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在黃河入海口留影
新華網北京8月15日電(袁思陶、伊媛) 近日,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前往黃河入海口參觀,創作了一首新詩《黃河入海大文章》,并親筆手書,發布于書法公眾號“兩塊磚墨訊”上。北京舒同文化藝術研究會會長王振為這首新詩題名,并書唐詩《登鸛雀樓》助興。“兩塊磚墨訊”由莫言與王振共同推出,旨在弘揚傳統文化和書法藝術,目前已推出二十六期。
莫言乘直升飛機參觀黃河入海口
莫言手書新詩
莫言手書新詩《黃河入海大文章》全文
釋文:
黃河入海大文章
庚子初秋,天清氣朗。
乘機直上,鳥瞰鷹揚。
渤海蕩蕩,黃河湯湯。
藍黃交匯,和諧陰陽。
濕地茫茫,蘆荻蒼蒼。
鸛鶴伴舞,鷗鷺集翔。
宏闊氣象,錦繡文章。
思接千載,神馳八荒。
最新大陸,無限風光。
歌以詠志,國盛家昌。
乘直升機觀黃河入海口得句并書
莫言
莫言手書新詩《黃河入海大文章》局部 之一
莫言手書新詩《黃河入海大文章》局部 之二
莫言手書新詩《黃河入海大文章》局部 之三
莫言手書新詩《黃河入海大文章》局部 之四
莫言手書新詩《黃河入海大文章》局部 之五
王振為莫言新詩題名
釋文:
黃河入海處,
必有大文章。
庚子秋日 王振
王振書《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書唐王之渙詩登鸛雀樓
庚子秋日 王振
(王振 書)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唐李道堅墓壁畫完成第一階段修復 珍貴壁畫展現唐代生活場景
下一篇:
武漢人的日常生活可觸可感 “小劇場版”《印象武漢》首演
光明日報記者陳海波作家藝術家過早地成熟了、定型了,創作之路也就走到了終點。作家莫言,通過故事里的“莫言”,審視他人,...
《晚熟的人》莫言著內容簡介: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后首部小說。《猶太人3000年》張倩紅張少華著內容簡介:猶太民族是如何形成...
扎根生活講好故事(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縱橫談)核心閱讀一個文學家首先是一個對本民族語言做出貢獻的語言學家,他豐富了我們...
【記者手記】?光明日報記者丁艷王勝昔崔志堅劉江偉張帆在中原大地行走,看得最多的是黃河,感受最深的也是黃河。160多年前,...
光明日報記者王勝昔崔志堅光明日報見習記者杜倩光明日報通訊員劉少鄉“鬢云欲度香腮雪,衣香袂影是盛唐”。傳統文化激發華人...
在黃河文化孕育、形成、發展進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講好黃河故事,河南肩負重大歷史責任和時代使...
廣義的中原指今黃河中、下游地區或整個黃河流域。《漢書·高惠高后文功臣表》記漢初天下蕭條,漢廷與眾侯者發出了政治上的封...
一方面,黃河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文化.可以從文明誕生到文化基因和性格的養成,再到“自在”的中華民族的形成三個方面來看...
由于白鶴梁的梁脊僅比長江常年最低水位高出2-3米,幾乎常年沒于水中,只在每年冬春之交水位較低時才部分露出水面,故古人常根...
”5月13日,一見到記者,河南綠色中原現代農業集團董事長宋豐強就拿出幾經修改的3份提案,其中一份依然與黃河有關:建議沿黃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