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焦姣
三十載的特殊教育生涯,他一步一個腳印的走過,他把愛傾情奉獻給了最需要關懷的特殊兒童,他就是——咸寧市聾啞學校教師汪開柱。
“這些年來,我只是做了我應該做的,只是因為我從事了一份特殊的職業,面對一群需要特殊幫助的孩子,給了他們特殊的關愛,讓他們能同正常孩子一樣健康成長,為他們打開人生的另一扇窗……”面對大家的贊揚,汪開柱如是說。
1991年8月,汪開柱分配到了咸寧市聾啞學校,剛到校那會兒,學校連校舍也沒有,只能借師范學校的一棟平房辦學,辦公設備和教具也非常簡陋。沒有學生,他就一個一個地自己去招;沒有教師宿舍,他晚上就和聾啞學生睡在一起。就是這樣的困難局面,汪開柱硬是咬著牙一天一天地扛過來了。
特殊兒童,特別是聾啞孩子在理解上比普通孩子困難十倍甚至百倍,給孩子講一個事理往往反復幾十遍仍收效甚微。就是這樣一份消磨耐心的工作,汪開柱卻不厭其煩的默默堅守著。
此外,汪開柱十分重視對殘疾孩子的德育工作,通過思想品德課、班會、晨會和校集會等幫助學生從小養成良好品質。在學生面前首先規范自己的行為,做事嚴謹、對待學生禮貌溫和、語言文明、舉止得體,同時注意學生誠實等品德地養成,有的學生在學校表現突出,還會讓他們擔任小老師的角色,成為教師的得力“助手”。
花開有期,特殊兒童們的點滴進步與成長,都倍讓家長歡欣與安慰,而對于默默無聞的工作在特殊教育一線的汪開柱來說,教育這些特殊的學生已經不是一份普通的工作,而是一份傾注了自己全部愛的事業。
近幾年,汪開柱和其他兩位教師一起負責浮山白鶴村謝薈玉文慧的送教上門工作。謝薈玉是腦癱兒,雖然多次強化訓練,但效果不明顯,經常不能進行正常的訓練。于是,汪開柱及其它送教老師改變方法,把她當做自己的孩子,細心地為她做康復。當學生不小心把口水吐在老師身上,家長都十分歉疚時,他們卻毫不在意,繼續微笑著引導她,教育她,將動作分解,每一個動作都重復多次,反復演示,直到孩子能較為熟練地掌握。
今年年初,自我市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汪開柱還全身心地投入到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根據學校防疫工作安排做好家屬區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入戶信息排查、體溫監測、愛心蔬菜搬運分發,引導住戶不信謠不傳謠,不出門、不聚會,為校內居民采購生活用品等。采取微信群推送等方式引導教師以樂觀的心態、科學的理念應對疫情,動員全體黨員為抗擊疫情愛心捐款,覆蓋率達100%,協助陽光社區在福鑫景城小區開展“地毯式”精細摸排,逐戶上門登記造冊,完善居民信息采集登記工作,填寫排查表,做到排查不漏一戶,不少一人。
在這平凡卻又與眾不同的崗位上,就是像汪開柱這樣一些敬業愛崗的特校黨員,把特殊教育事業看做自己的崇高事業,默默奉獻著,也感動和激勵著我們每一個人。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小學體育與健康室內課程構建探索
下一篇:
怎樣培養成一個聰明孩子
吳瑩,一個崇陽女孩, 2018年9月考入市特殊教育學校,擔任培智一班班主任和學校少先隊輔導員。吳瑩先后獲得“咸寧市特殊教育...
此次企業精英進課堂,是該校藝術設計專業現代學徒制實踐的一個方面,不僅讓學生接觸到了優秀的設計師,解答了學生在學習中的...
針對學生對事物的認知能力差、容易誤入歧途等特點,吉新佳結合中小學生心理特點,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圍繞發生在學校周邊、...
專訪咸寧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蘭希園用赤誠“匠心”把講臺融進車間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查生輝王恬通訊員張恩和他是學生眼中的金...
光明日報北京4月13日電?記者劉博超從教育部了解到,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在中小學組織開展“從小學黨史?永遠跟黨走”主題...
“不知道是不是功課壓力變大的原因,明顯感覺孩子現在每天情緒都很焦灼。咸安區中學教師宋嵐介紹,克服焦慮情緒,學生要掌握...
大量調查研究表明,影響學習興趣的自身因素包括學習目標、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等。為了培育學生學習的幸福感,提高學生學習興...
引導學生前行的路,點亮學生心中的明燈。他與山里孩子交心談心,深入學生的心靈深處,做學生的大哥哥,解決學生們的學習、生...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歷史遺跡現場教學逐漸進入大眾視野,并在現代技術手段的加持下,實現了教學時空的延伸轉換,極大拓...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查生輝甘青作為師者,他是中學高級教師、湖北省中學物理優秀教師、咸寧市首屆十大優秀教育工作者,從教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