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MV日韩MV国产网站,青青河边草高清免费版新闻,三年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中文,三年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中文

首頁 新聞 政務 圖片 要聞 聚焦 縣域 專題 文娛 科教 旅游 財經 論壇 名醫 招聘 數字報 新媒體 返回
首頁 >> 專題報道 >> 2020專題 >> 英雄的城市 英雄的人民 >> 述評 >> 正文

新華網評:風雨壓不垮 苦難中開花

來源:新華網 時間:2020-04-08 15:18

這是2020年4月8日早上的武漢長江大橋橋頭。新華網 陳有軍 攝

郭奔勝 李潔瓊

2020年1月23日10時,離漢通道關閉;2020年4月8日0時,離漢通道管控解除。

從“暫停”到“重啟”, 1814個小時,對武漢、對湖北、對全中國而言,是冬天與春天的距離,是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的艱難歷程。

今天,再回望這段負重前行的歲月,更知那句擲地有聲的“武漢必勝,湖北必勝,全中國也必勝”飽含了多少艱辛和付出,承載著多少愛與希望。

(一)

一城之傷,全國之痛;一家之困,千萬家之憂。

武漢北高速公路收費站出城通道已封閉(1月23日攝)。 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疫情來襲時,所有人的命運都被緊緊聯系到了一起。在這段共同度過的艱難歲月里,人與人之間雖然隔著門窗、隔著口罩,甚至隔著千里萬里,心卻貼得更近了。

武漢,不曾孤單。從武漢切斷與外界的交通渠道那一刻起,千萬武漢人,沒有一刻被淡忘過。從慌亂到從容,從疑慮到釋然,從絕望到希望,武漢經歷過的煎熬,遠在千萬里之外同樣正與病毒抗爭的人們都感同身受。

武漢,不會忘記。被病毒奪去生命的血肉同胞,危難時刻用生命守護生命的英雄,困境中跨越山川河流而來的馳援,艱難歲月里的溫暖瞬間……所有這些,武漢人永遠不會忘記。

所有人,都不會忘記。是留守在城內的武漢人和馳援武漢的八方力量,共同筑起了最強的防線,遏制住了病毒蔓延。這段守望相助的經歷,這段悲壯而清徹的記憶,武漢人的一腔英雄氣概,全國人民都將永遠銘記于心。

武漢過關了,湖北挺過去了,中國扛住了。當春的氣息溢滿全城,武漢漸漸復蘇,所有人的心和武漢一起澎湃著、憧憬著。

(二)

疫情給人們帶來陰影,也讓與黑暗抗衡的光明更耀眼。

3月5日傍晚,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支援湖北醫療隊的劉凱在護送患者做CT的途中停下,讓住院近一個月的87歲老人欣賞久違的日落。 新華社發(甘俊超 攝)

這個冬天,有人一路逆行回到工作崗位上,與一座城共進退;有人從父輩手中接過傳承,穿上白大褂,奔赴戰場;有人日夜兼程,將新鮮蔬菜送到武漢人的餐桌上;有人義務接送醫護人員、幫助運送物資……一個個再平凡不過的普通人,用勇敢和愛,為武漢撐起了一片“晴天”。

在這片天空下,很多人相互扶持著走過了一段艱難的路,因此更加懂得感恩;突如其來的分離和漫長無盡的等待,讓許多人學會了珍惜;從未有過的冷寂孤獨,讓人們開始重新審視并愛上自己所生活的城市那股子“煙火氣”。

人與人之間突然變得不吝于表達溫情。武漢人接收著愛,也釋放著愛。

在高樓上打出“武漢感謝你們”的字樣,出院時拉一曲《沉思》,向白衣執甲、逆行出征的天使們致敬;防護物資短缺時,悄悄將游泳鏡掛在醫生鄰居的門把手上;病愈出院時,對病友許下承諾,幫忙照顧他們家的小病友;給外賣小哥的訂單備注里寫下“感謝”“加油”“辛苦”等字眼……你為我喊一句“加油”,我對你說一聲“謝謝”,用愛回報愛,用心溫暖心,在這段特殊的日子里,“愛”之花濃烈綻放。

這千千萬萬人用愛匯聚起來的力量,是戰勝一切災難的底氣。

(三)

