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坤與他的部分奇石。
秦楚網訊(十堰晚報)文、圖/記者 韓玉硯 報道:在十堰奇石收藏界,竹山縣賞石協會會長張宗坤是有口皆碑。近20年來,他愛石、藏石、玩石,收藏堵河奇石超過萬枚,在國內各大奇石展覽中頻頻獲獎,其中一枚釉光青更是以30萬元的售價引起圈內矚目。日前,記者走進他位于竹山的奇石館,感受他收藏奇石的雅趣。
20年收藏萬枚奇石
在竹山城區,打聽“收藏石頭的張宗坤”毫不費力。不管賓館服務員還是街頭清潔工,都能準確地說出他的奇石館位置。路上,出租車司機說起張宗坤,翹起大拇指,“看我們堵河的石頭,到他那兒一定沒錯……”
位于堵河畔的坤元奇石館,空間設計古樸、雅致。占地面積約200平方米的展廳內,三面靠墻而立的展架上,釉光青、彩陶石、卷紋石、剝皮石……美石琳瑯滿目,或粗狂,或細膩,或抽象,或逼真,呈現出千奇百態的美,讓人應接不暇,在愛不釋手的同時,會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張宗坤今年59歲,常年搬石頭練出來的結實身材,讓他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小了許多;普通話里帶著濃郁的本地口音,雖然不善言談,但每一句話都讓人感到他的樸實。“收藏石頭近20年,經過篩選、淘汰,目前庫存的石頭超過一萬枚。”向記者展示耗時近20年收藏的1萬多件奇石時,他的語氣充滿了自豪。
張宗坤在“國石·賞石藝術博覽會”暨第六屆中國名家賞石精品展獲得特等獎并以30萬元出售的“釉光青”《圓滿》。
“我的收藏里,最多的還是來自堵河流域竹山段的‘釉光青’,因瓷釉一般的石皮得名,石色以青色、黑色、灰色等顏色為主。”張宗坤介紹,“釉光青”主產地在自己的老家上庸鎮,因水洗度佳、石質優良、色澤典雅,而受到國內藏石界推介、玩賞、收藏。
張宗坤說,在他心里,這些奇石是無價之寶,都是大自然最珍貴的饋贈。“除了這家奇石館,我在十竹路、上庸鎮等地還有3家奇石館,每一塊石頭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都有著不平常的來歷……”
20年來有苦有樂
經過竹山匯入漢江的堵河,因山重水復、險峰深谷之地貌,使得河床切割深、落差大、水流急,造就出千姿百態的石頭。而張宗坤的老家——位于堵河邊的上庸鎮,是“釉光青”的主要聚集地,他從小就對這種石頭有著獨特的感情。
大約20年前,不斷有奇石愛好者前往上庸鎮尋覓“釉光青”奇石。于是,生于斯長于斯,原本從事工程承包的張宗坤留意起這種以前不以為然的石頭,并從此一發不可收拾,走上了奇石收藏道路。
他說,“有時候為了一塊石頭,要跟人反復商量,成交后的心情跟中了大獎一樣,回家后閉門不出,有事沒事都要站在石頭前反復端詳、撫摸。相反,如果一塊心儀已久的石頭被他人橫刀奪愛,會郁悶得好幾天茶飯不思,就像掉了一塊心頭肉……”
那些年,除了收購石頭,張宗坤也經常到堵河河床上撿石頭,為此付出了常人難以理解的驚險與辛酸。
十幾年前的一天,他駕車載著石頭經過一段河床時,不慎掉入一個采砂船作業后留下的大坑,恰好又遇到上游水電站放水。他手忙腳亂地從駕駛室爬出來后,眼睜睜看著河水沒過車頂,慶幸自己死里逃生。
有一段時間,張宗坤家里的床上、地上都堆滿了石頭,因此惹得妻子不滿,埋怨他“不務正業”,他總是一笑了之。隨著時間推移,妻子見常年搬石頭、玩石頭的他,不僅改掉了打牌的習慣,身體也變得越來越好,默許了他對石頭的癡迷。
張宗坤說,這么多年來,正是在收集奇石的過程中,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產生了對于自然的敬畏和對生活的熱愛。
20年來獲獎無數
