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焦姣
|
從小山村走向央視大舞臺;從北漂歌手到青年女高音歌唱演員、鼓曲演員;從民歌歌手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鐵片大鼓的第四代傳承人……
讓我們走近通山妹子陳賀,聆聽她的音樂故事。
唱響央視大舞臺
“正月里是新年哪,咿呦喂,妹娃我去拜年哪,哪喂,金哪銀兒索,銀哪銀兒鎖……”2月11日,在央視綜藝頻道王牌節目《黃金100秒》的舞臺上,來自通山的妹子陳賀演唱了民歌《龍船調》,獲得觀眾的陣陣掌聲。
隨后,陳賀在節目上帶來了鐵片大鼓《戲說古人》,給現場評審和觀眾展示了鐵片大鼓的獨特韻味,獲得高票,成功打開黃金寶箱并獲得獎牌。
對于這次受到央視節目的邀約,陳賀也很意外。
“有一天突然接到電話,說是有個導演找我找到浙江去了?!标愘R笑稱,后面聯系上了才知道,央視節目的導演偶然間在網上看到了她演唱的視頻,覺得很適合這次的節目,這才多方聯系找她。
提起登上央視的這次經歷,陳賀激動之余也表現得很坦然。“這是我第一次登上央視舞臺,但真正演唱起來時沒感覺有什么不同,就和平時的演出一樣。”
作為青年女高音歌唱演員、鼓曲演員,陳賀的工作并不輕松,各種演出也一直很多。身為演員隊的一員,她沒有周末,也沒有節假日,不僅平時有演出,在大家休息的時候,更是她忙碌的時候。
“去年一年參加了200多場演出,大年三十當天還參加了3場。”陳賀表示,過年在外演出是常有的事。
這些演出中,既有各種主題晚會、文藝團體,也有各種社會演出。最讓陳賀印象深刻的,還是文化下鄉的演出。
“下到基層,很多時候連舞臺都沒有,就站在老百姓們的中間,真正面對面的唱給大家聽?!标愘R笑著說,有時唱得好了,觀眾們常常圍著要求再來一首,“不僅他們開心,我也開心。”
全國演出千余場
1984年的陳賀出身于通山縣楊芳林鄉,因從小就特別熱愛音樂,一直擔任班級中的文藝骨干,陳賀從小便有個音樂夢想。
“高一那年,我正式向父母提出,希望能學習音樂,但家人都沒有同意?!标愘R說。
因為身處醫學世家,家中父母哥哥嫂子都是醫生,而陳賀也成績優異,成功考入縣內重點中學,家人一直希望她也能從醫。
“不讓我學音樂,我就不高考了!”因為太喜歡音樂,高三那年,倔強的陳賀再次和家人提出自己的想法,在她的軟磨硬泡之下,最終得到家人支持。
聲樂啟蒙于武漢音樂學院馮冰教授,后考入集美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系師從熊玉珍教授。大學畢業后,到北京先后又師從過孫玉榮教授和中國音樂學院王士魁教授,之后在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院藝術系學習三年音樂學……
二十年來,陳賀一直從未放棄過音樂學習。
“只要解決了溫飽問題,我就會存錢找老師學習聲樂?!标愘R坦言,畢業后,她放棄了留在廈門任教的機會,義無反顧去了北京,因為人生地不熟,當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北漂歌手。
“那時只要有活,我都接,小飯店的開業演出我也去。”陳賀說。
2009年的冬天,天上下著鵝毛大雪,北京室外已是零下十度,陳賀卻仍穿著露肩的禮服在露天的舞臺上演出?!把莩鐾晗屡_,整個人都凍得沒有知覺了?!?/p>
也是那段時間,陳賀幾乎將北京9個區近百個劇院都跑遍了,漸漸跑出了名氣,讓更多人認識,也被推薦到各大文藝團體中,參加各類節目演出。
“一帶一路”中非財富論壇招待會文藝演出、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文藝晚會、相約國慶70周年大型主題活動“共和國最美建設者”頒獎典禮、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周年紅歌會……全國各地上千場的演出,也讓陳賀獲得許多獎項和觀眾的好評與肯定。
立志傳承非遺忙
