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姣
前段時間放假回家,聽說二爺爺生病了,便和父母一同前去探望。還記得當時臥病在床的二爺爺,雖然沒什么精神,卻還是微微笑著詢問我最近的工作情況,并囑咐我一定要好好工作。
二爺爺是我喜歡的一個爺爺,他風趣幽默,對待小輩也親切溫柔,毫無距離感,肚子里還有著說不完的有趣故事。
誰能料到,就是那短暫的一面,已是我見二爺爺?shù)淖詈笠幻妗]有絲毫的準備,也沒來得及好好的告別,回來上班沒幾天,便傳來了二爺爺去世的噩耗。
我們好像是一個沒有死亡準備的民族。在生活中,面對死亡,我們總是顯得過于匆忙和慌亂。我們總是小心翼翼,閉口不談,以為只要不說,死亡這件事就不會發(fā)生;以為只要我們付出足夠的努力,親人就不會離我們而去。可隨著時間的流逝和年歲的增長,我們也不得不面對身邊親人一個個離去的事實。
直到看了《最好的告別》這本書,對于“死亡”這件事,我才有了深刻的理解,也能得以釋懷。作者阿圖·葛文德結合他多年的外科醫(yī)生經(jīng)驗與流暢的文筆,講述了一個個傷感而發(fā)人深省的故事。更對“在21世紀變老意味著什么”進行了清醒、深入的探索。
面對常人一般不愿面對的話題——衰老與死亡,作者仔細梳理了美國社會養(yǎng)老的方方面面和發(fā)展歷程,以及醫(yī)學界對末期病人的不當處置。
當獨立、自助的生活不能再維持時,我們該怎么辦?在生命臨近終點的時刻,我們該和醫(yī)生談些什么?應該如何優(yōu)雅地跨越生命的終點?對于這些問題,大多數(shù)人缺少清晰的觀念,而只是把命運交由醫(yī)學、技術和陌生人來掌控。
死亡,是生命最后的歸宿。我們每個人都將面對人生的終點,雖然我們無法改變既定的命數(shù),但我們可以盡可能的從容體面。這本書會告訴你,為了使生命最后的歲月有意義,我們可以做什么、應該做什么。
如果有一天,我們可以不害怕談論死亡,而選擇去尊重和理解死亡。去做我們能做的,也懂得放下我們不該做的,那么在面對死亡的時候,才不會留下難以彌補的遺憾,也才能平和、不留遺憾地對彼此說一聲:“別難過,讓我們好好說一聲再見。”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中華文化是詩意人生的樂土
下一篇:
新書薦讀
死亡恐懼,是這個世界上每個生命從出生以來就必然要面臨的基本焦慮。我們的心,用這種“好像永遠都會一直這樣下去”的虛幻感...
喬語(嘉魚)辦公樓的僻靜轉角處養(yǎng)一棵白茶,很稀罕的品種,不知何年何時又由何人所種,養(yǎng)在一個不小的陶缸里,蔥蔥郁郁地繁盛...
通訊員柯國強“一生從事法醫(yī)工作,一輩子與各類尸體、犯罪現(xiàn)場打交道!1994年,當時通山縣公安局招錄法醫(yī),他選擇到通山縣公安...
○王恬初閱《了不起的蓋茨比》,是被朋友口中浮華炫麗的電影所誘惑,念著書本給人以更大的想象空間,去看了原著,看到一半?yún)s...
在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來臨之際, 《2019年全球自然災害評估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發(fā)布。《報告》由應急管理部-教育部減災...
疫情不缺席,抗洪更不會少他,兵哥說他是軍人,應當站在為人民利益服務的最前線,他雖腿腳不好不能搬馱,但可以以軍人的精神...
一個晚上,爺爺開完會走到祠堂門口遇見奶奶,奶奶看見爺爺腳上穿著一雙破爛不堪已經(jīng)變形的草鞋,馬上跑回家拿了兩雙新草鞋給...
:“謝謝老師的六一禮物!老師們詳細詢問學生們身體狀況和最近學習情況,悉心解答學生們在學習及生活中遇到的疑難困惑。因種種...
喬語(嘉魚)我是一個沒有奶奶的人,因為父親未及成年,奶奶就過世了。即便這樣,奶奶為父親親手做的棉襖愣是讓父親從兒時穿至...
今又想你了遠景樓的鐘聲穿過蘇東坡的賦讓奶奶有了笑臉小時候你告訴我遠景樓是一杯茶一本翻卷的宋詞一支狼毫月光啊高掛在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