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黃康平 整理/本報記者 黃柱
在赤壁市委黨校一場精彩的讀書會上,我介紹了書籍《消失的13級臺階》,該著作是日本作家高野和明的出道作,這本書開局即巔峰,榮獲日本推理小說至高榮譽——江戶川亂步獎。
13級臺階,象征死亡,從被逮捕到確定死刑執行,需要經過13道程序,由13位各部門官員審查。本書講述了一個假釋出獄的主角接受有償委托,在三個月的時限內,和監獄的刑務官共同為死刑犯洗清冤屈的故事。探求真相與追尋正義的過程就是使死刑犯面臨的13級臺階消失的過程,也是書名緣由。
言有盡而意無窮,本書精彩的不是跌宕起伏的情節,也不是撲朔迷離的案件,而是它引導讀者探究自身、叩問當下。你怎么看待法律、死刑?法律是為了預防首次犯罪還是防止再犯、累犯?死刑是為了安撫受害者及其親屬,還是讓罪犯血債血償?我想不同的人群、不同的職業,審視法律與人性的角度不同,對于公平與正義的解答也不同。
今天借這個機會,來聊一聊我的答案。
法律是一種工具,由人民創造,也由人民遵守。作為實務工作者,我們要精準適用法律,積極引導全社會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法律,無論被賦予了多少色彩,其本質都是機械的規范與條款。需要我們熟練地去運用,以專業的手段完成既定的任務。我們所撰寫的每一份法律文書、所辦理的每一件案件,都需要法律來證明主張、支撐觀點,背后都需圍繞法律而積極準備。為此,我們應該要比普通民眾更精于法律、更信守法律,以法律為中心主動履職,在法定范圍內擔當作為。同時,適用法律是一門技術,我們要在長期的學習與實踐中,不斷進行角色演練與技能培養。
法律又不僅僅是工具,其中應飽含感情、充滿情懷。正如法諺有云:“法律是灰色的,而司法之樹常青。”司法不僅要明斷是非曲直,更要溫暖世道人心。大多數的案件,并非黑白分明,而是程度上的問題,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一頭牽著法律事實,另一頭牽著天理人情,在實務工作中努力實現兩者的有機統一,踐行法治精神,書寫忠誠擔當,遵守職業操守,凝聚道德內核,將法的條文、法的規范、法的程序、法的理念清晰地表達成法律本應產生的真、善、美,讓法治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胸無天下,何以定中原。心無大義,何為法律人。作為法律人,必然行使一定權力。而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力應是一座燈塔,給人民群眾帶來公平和正義,用法治之光融入人心照亮生活。
最后,有一段話與大家共勉:手持正義,我們可以在濃稠的暗色中看到光明;肩挑公平,我們可以在細密的冷峭中感受溫暖,不啻微茫、造炬成陽,法律之內,情懷所致,你我皆是點燈的人。
編輯:但堂丹
在元月召開的市“兩會”上,市長丁小強宣布,市政府將“繼續推進市城區學校標準化建設,對市溫泉中學、實驗小學進行標準化改...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統籌兼顧、系統謀劃、整體推進,正確處理好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
內容提要:我們黨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內容提要: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和共享,使人民群眾在共建共享中不斷實現共同富裕。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的法治,不是對資本主義法治理念的照抄照搬,而是立足中國的社會現實和文化傳統,堅持黨的領導、人民...
我們要進一步加強理論研究和實踐創新,使我們的認識、政策、舉措更加符合客觀規律,不斷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的廣度和深度,逐步...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推動區域協調發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
核心閱讀“六個必須堅持”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立場觀點方法的重要體現。
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努力增強現代化成果的普惠性,為推動世界現代化理論和實踐發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