“其實這次上央視,也有自己的心愿,就是我們的非遺文化能被更多人看見。”陳賀說。
2012年,在北京歌劇舞劇院的同臺演出中,陳賀認識了國家一級演員鐵片大鼓表演藝術家王淑玲老師,并與曲藝結緣,拜在了她的門下,開始系統地學習鼓曲藝術。并考入北京曲藝團,成為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鐵片大鼓的第四代傳承人。
因為繼承的是北方的曲種,但自己卻是湖北人,在一開始的語言關上,陳賀就遇到了難題。
“我們的普通話,不同于北京,沒有兒化音不說,前鼻音、后鼻音、平翹舌都不怎么區分?!标愘R說。
為了原汁原味的呈現出鐵片大鼓,她常常一個字一個字的練習?!白謨骸⒆謨骸薄霸~兒、詞兒”……同一個字,念上上千遍都是常有的事,一節課學習下來,往往才學會了一句話。為了不耽誤學習,她常常用手機將老師唱的錄下來,回去反復聆聽、模仿。
“這么多年來,也不是沒打過退堂鼓?!标愘R表示,鐵片大鼓作為第一批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藝術形式,目前大多只能口傳心授,已處于瀕臨后繼無人的邊緣。
但當想到已經白發蒼蒼,卻仍每次演出都堅持來看的老爺爺;專門到后臺來致謝的觀眾,“要是我放棄的話,是對不起老師和觀眾?!标愘R說。
在學習的基礎上,如何讓更多人知道、了解傳統曲藝,也是陳賀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為此,她不斷推陳出新,在鐵片大鼓原來的傳統段子的基礎上面,加入許多新鮮元素,如京劇元素、戲曲元素、打擊樂等等;并通過與民族管弦樂隊合作,創新曲藝表演形式。
“希望通過創新、時尚的方式,讓更多年輕人了解繼承它,讓傳統曲藝走向更廣闊的舞臺?!标愘R說。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咸安組織觀看紅色電影
下一篇:
樂在基層“種”文化 ——記咸安區桂花鎮文化站站長吳劍
咸寧網訊(特約記者胡劍芳)2月25日,央視CCTV一10頻道《味道》欄目組來咸安區拍攝6道具有地方特色的土菜,展現美味鄉愁。
躲過了神仙打架的《主持人大賽》,躲不過朱廣權和李佳琦的“小豬佩奇”組合直播,在兩個人合作直播,內容滿滿,笑點不斷,原...
11月26日, “大劇看總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1年電視劇片單發布活動在北京梅地亞中心舉行。他表示,總臺電視劇創制正奮...
□楚天都市報記者張聰7月28日午夜,來自中國播音主持網官方微博發布的消息顯示, 87歲的前央視節目主持人,新中國第一位電視...
咸寧網訊記者王恬報道:29日,市紀委監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召開2019年第3次集中學習會,大興學習之風,著力打造學習型機關。要強...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焦姣疫情防控期間,按照市教育局“停課不停學”的要求,我市各學校紛紛以多種形式開展線上教學工作,學生...
咸寧網訊通訊員李杰斐報道:為了解疫情防控下小學高年級學生學習心理狀態,探討心理干預對小學高年級學生學習心理的影響, 7月...
今年9月,大一新生們將邁進象牙塔,開啟大學校園生活。據了解,有些大一新生進入大學后,發現學業成績不再是評價的唯一標準,...
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舉行專題讀書班孟祥偉主持開班式王遠鶴主持專題報告會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姜明助、譚宏宇通訊員王秋實報...
“孩子學習動力特別不穩定,可能是青春期、叛逆期到了。中智教育老師賈輝介紹說,今年的高一學生開始統一使用人教版新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