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記者這一行的狀元,必定是勇于拼搏、樂于趕超、敏于思考的人。
近來,聆聽了湖北日報一位優秀記者、咸寧日報三位資深記者的新聞業務講座。被他們感染感動的是,“折服左右”和“幸福首先團結緊”為謎面的兩個字謎,其謎底為“報”和“社”。
記者“勇”,無他,勇于標題制作,誠如其標題所述----記者的每一份熱愛,都是金牌;記者的每一份真情,都是金杯;記者的每一份力量,都是金子。
記者“勇”的授課,沒有羅嗦的語言,沒有自詡的片面,卻有誠懇的自謙,也有獨特的發現。
記者“勇”的授課,想說的是----干一行就要愛一行,愛一行就要會一行,會一行就要精一行。
記者“勇”的授課,溫馨地提醒記者----每一行都需要積累,都需要沉淀,都需要與時俱進,都需要開拓創新。
記者“樂”,無他,樂于圖文并茂,就像他穿行于通山縣的庫區、老區的軌跡那樣,披荊斬棘、披星戴月,用15天的時間提供17組報道,每篇標題各異,每篇角度不一,每篇文筆快意,每篇風光旖旎。
記者“樂”的授課,不需要過多的語言描述,其“你拍得不夠好,是你走得不夠近”的理念讓人一聽就懂。
記者“樂”的授課,讓我們認識到----只有每天學習一小步,新聞業務才能精進一大步。他倡導的“最開闊的新聞視角,最敏銳的洞察能力,最高超的攝影技巧,最強烈的視覺沖擊,最快速的客觀反映”,是那堂課的精華。
記者“樂”的授課,從生活寫真到影像咸寧,從1998抗洪到2020戰疫,從下茅井到下礦井,讓我們看到了身邊的先進典型、身邊的“四力”模范。“只有自己被圖片新聞感染,才能讓圖片新聞感染別人”,是這位老報人的金句之一。
記者“敏”,無他,敏于文采飛揚,恰似她之所盼、她之所悟、她之所獲。她的大氣來自于厚實的素材,串珠成鏈的作品;她的大方,來自于不慌不忙、娓娓道來,流暢地抑揚頓挫;她的大家風范來自于耀眼的新聞獎項、清晰的圖文展示、精致的觀點提煉。
她的眼光,是發現新聞線索;她的作風,是搭班車也要奔赴新聞現場;她的執著,是力求自采自寫;她的嚴謹,是達不到自己的預期就不宜刊發;她的責任,是“采訪不僅是記者的工作,也是記者的生活”。
記者“皓”的授課,詮釋了什么叫急難險重看記者擔當;解讀了記者是孤狼還是孤勇者。
如果用一句話表達敬意和謝意,那就是----他們是勇于拼搏、樂于趕超、敏于思考的記者。
如果還再進一步表達敬意和謝意,那就是----他們是孜孜不倦的勇于擔當者、天天向上的善于作為者、默默無聞的樂于奉獻者。
向勇于拼搏、樂于趕超、敏于思考的記者學習,就要像他們一樣以德修身,培養高尚情操。堅持“居上不驕,居中不懈,居下不餒”,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正確的權力觀、事業觀、政績觀。堅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著力形成“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莫壞事、好共事、勇扛事”的共識。堅持“以誠信為本、以正直為貴、以寬厚為要”,著力保持清醒頭腦,自覺為團隊干實事、辦好事。
向勇于拼搏、樂于趕超、敏于思考的記者學習,就要像他們一樣以能強身,提升綜合素質。要有媒體融合時代下的本領恐慌意識,要有文憑不是文化、資歷不是能力的憂患意識,要有直奔“行家里手”標準的進取意識。
向勇于拼搏、樂于趕超、敏于思考的記者學習,就要像他們一樣以勤壯身,鍛造良好作風。要勤思考,在工作中思考初心,在領悟中踐行使命,通過總結工作經驗來推進新聞業務創先爭優,通過回顧工作得失以登高望遠、提升格局。要勤學習,不斷增強學習力、操作力、傳播力、影響力,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要勤動筆,堅持自己的選題自己寫,自己的策劃自己做;從新聞消息寫起,從現場新聞寫起,從不被人稱奇卻被 人嘖嘖稱贊的故事寫起。
向勇于拼搏、樂于趕超、敏于思考的記者學習,就要像他們一樣以廉潔身,遵守自律規范。堅持“有崗者有責,不貪戀雙刃之權;有情者有義,不貪戀蠅頭小利”。要認真履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意識形態責任制的“一崗雙責”。要管好自己、管好家屬、管好最親密的人。要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門,做好自己的事。
向勇于拼搏、樂于趕超、敏于思考的記者學習,就要像他們一樣以績安身,感恩組織團隊。沒有平臺的支撐力,我們找不到最佳選題;沒有報社這個單位“眾人拾柴火焰高”的傳統,我們搶不到大獎;沒有新時代媒體融合的契機,我們難以爭到上游。
在這個激流涌蕩的時代,有哪一行是那么容易?有哪一個團隊沒有困難或困惑?有哪一個人沒有不與他人相道的委屈?答案至少有一個----勇于拼搏、樂于趕超、敏于思考。
在這個勇毅前行的時代,記者必須是掏出手機可拍視頻、拿起話筒可干直播、敲動鍵盤寫好稿的全媒體人才。
在這個移動優先的時代,有百花爭艷的態度,才能步步領先;有百家爭鳴的寬容,才能越走越遠;有“數量服從質量”的理念,才能夠達到新聞理想的彼岸。
編輯:trsadmin
截止2月25日,一個月內運送900余次,轉運疑似感染患者482人……這不是奇跡,而是真實發生在市第一人民醫院120轉運團隊的事實...
咸寧網訊通訊員丁蕊娟報道:近日,湖北經濟學院法商學院春泉團隊師生代表來咸寧開展“學生思政”視域下高校資助育人路徑新探索...
在奉獻中感悟,在奉獻中升華,在奉獻中收獲,吳和鳴和她的團隊正在奉獻中領略“萬紫千紅總是春”的無邊光景!
■記者周陽通訊員李凱徐浩11月24日, 2020年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生產一線煉成才●紅牛維...
“怎么當好老師,當好老師需要做什么?”11月25日,全國名師、武穴市師范附屬小學校長涂玉霞及其工作室來到咸安區橫溝橋鎮小學...
咸寧網訊(香城都市報記者?龐赟?通訊員?彭洪)昨日上午,我市“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主題團課隊課大賽復賽現場, 43個團隊...
咸寧網訊記者朱亞平報道:10日,從湖北科技學院傳來好消息,中央宣傳部等15部門推選展示的2021年全國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
近日,中央宣傳部等15部門推選展示2021年全國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示范項目”“優秀團隊”和“服務標兵”名單,湖北...
題:旦增頓珠:雪域高原上的“工匠”新華社記者李鍵、卞婷“那兩臺設備在滿負荷運行,這樣容易出現安全隱患,抓緊讓安全員系統檢...
題:旦增頓珠:雪域高原上的“工匠”新華社記者李鍵、卞婷“那兩臺設備在滿負荷運行,這樣容易出現安全隱患,抓緊讓安全員系統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