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拒絕與任何人分享他手里的東西。鄰居的孩子到家里來玩,他會大聲嚷:不許碰我的玩具!”近日,一名家長抱怨,每次孩子這樣都會弄得她很尷尬,她該用什么辦法教育孩子呢?
市心理咨詢師汪凌說,交往是兒童社會性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兒童的交往包括分享、輪流、協商、合作等,分享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兒童只有在與同伴的友好交往中,才能學會在平等的基礎上協調各種關系,才能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形成積極的情感,為將來正常地進入社會、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打下基礎。
分享包括物質上和精神上兩個方面。分享對于現在的孩子來說尤為重要。因為現在的孩子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好吃的、好玩的往往是讓孩子獨占。作為家長就更應該特別重視培養孩子分享的情感和行為。
汪凌建議,當孩子不愿與他人分享玩具或其他物品時,家長可以通過以下三方面改變孩子的行為:首先,家長的言傳身教形成分享的氛圍。在家庭中應創造一種平等和諧的交往氛圍,要讓孩子明白“我是這個家庭的一個成員,家中的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在家庭生活中,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分享的榜樣。如在吃東西時,家中有爺爺奶奶的,爸爸媽媽應首先讓爺爺奶奶吃,接著爸爸媽媽吃,最后是孩子吃;沒有老人的小家庭,應讓孩子和爸爸媽媽共同分享,即使這東西很貴、很少,爸爸媽媽也要有屬于自己的那一份。這樣做可以打消孩子獨自占有的念頭,使孩子克服自私的心理。
其次,家長循循善誘的引導形成分享的行為。對于幼兒期的孩子來說,由于其心理剛剛開始發育,大道理他們聽不明白,家長就必須要有足夠的耐心。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法讓孩子明白和他人分享玩具并不意味著失去,而是獲得快樂,讓孩子體會到與人分享的樂趣。建議家長可以先引導孩子和小伙伴交換玩具玩,逐步過渡到把自己的玩具跟小朋友一起玩。當孩子不愿和小伙伴一起分享自己的玩具等物品時,家長不要采取強硬的方法強迫孩子。可以在適當的時候,讓孩子親身體驗到被人拒絕的失望、與人分享的滿足,這樣孩子就會通過自身的感受體驗,逐步擺脫以自我為中心,提高自我意識水平。
最后,家長應及時表揚孩子的分享行為。在生活中,家長要學會觀察孩子的交往情況,抓住孩子在與小伙伴玩耍時出現的分享行為及時表揚,家長的鼓勵和表揚會強化孩子的分享行為,即使孩子是偶爾為之也應如此。孩子會在家長的表揚聲中懂得與人分享是一件光榮的事,是值得高興的事。長此以往,孩子就會逐步形成積極的、正確的內心體驗,學會和小伙伴分享。(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恬)
編輯:胡慧娟
上一篇:
下一篇:
孩子學習時間如何規劃?
“孩子終于結束期末考試了,心疼她學習辛苦,這幾天都由著她玩,但又怕她玩野了,不知道放任她玩對不對?朱冬英介紹,在漫長...
”近日,一名家長抱怨,每次孩子這樣都會弄得她很尷尬,她該用什么辦法教育孩子呢?汪凌建議,當孩子不愿與他人分享玩具或其...
我問孩子打電話給家長沒有,因為下午上完最后一節課后,孩子找我借手機打電話給家長,由于不方便“偷聽”,手機給孩子后,我...
為確保大中專、中小學生度過一個平安、快樂的假期,在學校抓好學生防溺水安全教育的同時,廣大家長也要提高安全意識,加強對...
“我的孩子5歲了,是老師、親友眼里公認的好孩子。比如:是由于父母平時過分炫耀孩子怎樣優秀,使孩子產生自滿心理,而導致孩...
六一前夕,從市場上買回幾十只活蹦亂跳的小龍蝦,有兩只桀驁不馴,妻拿它倆沒轍,我將這兩個活寶分別扔到一對白掌花瓶里。現...
“我孩子偏理科,想引導他閱覽些課外讀物,增加人文知識。咸安初中語文組教師姚鑫介紹,課外閱讀的主要目的不單純限于文化知...
要是孩子放學回家之后馬上玩手機,家長就會一頓臭罵,覺得孩子邋遢又懶惰。當孩子犯錯之后,大多數的家長第一反應就是指責孩...
5月31日,家住溫泉城區茶花路的家長李女士咨詢,孩子下半年要上小學了,看著別人家孩子琴棋書畫都有一技之長。孩子是個獨立的...
“孩子上小學三年級了,但自理能力很差,連掃地都做不好,該如何培養呢?對此,英才教育王老師認為,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