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 (記者金凌云、通訊員鄭軒)1月16日下午,省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舉行小組會議,協商討論政府工作報告;審議有關決議(草案)。
楊智委員在中共Ⅰ組小組會議上說,政府工作報告政治站位高、大局觀念強、總結成績實、目標定位準、思路舉措明,是一個充滿政治智慧、戰略眼光、荊楚特色的好報告,是一個關切民生、順應民意、深入民心的好報告。我們將緊緊圍繞報告提出的推進三大都市圈建設、打造鐵水公空多式聯運樞紐等目標任務,積極建言資政,廣泛凝聚共識,更好助力報告描繪的美好藍圖、確立的目標舉措轉化為生動實踐、結出豐碩成果。
鄒進文委員在民革小組會議上建議:利用好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積極爭取財政、貨幣、產業各類政策;夯實我省數字經濟發展底座,制定專項發展規劃。
朱梅委員在民盟小組會議上說,民盟界別政協委員要發揮優勢,助力長江文明溯源研究和傳播展示,在加強文化資源保護和推動文化創新發展上擔當使命。
劉成奎委員在民建小組會議上建議:推進對科研院所科技成果所有權、處置權和收益權的改革;探索對科研成果以權代股的改革;推行職務科技成果國有資產單列管理制度。
周建元委員在民進小組會議上建議:大力推廣油菜大戶種植、產業化種植,配套推進機械化和科技應用,加強以油菜為主的灌溉和抗旱措施,促進荊楚糧油高質量發展。
鄧霞飛、劉劍峰委員在農工黨小組會議上建議:推進生物醫藥科技和產業創新,集聚各方資源,打造綜合研發平臺,共同推進湖北創新藥研發。
黃翠、徐曉云委員在致公黨小組會議上建議:加大對省屬高校雙一流學科建設的支持力度和戰略科技人才的培養力度,為湖北高質量發展打牢人才基礎。
梁鳴委員在九三學社小組會議上說,將圍繞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鄉村全面振興等深入調研,形成有價值的參政議政成果,為建成支點作出新貢獻。
何建剛委員在工商聯小組會議上建議:支持民營企業申報專項債資金;打造無廢園區,加快資源循環利用,優化行業標準,打破監管環節各自為政局面;將宜昌、襄陽等節點城市納入萬里茶道申遺,助推文旅發展。
鄧星委員在臺盟、臺聯、僑聯小組會議上建議:加大惠民政策宣傳力度,確保政策落實落地,提升群眾滿意度;重視已建成惠民項目、設施的維護和養護。
高帆委員在無黨派人士小組會議上說,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全力打造世界原始創新重要策源地”,對湖北吸引高端創新資源具有重要意義,期待將來湖北能夠產生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原創性科學理論、技術和方法。
周水華委員在科協、環境資源界小組會議上建議:進一步加強碳市場建設,實施減污降碳協同治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持續做實長江大保護。
鄧世民委員在經濟界小組會議上建議:及時出臺湖北省人工智能發展指導意見,探索人工智能與人類協作方式,充分發揮AI在提高工作效率和解決復雜問題方面的優勢,同時保護和創造就業機會,實現人機和諧發展局面。
朱萬奎委員在農業界小組會議上建議:擴大有效投資,以政府投資帶動社會投資;用科技創新賦能,適當增加知識價值的分配比例;深化要素改革,資產變資本,產權變股權,通過金融創新,撬動社會資本;加強供應鏈平臺建設,實現農資集中采購、農業產品抵押和農業品牌整合。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在省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閉幕會上的講話
下一篇:
李殿勛參加省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襄陽代表團審議 準確把握新的發展方位 堅持以創新的思維 用改革的辦法靠務實的作風努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咸寧網訊記者?姜明助、見博報道:20日上午,全市科技創新大會在咸寧會議中心舉行。咸寧要牢牢把握光谷科創大走廊建設及武漢城...
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營造良好國際環境。
洪昕林代表建議,大力支持赤壁創建國家級中試產業創新基地,探索縣級城市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作為基層職業教...
咸寧高新區8個億元以上項目集中簽約孟祥偉王遠鶴見證簽約咸寧網訊記者?吳文謹報道:2月23日上午,咸寧高新區2021年億元以上...
據了解,該評選由工信部主導,旨在加強工業遺產保護和利用,傳承“中國工業精神”,促進工業文化產業創新發展。
馬尾江濱幼兒園打造“物聯網+幼兒教育”新模式。馬尾線設三個體驗點,分別為中國·福州物聯網產業創新發展中心、車路協同、馬...
動員企業、社會組織和廣大人民群眾廣泛參與湖北發展,為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3月23日,國家發改委公布《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
咸寧網訊記者姜明助報道:鼓勵建設涉桂高水平技術創新平臺,對認定為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的,將給予500萬元獎勵——3月28日, , ...
鼓勵建設涉桂高水平技術創新平臺,對認定為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的,將給予500萬元獎勵——3月28日, , 《咸寧市“中國桂花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