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習慣是什么?首先應該在勞動中培養孩子尊重勞動、熱愛勞動、以勞動為榮的觀念和態度,讓孩子不僅體驗到勞動的艱辛,還能體驗到勞動的喜悅,從而形成一種潛移默化的習慣。
那么,怎樣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呢?
市實驗小學老師陳涵持介紹,身教重于言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行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父母應以身作則做好家務,并讓孩子覺得做家務是生活的一部分,像吃飯、睡覺一樣的自然和必要。孩子是家里的一員,當孩子參加了家務勞動后,他們會更多地諒解父母,感到父母挑起這個“家”的不易。
將勞動寫進家規里。如每天起床后必須自己疊好被子,清理房間,打掃衛生等,家規也應隨著孩子的成長而作改變。聰明的父母總是讓孩子從小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擔當責任,履行職責,讓他們在與困難的搏斗中日益成熟起來。
及時進行鼓勵。許多家長說,孩子剛會走路,就想拿著掃把掃地,就要洗菜,就要幫奶奶洗衣服。這說明孩子具有極強的模仿能力,應正確引導,培養他的興趣。對孩子做的家務活,要及時給予肯定,并給予表揚。比如你得知孩子洗了碗后,可稱贊說:“哇,這碗誰洗的呀,這么干凈。”孩子聽了,比獎給他一塊蛋糕還要甜得多。
放手讓孩子參加勞動。孩子不參加勞動并非他們不愿意勞動,而是有些父母不愿讓孩子參加勞動,連拖個地也以為孩子拖不干凈,稍重一點的活就怕孩子累壞了身體,稍花些時間的活又以為會浪費時間、影響孩子的學業,更不愿讓孩子參與。勞動教育的秘訣在于: 使孩子的身體鍛煉、思想鍛煉、能力鍛煉互相調節。只有讓孩子的各種能力都得到鍛煉培養,孩子才會處在健康成長之中。
勞動不一定是種強制性的任務,燒菜、打掃衛生、栽種小苗……增強獲得感,孩子的快樂意識才能得到內化。父母要給孩子高質量的示范和充分的信任,直到勞動成為一種習慣,他們的勞動意識和勞動技能就一定能得到豐富,而這正是勞動應有的價值。
本報記者 朱亞平
編輯:何珊
上一篇:
暑假如何讓孩子安全成長
下一篇:
如何在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
自然風水學倡導勤奮是幸福人生的基礎。科學技術再發達,人也不能懶惰,應該把勞動當作生活的必需品。只有熱愛勞動并勤于勞動...
市勞模表彰大會暨勞模先進事跡報告會舉行孟祥偉出席并講話? ?王遠鶴主持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姜明助、見博報道:27日...
4月28日, 2021年湖北省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座談會在漢召開。他強調,全省廣大職工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
“暑假過半,孩子除了完成作業,就剩下玩了,家庭勞動教育已經被我們安排上了日程,如何在假期里有效開展家庭勞動教育?從自...
2020年11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指出,在長期實踐中,我們培育形成了“崇尚勞動、熱愛勞...
【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光明日報記者?龔亮李慧杜羽方莉詹媛晉浩天劉坤任歡李睿宸崔興毅章文百...
咸寧網訊(通訊員萬志鵬)為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和技能, 10月10日上午,永安中學組織七年級30名學生代表到學校食堂開展了一次...
“這種無土栽培,通過大棚調控溫度、濕度,達到各品種生長的條件,科技手段的應用提高了產量、優化了產品質量……”2月26日,...
咸寧網訊記者甘青、通訊員余茹報道:嘉魚縣被國家教育部認定為國家級勞動教育實驗區,勞動教育做得怎樣?
讓孩子們在親歷勞動實踐的過程中,傳承勞動的優秀品質,樹立勞動意識,提升勞動綜合技能,向陽而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