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黃齊智
在天剛蒙蒙亮的通城縣城大街小巷,總能見一個穿著稅服,拿著掃帚火鉗的老頭,專挑被人遺忘的小巷,專打掃衛生最臟的地方。他就是從2009年退出稅收征收一線,做了十年環衛志愿者、“小紅帽”愛衛活動顧問的通城縣稅務局退休干部胡仁奇,人們稱他為“編外清潔工”,“地盤”比每個清潔工都要大。
原本可舒舒服服地頤養天年,卻用十年時間走遍通城山山水水,尋根古瑤文化,打造通城楚風瑤韻文化名片;原本可不問世事安享退休生活,卻不忘稅收事業初心,堅持稅收宣傳,擔當稅法義務宣傳員;原本可兒孫繞膝沉浸天倫之樂,卻不論寒來暑往,堅持做編外清潔工,用一顆仁心默默做著慈善……胡仁奇退休不退志,用真摯情感詮釋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
十年心血擦亮通城名片
“小時候,看到家鄉很奇特,住的石屋、堂前石階、屋后石井、房頂石瓦、過河石橋,路走石板,種地石田,到處都與石頭相連,石頭的顏色,石頭的氣味都讓我感覺很親近。”通城內沖瑤族村出生的胡仁奇,對古瑤文化最初的印象緣于石頭。
十年前,這個位于湘鄂交界的藥姑山腳下的普通村落并沒有什么特別。一個偶然的機會,剛退休的胡仁奇從湖南省考古部門一份報告中發現,藥姑山上的大量連片石頭墳墓群,就是瑤族先祖留下古遺跡。頓時,他恍然大悟,聯想到兒時記憶,瑤民繞山而住,那么家鄉是否古代瑤族發源地呢?于是他聯合了一群當地有識之士,開始了古瑤文化尋根之旅。
“剛開始挖掘古瑤文化,沒有人認可,也得不到支持,還有人說是招搖撞騙。只能自掏腰包,走遍藥姑大山每一個溝溝壑壑,閱讀通城、崇陽、赤壁、臨湘兩省四縣大量歷史檔案,走訪村民和民間收藏家,購買收藏祖傳瑤人文物,用圖片、故事、文物一點一滴記下瑤民生活過的痕跡?!?/p>
一件、兩件、三件…… 1千、1萬、2萬…… 他用多年的工資積蓄自費20多萬元收購了大量的古瑤文化文物,聯同志同道合的瑤文化愛好者,查找到了大量有價值的歷史文獻和鎮館之寶——石祭祀神臺,成功在內沖村建成了國內第一個“古瑤文化陳列館”,并拍攝通城《瑤源之鄉》專題片進行宣傳推介。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不懈努力,古瑤文化證據越來越豐富,影響力越來越大,得到了通城縣委縣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充分認可和大力支持。2013年,通城縣瑤學會成立,他被選為首任通城瑤學會會長。在他的帶領下,完成了六個一項目:一首古瑤歌、一個陳列館、一本宣傳畫冊、一部微電影、一個古瑤文化宣傳網、一條上山新路。
憑著對瑤文化的專注和追求,十年時間終于把 通城“古瑤文化”這一名片擦亮,“楚風瑤韻大美通城”已成為通城縣的金字招牌,2017年12月27日被中國民協授予“中國古瑤文化之鄉”,武漢大學、中南民族大學等瑤學專家,廣西瑤學會紛紛來考察調研,經過考證一致認為,藥姑山就是古瑤源頭,并題下“中華古瑤第一村”“藥姑傳奇,奇在石文化;瑤鄉發源,源起千家峒”等肯定性留言,內沖村被國家民宗委批復更名為“內沖瑤族村”,成為湖北省唯一一個瑤族少數民族村落。
數載練筆書寫稅收情懷
“鉛筆、鋼筆、圓珠筆,唯我最愛是毛筆。”如今已是縣書法協會會員的胡仁奇,對毛筆有著一種特殊的情感,小時候上學家里窮買不起筆,是母親賣了織布機,走了十幾里山路給他買了第一支毛筆,從此就結下了不解之緣,勤心修習,一寫就是一輩子,他的書法作品多次在省市稅務系統獲獎。
傍晚的通城縣銀山廣場,總是人山人海,有人跳廣場舞、有人打太極拳、有人打球、有人散步…… 而他,只要地板是干的,就提著一桶水,蘸水寫毛筆字,大家都覺得很新奇,有時是耳熟能詳的唐詩宋詞、有時是愛國敬業的標語口號、有時是減稅降費的稅收內容等等,一條條、一遍遍工整美觀地呈現給大家,滿滿正能量,過往市民交口稱贊。為此,通城電視臺對胡仁奇的寫字場景進行過專題報道。他瀟灑飄逸的行書受到了書法愛好者的敬慕,有多人拜他為師。十四歲的小徒弟龍濤,就是因為在廣場看到書法被吸引,帶進了神奇的書法世界,成為了一個小小的書法愛好者,書法作品遠近聞名。
2019年國家減稅降費政策出臺,胡仁奇將稅收優惠政策宣傳標語作為書法的主要內容,一會兒“減稅降費 利國利民”一會兒“稅收連著你我他 減稅降費惠萬家”……,有人問他,退休了還寫這些為啥?他的回答是:“在稅務系統工作40年,退休了,拿著單位的退休工資,不能做別的,就做點稅收宣傳吧?!?nbsp;
編輯:hushaopeng
上一篇:
咸寧市稅務局先學先改 在減稅降費一線踐行初心
下一篇:
咸寧市稅務局第一稅務分局無私奉獻服務納稅人
“2017年6月開始,由湖北省通城文史專家、湖南省平江文史專家、江西省文史專家等人組成的抗戰文史研究工作組調查發現,長沙會...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吳青朋“為配合我市推進‘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實驗示范區’建設,應整合我縣特色農業產業建設,推進農戶與...
咸寧新聞網訊 咸寧日報記者姜明助、特約記者劉健平、通訊員杜耀武報道:抓項目,謀發展。今年來,通城縣通過多種途徑,...
咸寧新聞網訊 咸寧日報記者姜明助、通訊員吳超志報道:“通城大道東側2696畝土地,西側752畝土地,要依法依規全部征收下...
咸寧新聞網訊 記者姜明助、特約記者劉健平、通訊員田墨文報道: 元至6月,通城招商引資到位資金61.94億元,占全年目標任務...
咸寧新聞網訊 記者姜明助、特約記者劉建平、通訊員汪貴兵報道:27日夜間,通城遭受暴雨襲擊。全縣積極應對,全力防汛救...
咸寧新聞網訊 通訊員樊四海報道:“兒子在家門口上班,孫子在村小學讀書,一家人在一起,日子越過越甜……”昨日,通城縣...
咸寧新聞網訊 記者姜明助、通訊員熊漢武報道:11日,通城縣石南鎮梅港村、雋水鎮桃源村等28家農村淘寶村級服務站正式開...
咸寧新聞網訊 通訊員胡慶華、汪淼、張洞石報道:“請您拿出身份證或是輸入身份證號碼,就可以在自助辦稅機上查詢、打印個人所...
咸寧新聞網訊 特約記者劉健平、 通訊員張彩平、胡強報道:13日,通城經濟開發區寶塔科技園建設工地,挖掘機、推土機來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