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MV日韩MV国产网站,青青河边草高清免费版新闻,三年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中文,三年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中文

首頁 新聞 政務 圖片 要聞 聚焦 縣域 專題 文娛 科教 旅游 財經 論壇 名醫 招聘 數字報 新媒體 返回
首頁 >> 專題報道 >> 2020專題 >> 2020爭做中國好網民 >> 網絡講堂 >> 正文

筑牢新基建網絡安全防線 為數字經濟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2020-06-23 15:27

數字經濟已經成為我國的新型經濟社會形態,與之匹配的基礎設施建設工作也在穩步推進。近期我國基本確定了三大類新型基礎設施,而基于新一代信息技術演化而成的信息基礎設施,也將成為數字經濟的關鍵基礎設施乃至整個經濟社會的神經中樞。

網絡安全和數智化是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新型基礎設施以網絡和數據為核心,本質上是數字經濟的基礎設施。國家電網公司6月15日也發布了“數字新基建”十大重點建設任務,聚焦大數據等領域,預計拉動社會投資約1000億元,將帶動上下游企業共同發展。

新基建應該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立足于服務數字經濟的宗旨,為網絡安全保駕護航,為數據安全遮風擋雨,助力數字經濟發展。

網絡與數據安全是基本保障

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過程中,網絡化可能會帶來網絡安全問題,數字化可能會帶來數據安全問題。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是不同的概念,網絡安全是指網絡系統的硬件、軟件及其系統中的數據受到保護,不因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壞、更改、泄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網絡服務不中斷;數據安全是在網絡安全提供的有效邊界防御基礎上,以數據安全使用為目標,有效地實現對核心數據的安全管控。數字經濟健康發展需要將數據作為核心保護目標,通過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共筑數字經濟發展的“護城河”和“城墻”。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我國信息基礎設施的作用初步顯現。遠程醫療、在線辦公、網絡教育、非接觸經濟、宅經濟、共享經濟、智能制造等新業態新模式,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支撐下蓬勃發展,助力抗擊疫情和復工復產。

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問題不僅關系到公民切身利益,而且是涉及保護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生產要素。數字經濟已成為支撐各國和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數據已成為關鍵生產要素和重要戰略資源,是創造價值的核心資產,數據安全問題已成為經濟社會的關鍵問題。

當前,我國的信息安全基礎技術研發能力仍需提高,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障仍需進一步加強,數據安全風險防范能力仍需持續提升。

讓系統具有“主動免疫力”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對安全問題提出了新的挑戰。歐盟國家網絡安全(NIS)協作組發布的《歐盟5G網絡安全風險評估報告》指出,5G廣泛的服務和應用將進一步對5G網絡安全有關的性質(如保密性、隱私性、完整性、可用性等)提出更高要求。比如,5G網絡有可能大規模中斷,竊取流量/數據,通過5G網絡破壞、更改其他數字基礎架構或信息系統。新基建將加速網絡空間與物理空間的連通和融合,加快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醫療的發展,但與此同時可能會帶來智慧城市設備安全問題、自動駕駛安全問題、物聯網病毒和漏洞問題等,網絡安全從數字空間延伸到現實世界,并與國家安全、社會安全、

人身安全息息相關。所以,網絡安全技術理應成為新基建的關鍵技術之一。

國家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關系國家安全、國計民生,必須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及其重要數據不受攻擊破壞。2017年以來,《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征求意見稿)》一直在完善之中。我們需要建設以5G網絡為核心的安全可信的物聯網,著力構建5G安全保障體系,讓網絡信息系統具有“主動免疫力”。

圍繞安全運營布局新基建

數字經濟要想快速健康發展,就需要高質量推進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新型信息基礎設施的布局建設,必須以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為前提,加強科學研判、系統謀劃,形成技術創新、產業發展、安全保護的良性生態,讓人民群眾在信息化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此,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科學研判新基建帶來的網絡安全新挑戰。充分估計5G網絡、物聯網、工業互聯網和數據中心等帶來的虛擬化挑戰、開放性挑戰、切片化挑戰、大連接挑戰、開源化挑戰和大數據挑戰,重新評估5G及其生態系統的當前政策和安全框架的潛在問題。

第二,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制定新的網絡安全戰略,增強安全能力。要認識新基建帶來的網絡安全的復雜性,堅持安全可信、自主可控、開放創新并重,重視“交互”所帶來的安全問題,系統化地研究安全問題,把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放到突出位置。

第三,正確處理安全保護與業態創新關系。安全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奠基石,新業態新模式是安全發展的助推器。新基建既不能盲目冒進,也不能裹足不前,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積極推動較為成熟、安全性高的新基建項目。

第四,重視信息基礎設施的安全關鍵技術研發。進一步加大網絡安全基礎理論、前沿技術研發和關鍵技術的攻關支持力度,建立我國自主可控的網絡安全技術、產品和服務的軟硬件生態體系,比如自主創新的主動免疫的可信計算體系,支撐國家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第五,動態評估并建立網絡風險管理措施工具箱。根據智能制造、工業領域在軟件開發、設備制造、實驗室測試、合格評定等方面的發展水平和應用程度,及時評估5G網絡在工業領域的安全風險,建立一個適當的、有效的、有針對性的通用風險管理措施工具箱。

第六,加強網絡安全制度建設,全面保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根據新基建的要求建立并不斷完善國家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清單,加強國家關鍵數據資源管理制度,研制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基礎性標準,建設國家網絡安全信息共享平臺和應急指揮平臺。

第七,大力發展網絡安全產業,打造網絡安全產業生態。推動網絡安全企業在信息技術安全監測能力、網絡攻擊追溯能力等方面加強研發,引導企業協同創新,建立我國信息技術產品自主可控生態鏈,鼓勵網絡安全企業由提供安全產品向提供安全服務和解決方案轉變。

第八,加強數據共享和安全保護。健全數據治理相關規則,推動公共數據資源跨部門按需共享和向社會開放,加快數據要素發揮作用的步伐。健全新基建催生的典型應用場景的數據安全管理制度與標準規范,建立典型場景數據安全風險動態評估評測機制。明確新基建環境下數據安全基線要求,數據有序流通和安全保障并重,加大對數據跨境的監管力度。

新基建為我國數字經濟注入了新動能,助力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前提,數字經濟發展是安全的保障,新型基礎設施的網絡安全、數據安全與數字經濟發展要協調一致、齊頭并進,以安全保發展,以發展促安全。

(作者系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互聯網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教授)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下一篇: 守正創新,抓好網絡空間道德建設

相關新聞

咸寧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咸寧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咸寧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咸寧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咸寧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新媒體

  •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門紅
  •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 <samp id="7vmt8"><dl id="7vmt8"><pre id="7vmt8"></pre></dl></samp>
  • <fieldset id="7vmt8"><table id="7vmt8"><kbd id="7vmt8"></kbd></table></fieldset>
      <sup id="7vmt8"><table id="7vmt8"></table></sup>
      <menuitem id="7vmt8"></menuitem>
    • <strike id="7vmt8"><table id="7vmt8"></table></strike>
      <fieldset id="7vmt8"><var id="7vmt8"></var></fieldset>
    • <fieldset id="7vmt8"><var id="7vmt8"></var></field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