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網訊 記者丁偉、通訊員胡浩、何秀報道:近日,通城縣五里鎮尖山村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移風易俗宣講活動。
“昔日舊俗太鋪張,攀比之風把錢傷,大操大辦累夠嗆,荒唐!婚喪嫁娶講排場,面子工程累街坊,欠下債務心里慌,瞎忙……”三名村干部在“三句半”演員的帶領下,深入灣組,進行移風易俗宣傳。
宣講人員以朗朗上口的“三句半”表演形式,結合通城方言,將移風易俗倡議書的內容演繹得生動有趣。現場觀眾聽得津津有味,不少村民表示今后將從自己做起,抵制不良風氣,做文明新風的踐行者。
“三句半”里話文明,移風易俗育新風。除五里鎮尖山村外,類似的活動,馬港鎮也舉辦了多場。
“中華美德要發揚,攀比之風不可長,紅事白事講排場,真荒唐;婚喪新風進萬家,移風易俗靠大家,只要大家一條心,傳佳音……”近期,通城縣馬港鎮緊抓春節返鄉重要時間節點,組織青年干部組成宣講小分隊,深入村組、社區開展移風易俗宣講。
宣傳小分隊結合當地語言特點,精心編排臺詞,通過“三句半”小節目,向群眾宣傳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厚養薄葬、孝老愛親等文明風尚和思想觀念,受到群眾好評。
“我們用‘鄉音’傳‘黨音’,把理說清楚講透徹,用潛移默化的方式引導群眾做時代新人,弘揚文明新風,讓文明鄉風落地生根。”馬港鎮干部黎青說。
近年來,通城縣通過常態化開展移風易俗宣講,以及“集體婚禮”“積分超市”“村規民約”等措施,建章立制深入整治高額彩禮、厚葬薄養、大操大辦、鋪張浪費、人情攀比等陳規陋習,探索建立移風易俗長效機制,推動城鄉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通城縣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表示,通城創新移風易俗宣講方式,用極具地域特色、輕松明快、樸實無華的語言宣傳文明新風,讓群眾都能聽得懂、聽得進、記得住。
編輯:hefan
上一篇:
崇陽一臺大戲迎莘莘游子歸
下一篇:
【新春走基層】古鎮勁吹文明風
嚴守耕地紅線,堅決防止非糧化、非農化, 3月23日,通城縣五里鎮組織人員到五里牌社區開展國土衛片圖斑整治行動。
8月31日,通城縣五里鎮五里村7組,湖北翔龍袋業有限公司扶貧車間傳出“噠噠”的機器聲,工人們正忙著生產各種包裝袋。今年,...
11月26日,湖北固德包裝制品有限公司通城縣五里鎮扶貧車間生產現場,一片繁忙景象。■投資建廠,為產業脫貧找出路今年,五里...
下一步,五里鎮將繼續加大排查力度,對鎮域內“活人墓”、違規祭祀等有關現象保持高壓態勢,樹立鎮村喪葬新風尚。
咸寧網訊通訊員李索報道:近日,中央文明委評定公布了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名單,通城縣五里鎮尖山村榜上有...
咸寧網訊記者朱亞平報道:白磚青瓦馬頭墻,綠水青山蔚藍天,這不是皖南村落的景致,而是通城縣五里鎮左港村善緣谷風景區的畫...
五里鎮尖山村曾是通城縣一個不起眼的村莊,自開展“共同締造”活動以來,一年時間不到,村里越來越美,人民生活也越來越幸福...
湖光山色,小橋流水,初冬的善緣谷如一幅寫意山水畫,沉淀著濃厚的“孝善文化”氣息。同時,為推動村級產業發展,該村積極發...
湖北省通城縣五里鎮左港村。該村曾是通城縣重點貧困村,共有9個村民小組, 708戶3898人,貧困人口233戶749人,人均耕地面積不...
為塘湖鎮黃袍中學、大堝完小、雋水鎮油坊小學、北港鎮豐衣小學、五里鎮灣頭小學提供了242200元助學助教,總計5974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