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市委副書記、市長楊軍到通城縣調研抗旱減災和鄉村振興工作。
塘湖鎮塘湖社區農戶正在抽水灌溉中稻,楊軍徑直上前關切詢問:“老鄉,水夠不夠用?”
“中稻足夠?!钡玫睫r戶肯定回答后,楊軍順著田埂深入,放眼望去,盡是飽滿稻穗壓彎了腰,他拾起谷粒,只見顆顆飽滿,豐收在望。
楊軍隨即問起晚稻生長情況,并來到關刀鎮關刀村實地走訪,只見田邊泵站馬力全開,汩汩清水流入稻田,晚稻同樣長勢喜人。
楊軍指出,抗旱工作是保秋收的頭等大事,要立足抗大旱、抗長旱,做到因時因需、精準科學調度,全面保障人畜飲水和農業生產用水,以糧食大豐收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要統籌考慮水源配置及預期來水情況,摸清家底、掌握水量,將農業生產灌溉需求細化到鎮、村、田畝,做到集約用水、精準用水。
楊軍還調研了紅色荻田種養殖專業合作社。他強調,要立足長遠,遵循市場規律,引入市場機制,調節企業、合作社和農民三方利益,真正把聯農帶農機制健全、建實、見成效。將千家萬戶的“小舢板”組成“聯合艦隊”,降低市場波動對農民收益的影響,確保農民增收,實現可持續發展。
在隨后召開的座談會上,楊軍聽取了通城縣鄉村振興工作情況匯報。
楊軍強調,要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看待考核評估反饋問題整改工作,以問題整改為契機,切實轉變形象,促進工作提升,確保取得實效,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要注重系統思維、統籌推進,全面徹底抓整改,加強協調配合、提升整改質量,準確把握“遠與近”“增與減”“扶與干”“幫與帶”等辯證關系,加強產業扶持力度,完善聯農帶農機制。要立足“想深刻、干明白、說清楚”,全面激發廣大干部的自覺性、主動性、創造性,順應規律、實事求是,嚴明紀律作風,聚焦工作重點,壓實各方責任,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積極探索鄉村振興通城模式。
副市長劉復興參加調研。(吳文謹)
編輯:hushaopeng
上一篇:
楊軍主持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扎實做好民生保障?牢牢守住糧食安全
下一篇:
楊軍開展入戶走訪宣傳創文?共同締造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
9月9日,在咸安區汀泗橋鎮大橋村5組,收割機正在稻田里收割中稻。為保障中稻收割,目前咸安區已經組織40余臺機械投入秋收生產。
楊軍在通城調研時要求加強產業扶持力度完善聯農帶農機制咸寧網訊記者吳文謹報道:8月22日,市委副書記、市長楊軍到通城縣調研...
受前期強降雨影響,嘉魚縣渡普鎮部分農田遭受洪澇災害。據了解,截至7月15日,嘉魚縣渡普鎮農作物受災面積3401公頃,絕收面積...
咸寧網訊特約記者胡劍芳、李星報道:7月15日下午,咸安區汀泗橋鎮古塘村西湖垸內綠油油的稻田上,旋耕機轟隆隆轉來轉去,將秧...
目前正值中稻“孕穗期”,也是稻縱卷葉螟、稻飛虱、蚊枯病等病蟲害發生的高峰期,區農業農村局植保站調配植保無人機,噴灑生...
咸寧網訊全媒體記者鄒輝報道:6月2日,市委常委、崇陽縣委書記杭鶯深入石城鎮、沙坪鎮、肖嶺鄉調研督導疫情防控、糧食生產、鄉...
4月12日,春光明媚,氣溫高升,咸安區雙溪橋鎮峽山村馬龍畈30畝集中育秧基地已掀開薄膜,讓秧苗自然生長。
計劃今年種植雙季稻3.9萬畝,比去年擴大1萬畝。
4組村民趙恢加今年種了6畝中稻,新裝了電表后,就能用電抽水灌溉,不僅緩解了旱情,還大大降低了抽水成本。
4組村民趙恢加今年種了6畝中稻,新裝了電表后,就能用電抽水灌溉,不僅緩解了旱情,還大大降低了抽水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