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明確要求以武漢都市圈為中心,推進長江中游城市群聯動發展。2025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著力提升三大都市圈能級和功能。
省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圍繞提升武漢都市圈能級展開熱議。
1月17日23時52分,隨著O3181航班滿載102.8噸貨物騰空而起飛往美國紐約,花湖國際機場(以下簡稱“花湖機場”)完成了當天所有貨運任務。當天,花湖機場共保障了90多趟貨運航班,貨郵吞吐量達5000余噸。
1月14日,花湖機場單日貨郵吞吐量首次突破5000噸。新年伊始,花湖機場已先后開通巴黎、墨西哥城、奧斯陸等6條國際貨運航線,加密了列日、布達佩斯等4條國際貨運航線,單月新開/加密國際貨運航線數量創歷史新高。不斷拓展的航線網絡帶來航班量的迅猛增長。進入2025年,花湖機場單周貨運航班量首次突破800班,連續2周位居全國第二,較2024年同比增長56%,創歷史新高。
目前,花湖機場已有35家航司入駐,累計開通國內貨運航線55條,建成覆蓋全國31個省級區域、50個城市的“軸輻式”國內貨運航線網絡;累計開通國際貨運航線35條,覆蓋歐美、亞非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航點39個,通達26個國家和地區,初步形成輻射五大洲、服務全世界的國際貨運航線網絡。
1月18日,燕磯長江大橋項目施工現場,項目團隊正精確測量基準索股線形變化趨勢,為后續一般索股架設奠定基礎。未來4個月,大橋將持續進行主纜索股架設工作,接下來還需要進行主橋鋼桁梁架設、主纜纏絲防腐、橋面鋪裝等工序,預計2026年完成主體工程建設。
燕磯長江大橋連接鄂州和黃岡,項目建成通車后,黃岡主城區到花湖機場只需15分鐘。
“武漢都市圈以花湖機場為中心的航空物流樞紐初露崢嶸,但對外平臺、樞紐能級、產業發展等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完善與提升。”省政協委員,鄂州市政協副主席、民進鄂州市委會主委、鄂州市社會主義學院院長談春光說,提升武漢都市圈能級,要加快建設國際航空物流樞紐,著力將花湖機場打造成內陸開放“空中出海口”。
談春光建議,要持續完善對外平臺功能,打造內陸對外開放高地。持續豐富口岸功能,立足貨運樞紐特點,不斷創新海關監管模式,爭取更多海關指定監管場所資質獲批和建設投用,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扎實推進綜保區建設,按照“邊申報、邊建設、邊招商”的原則,對照綜合保稅區設立指標,全力補短板強弱項,提前挖掘入駐企業,培養專業管理人才,爭取綜保區早建成、早投用、早見效。
談春光說,要加快機場綜合網絡建設,提升樞紐聯動輻射能力。繼續織密航線網絡,根據國內航空貨源分布特點,繼續拓展和優化國內貨運航線,開發新航點、增加新航線,積極融入國內大循環;積極開拓“一帶一路”沿線國際航線,依托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連接國內外兩個市場,充分釋放樞紐聯動效應。強化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暢通花湖機場至鄂州三江港運輸通道,探索經濟高效的空水轉運模式;加快鄂黃第二長江大橋建成投用,完善機場周邊路網布局;加快構建“鐵水公空”多式聯運集疏運體系,持續提升機場周邊通道承載能力和運輸效率。
談春光建議,全面夯實產業發展基礎,持續助力物流樞紐建設。緊盯順豐產業鏈上下游相關企業,爭取條件符合且有意向的企業落戶;聚焦“品牌出海”,主動挖掘省內出海品牌需求,助力本土企業加速拓展海外市場。持續優化產業結構,省級層面統籌資金資源,鼓勵符合條件的省屬企業到花湖機場周邊拓展業務;支持布局航空物流、智能制造、醫療健康、光電子信息等臨空偏好型產業落戶;探索設立航空物流產業基金,重點扶持打造產業集群。
武漢岱家山瞪羚企業加速器成立15年來,圍繞專精特新高成長企業培育,推進高校專利產業化基地建設,培育了31家創新型中小企業、88家高新技術企業和12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及3家上市掛牌公司,一批孵化器畢業企業進入加速器后快速成長為規上企業。
提升武漢都市圈能級和功能,省人大代表、武漢岱家山科技企業孵化器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鄧培認為,應該在“構建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的生態體系”上打頭陣,打通“轉化—孵化—產業化”循環鏈條。
“我認為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一定是以需求為導向,而企業是以滿足市場需求為己任,企業也是創新的主體,抓住企業創新需求是關鍵,滿足企業創新需求的過程就是打通‘轉化—孵化—產業化’循環鏈條的過程。”鄧培說,工信部火炬中心2024年出臺的《創新加速器建設指引》指出,創新加速器是改造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布局建設未來產業的高能級孵化載體,是將科技創新成果應用到具體產業和產業鏈上的有力抓手,是培育高成長性企業的支撐平臺。“武漢都市圈要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優勢,要大力發展產業創新加速器。”
(文:長江日報記者高喜明 通訊員王星予 圖:長江日報資料圖 制圖:張莉)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劉萌委員建議:加快搶占量子科技產業制高點
下一篇:
湖北如何加快建成支點,代表委員來支招
咸寧網訊記者?姜明助、見博報道:20日上午,全市科技創新大會在咸寧會議中心舉行。咸寧要牢牢把握光谷科創大走廊建設及武漢城...
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營造良好國際環境。
洪昕林代表建議,大力支持赤壁創建國家級中試產業創新基地,探索縣級城市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作為基層職業教...
咸寧高新區8個億元以上項目集中簽約孟祥偉王遠鶴見證簽約咸寧網訊記者?吳文謹報道:2月23日上午,咸寧高新區2021年億元以上...
湖北日報訊(記者金凌云、通訊員鄭軒)1月16日下午,省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舉行小組會議,協商討論政府工作報告。
據了解,該評選由工信部主導,旨在加強工業遺產保護和利用,傳承“中國工業精神”,促進工業文化產業創新發展。
馬尾江濱幼兒園打造“物聯網+幼兒教育”新模式。馬尾線設三個體驗點,分別為中國·福州物聯網產業創新發展中心、車路協同、馬...
動員企業、社會組織和廣大人民群眾廣泛參與湖北發展,為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3月23日,國家發改委公布《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
咸寧網訊記者姜明助報道:鼓勵建設涉桂高水平技術創新平臺,對認定為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的,將給予500萬元獎勵——3月28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