口罩遮不住信心,疫情擋不住希望。

2月5日,在武漢江漢方艙醫院,付先生在床上看書。新華社記者 熊琦 攝

疫情沖擊下的每個人都很難,守在武漢的人更難。但是在最難的時候,武漢也依然亮光點點。

亮光在病房里,是辛苦忙碌的白衣戰士,是臥于病榻卻堅持閱讀的年輕人,是奮筆疾書的高考學子,是跳舞鍛煉積極治療的患者……亮光在病房外,是默默堅守、密織防線的基層干部,是不辭辛勞、竭盡所能幫居民采買的社區工作者,是足跡遍及武漢大街小巷的外賣小哥……樂觀、堅強、勇敢,他們每時每刻都在努力讓自己、讓這座城市在抗疫中站穩腳跟。

這不滅的光,就是武漢“過關”的希望。很多人正是在希望的牽引下,從消極走向積極,從被動走向主動。

老人們像往常一樣在陽臺上曬被子,小姑娘單腳蹺在鐵欄桿上做著拉伸,年輕的媽媽悠閑地織毛衣,在朋友圈里炫耀為小朋友做簡易版熱干面,也有人在陽臺上和鄰居云蹦迪、唱歌,把桶罩在頭上在客廳里舞龍……廚房、客廳、陽臺里,越來越多的光被點亮,溫暖著這座城市,也溫暖著中國。

有人說,“潘多拉的盒子已經打開了,災難、疾病、恐懼都跳了出來,但盒子里還留下了一樣東西——希望。只要希望還在,之前的一切苦難,都不會是問題。”

這星星點點閃爍的光,就是希望,匯聚成了刺破黑暗的力量,點亮了武漢重啟之路。

(四)

莫道春光難攬取,浮云過后艷陽天。

這是3月14日拍攝的武漢東湖磨山櫻園景色。 近日氣溫漸升,武漢東湖磨山櫻園里的櫻花漸次盛開,帶來春天的氣息。 新華社記者 熊琦 攝

經過一個冬天的蟄伏,櫻花絢麗綻放。武漢空蕩蕩的馬路重新川流不息,停業許久的商店重新開張營業,關閉的工廠機器轟鳴聲再次響起,辦公樓里的白領越來越多,外賣小哥變得更忙了。

武漢,正在回歸,回到原本最日常的樣子。人們擁有平安健康,吃著簡單的一日三餐,孩子們上學放學,追逐著打鬧,大人們正常去上班下班加班,在周末假日和家人朋友游玩聚會,老人們遛狗、鍛煉身體、到江邊散步……雖然完全回歸還需要時間,但是這個“日常”一定會到來。不過,這“日常”,必定不是原樣復制,而是脫胎換骨后的歸來,蘊含著歷經風雨后的淡定與從容,苦難煎熬過后的厚重和透徹。

武漢,正在走向新生,成為一個嶄新的武漢。“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感受過凜冽寒風的洗禮,見證過愛與希望的力量,經此一“疫”,很多人一夜長大,城市也涅槃重生。這個“新”的武漢,必定是社會心態更加成熟理性的武漢,是更加珍惜愛護生命的武漢,是能夠更加有力有序應對各種挑戰的武漢。

風雨壓不垮,苦難中開花。武漢,這座永遠“不服周”的城市,正在回歸,也正在點滴變化中,綻放出更美的姿態。


編輯:yangweijie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華社:復工復產要傾聽需求側的聲音

相關新聞

咸寧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咸寧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咸寧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咸寧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咸寧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新媒體

  •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門紅
  •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 <samp id="7vmt8"><dl id="7vmt8"><pre id="7vmt8"></pre></dl></samp>
  • <fieldset id="7vmt8"><table id="7vmt8"><kbd id="7vmt8"></kbd></table></fieldset>
      <sup id="7vmt8"><table id="7vmt8"></table></sup>
      <menuitem id="7vmt8"></menuitem>
    • <strike id="7vmt8"><table id="7vmt8"></table></strike>
      <fieldset id="7vmt8"><var id="7vmt8"></var></fieldset>
    • <fieldset id="7vmt8"><var id="7vmt8"></var></field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