在十堰奇石收藏圈,張宗坤被人廣為認可,不僅緣于他待人實在,更因為他推動堵河奇石走出十堰、走向全國所付出的努力。
“釉光青有著不遜于大化石的寶氣、烏江石的清氣、摩爾石的靈氣,在國內石種里獨領風騷,沒有理由不走出去。”十幾年來,作為竹山縣賞石協會會長的張宗坤,為了提升堵河奇石的影響力、美譽度,帶著他收藏的石頭走遍柳州、武漢、北京等賞石氛圍濃厚的城市,多次參加展覽,并頻頻獲獎。
2018年5月8日,由中國觀賞石協會主辦的“國石·賞石藝術博覽會”暨第六屆中國名家賞石精品展在北京十里河奇石花卉城舉行,張宗坤攜帶的一枚重達500多斤、黑中泛亮、渾然天成的“釉光青”《圓滿》獲得特等獎,在全國各地觀賞石專家、學者、藏家、石商中大放異彩。隨后,這枚獲得特等獎的“釉光青”,被一藏家以30萬元的價格買走。
當年11月1日,在廣西柳州開幕的第十屆柳州國際奇石節暨賞石文化藝術節上,張宗坤的一枚卷紋石《青燈禪影》,以其獨特的造型、寓意、石質,獲得銀獎。返回十堰后,這枚石頭又被藏家以18萬元的價格購買。
這些年來,為了促進堵河奇石走出去,張宗坤帶著收藏的奇石走遍了國內大城市。同時,在各種奇石展覽中獲得的獎項超過40次。與此同時,堵河“釉光青”也逐漸引起國內賞石界矚目。
大約5年前,為了更好地推廣本地奇石文化,張宗坤開始將手上一些略有破損的石頭當成雕刻料,加工成手串、煙灰缸、硯臺、茶壺等工藝品,漸漸獲得同行認可,并受市民歡迎。“這些工藝品,都有著獨特的色澤、紋路,并且都是用本地石種加工,會讓人產生一種親切感……”
張宗坤說,奇石具有豐厚的形質美、觸感美、視覺美、水洗美、意韻美,收藏奇石能夠增長知識、愉悅心情、修身養性,也是他此生要做好的最大事業。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日環食”現身天宇
下一篇:
魯迅、李大釗、張恨水都在這里喝茶——來今雨軒的文人茶事
崇陽縣港口鄉畈上村桃樹窩,是號稱“地球癌癥”的典型石漠化土地,在村民們一年年的努力下,如今,石頭縫里長滿了樹——讓桃...
浩浩長江,奔騰不息。北端是銅山一隊, 1991年由虎山鄉政府與縣、市聯合開發了“虎山金礦”,村民因征用土地、拆遷房屋、入金...
通訊員黃齊智在天剛蒙蒙亮的通城縣城大街小巷,總能見一個穿著稅服,拿著掃帚火鉗的老頭,專挑被人遺忘的小巷,專打掃衛生最...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劉文景王莉敏特約記者胡向暉通訊員姜偉明汪光敏2月25日,崇陽縣經濟開發區,湖北晶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車間...
陳望來(咸安)江蘇徐州,地處蘇北平原,此乃威震中國、震驚世界、赫赫有名的淮海戰役所在地。徐州工程兵學院是培養陸海空三軍...
策劃:姜微監制:季明、葛素表、楊金志統籌:何欣榮、賈遠琨設計制作:程思琪文案:周蕊、王默玲、龔雯、桑彤編輯:繆異星、葉心可...
,國家文物局近日將361件美國返還文物藝術品正式劃撥南京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副院長王奇志說,南京博物院將依托國家文物局文...
徐向東(通山)通羊河又稱羊河,羊河曲曲折折,地勢西高東低,一灣河水滋潤一方沃土。河堤砌工厚實,生態修復后,河堤兩岸楊柳...
只有河流穿城而過的咸寧主城區,如今也要有城中湖了。隨著城市觸角向北延伸,咸寧城北曾經遍布坑塘、農田的大洲湖即將變身城...
武漢市硚口區個體私營協會會長陳詩炎——加好疫后重振的“第一箱油”陳詩炎(左。”省政協委員、硚口區個體私營協會會長陳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