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華(咸安)
之前,我拿到了咸寧市書法家丁敬文送我的一副春聯:“無邊春色百花艷,有慶年頭萬木春。”
忽而想弄明白春聯的前世今生,便上網查透——
春聯的前身本是兩塊桃木,早在周朝,先人在大門兩側懸掛長方形桃木。桃木長六寸,寬三寸,板上寫著降鬼大神“神荼”與“郁壘”。又喚“桃符”或“門帖”。神荼、郁壘是傳說中的兩兄弟,住在度朔山上。兄弟據門而守,凡遇兇雄惡鬼,便以葦索捆綁了拿去喂虎。民間傳說度朔山上的桃木顏色紅潤,可以辟邪,百鬼畏懼,所以將桃木掛在門上以保護家宅不被邪魔所侵,這便是桃符。
到了五代,后蜀國君孟昶,讓學士辛寅遜在桃符刻上自撰對聯:“新年納余慶,佳節號長春”,是為最早的春聯。此后,許多文人雅士紛紛效仿,將在桃符上題寫對聯視為雅事。
隨著歷史的演變,桃符的內容和性質發生了變化,由降鬼驅魔的神靈變成了吉祥的文字,代代相傳。具代表性的宋代王安石的對聯:“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春聯的名稱又是怎樣出現的呢?明朝皇帝朱元璋喜觀賞笑樂,好貼桃符,就御旨家家戶戶貼上紅紙條裁成的對聯迎接春節。紅紙比桃木輕盈方便,春聯因此沿襲。隨著春聯字數的增加,加上橫批,將其張貼在門框周邊最合適不過了。一副春聯,透露了門戶人家的美好祈禱。也有人將春聯貼到了窗戶上,甚至家禽圈窩邊。每到春節,家家貼春聯,紅紅火火,過年的氣氛愈來愈濃厚了。
“鬼畫桃符”一詞,由古人在桃木書寫類似狂草的對聯,貼大門驅邪避鬼,演變成現在譏笑書畫潦草拙劣之意。
而書法,是中國五千年優秀文化傳統,它與中國文化相表里,與中華民族精神成一體,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書寫春聯,是一種特別的書法,在紅彤彤的紙上筆走龍蛇,書出的是喜慶的味道,更透露著一種年味。兩者相得益彰,把中國文化表現得淋漓盡致。而今貼春聯還貼菱形“福”字,寓意幸福吉祥。
歷經千年文明的進化,已有不少傳統民俗悄然消失,甚至團年飯也到酒店去訂。而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卻有了很大的提高,寫春聯貼春聯依然興隆,實屬不易。晚上伏案,想起丁敬文先生贈我的筆直遒勁的春聯,一些陳年舊事在眼前晃蕩,關于春聯之于桃符,關于弘揚傳統文化,我不禁莞爾深思。
編輯:但堂丹
河北的疫情牽動著我市廣大干群的心。25日,我市千里馳援,向河北省石家莊、邢臺、秦皇島、衡水、保定5個城市捐贈了一批愛心物...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家寶藏》第三季啟動儀式9日在故宮博物院建福宮花園舉行。啟動儀式上,九座歷史文化遺存的負責人登臺——...
在莊嚴肅穆的革命烈士陵園中,青松傲立,翠柏挺拔,鐫刻在烈士紀念碑上的“蒲圻革命烈士紀念碑”9個大字熠熠生輝,在鮮紅的黨...
馮建國人文精神是中國文化精神的基礎與核心,對于中國人文精神的考察,不僅包括對于歷史上由中國人所創造的文化精神“是什么...
【中國文化走出去】?光明日報記者焦授松?奧地利首個孔子課堂日前在施泰爾馬克州魏茨市舉行了揭牌儀式。魏茨孔子課堂由格拉...
年輕一代這樣講述中國故事“過去幾年您曾多次到訪中國,請問什么給您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我熱愛中國的歷史和文化,去年我...
”該校國際學院院長劉曉華表示,此次活動增進了中外學生對中國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了解,引領他們更全面、立體地感受中國傳統文...
○丘山乍看《關于中國的50個為什么》這個書名,我以為是一本關于中國的ABC讀物。在“為什么中國人喜歡睡午覺”一文中,作者借...
?《百年不孤獨——許淵沖回憶錄》許淵沖著江西美術出版社在中國,曾經有一所大學,它的辦學實體雖只存在了8年多,卻在70多年...
從之前的《舌尖上的中國》《尋味順德》,到近期發行至全球多家電視臺,覆蓋亞太、北美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風味人間》第一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