首立在金雞湖中。
這艘永不沉沒的戰艦,從抗戰烽火中駛來,見證了英烈們的慷慨悲壯。
艦體修復保存兩處彈孔
鎦金的“中山”銅字,威武的炮塔,殘存的彈痕……
沿著數百米的二樓回廊,我們繞中山艦一步步前行。
“艦魂鑄碑,不忘國恥?!?月18日,在此參觀的國家能源集團物資公司華中物流配送公司黨員杜梟燃神情肅穆。
1938年10月24日,中山艦在長江金口水域突遭日軍戰機轟炸沉沒。激戰中,艦長薩師俊與24名官兵以身殉國。
1997年1月28日,長眠江底59年后,中山艦被整體打撈出水,并按“修舊如舊、恢復原貌”原則進行修復,于2011年9月26日對外展出。
資料顯示,中山艦修復工程共更換艦殼鋼板262平方米,更換鉚釘81900顆。
“艦體遭受6處重創,傷痕累累,為留存當年浴血奮戰的歷史見證,有兩處彈孔保持原貌?!敝猩脚灢┪镳^副館長劉新陽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一處彈孔位于前望臺駕駛艙旁,彈片橫飛,薩師俊被炸斷雙腿,仍堅持指揮作戰。
另一處彈孔位于右舷船板,背后為鍋爐艙。日機炸彈在水中爆炸后,巨大的沖擊波撕開鋼板,這是中山艦沉沒的致命傷。
觸目驚心的歷史傷痕,書寫著抗戰勇士不屈的鐵血悲歌,也印證了“落后就要挨打”的至理名言。
每年吸引50余萬人參觀
在中山艦博物館,該館正與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誕生地紀念館共同舉辦《苦難·輝煌 艦證海軍百年展》。
甲午海戰,清政府北洋艦隊全軍覆沒。近代海軍繼續蹣跚前行,無力造艦的清政府唯有向外國求購。
排水量僅780噸的中山艦原名永豐艦,1910年由清政府向日本訂購,3年后歸國時,清王朝已壽終正寢。
“抗日戰爭中,中國海軍難以與敵抗衡,中山艦被調往長江中游布雷、巡防?!眲⑿玛柦榻B,中山艦與日本空軍作戰時,僅靠少量輕型武器防空,終難逃厄運。
作為國家級國防教育示范基地、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和海峽兩岸交流基地,中山艦博物館每年吸引50余萬人參觀。
在中山艦的蒙難之地,人們感受近代中華民族抵御外侮、自強不息的精神史詩,也在追尋心中的強國興軍夢。
如今的人民海軍,遠洋編隊海外護航,國產航母駛向藍海。
中山艦的未竟航程,正由千千萬萬人在延續。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下一篇:
1345份抗戰老兵手印背后的故事
由武漢市中山艦博物館、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誕生地紀念館共同舉辦的《苦難·輝煌——艦證中國海軍百年展》特展, 8月1日在中山...
武漢封控交通后,由市民羅秋玲發起組建的六合小區居民互助隊,堅持為社區居民提供團購菜品、上門看望獨居老人等公益服務,目...
孫芬(嘉魚)記憶中的家鄉,不是一望無際的草原,而是放眼望去綠油油的麥田,還有大片黃色的油菜花海。生在魚鄉,這個充滿著歷...
2020年第13期(總第49期)咸寧市十大標志性戰役指揮部辦公室2020年7月16日我市圓滿完成長江沿岸造林綠化收官任務我市加強尾礦...
洪水中的觀音閣。陳凌志攝位于長江湖北鄂州城區段小東門外長江中的觀音閣,被稱為“萬里長江第一閣”近年來,一到汛期,這座...
新華社記者于文靜、王優玲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切實做好長江流域禁捕有關工作的通知》,相關部門加快部署,確保2021...
韓振最近,重慶江津區鴻鵠護魚志愿隊參與護魚行動的報道引發廣泛關注。動員群眾的力量,發揮“群防群治”優勢,是做好長江流...
黃岡市政府7月3日發布公告,自2020年7月5日0時起,在長江黃岡段實行為期10年的全面禁捕。至此,長江干流流經我省的8個市州已完...
6月28日,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和退捕漁民安置保障工作推進電視電話會議后,我省隨即召開會議對長江漢江禁捕退捕工作進行再動...
鄂南咸寧, 128公里長江黃金水道依境東流。保護飲用水源地開出首張罰單近日,通城縣生態環境分局對在該縣北港鎮雁門水庫違法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