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濟南5月31日電??題:沂蒙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的蝶變之路
新華社記者栗建昌、楊文、王越
逶迤八百里沂蒙,巍巍七十二崮。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沂蒙革命老區先后建立了濱海、魯中、魯南革命根據地。沂蒙根據地多達120多萬人民擁軍支前,10萬多名英烈血灑疆場。
從城市崛起到美麗鄉村,從現代物流到直播電商,曾經的連片扶貧重點地區沂蒙革命老區,走出了一條高質量發展的蝶變之路。
“直播之城”:老區新名片
初夏時節,沂河水闊潮平,沿河公園風光旖旎,兩岸高樓鱗次櫛比。
精心嚴選貨品、拍攝預熱短片……5月27日,在山東臨沂蘭山區臨谷電商科技創新孵化園內,主播王丹丹忙著籌備直播專場活動。這個直播團隊在快手平臺有1600多萬粉絲,對接200多家供應鏈企業。記者了解到,隨著物流恢復,直播團隊又忙碌起來。
近年來,臨沂抓住直播電商發展機遇,致力于打造中國北方最大的短視頻直播電商基地,目前建成電商產業園44處,有電商直接從業者18萬人。
5月17日,在臨沂跨境電商直播基地,主播在直播帶貨。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 攝
臨沂現建成覆蓋全國2000多個城市的信息平臺,2000多條物流線路輻射全國所有縣級以上城市,物流成本比全國平均水平低20%-30%。現有物流園區38個,從業人員近1萬人。
當前,臨沂物流業正與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在蘭山區義堂鎮,占地205畝的智慧云倉項目建設如火如荼。新明輝商城總經理助理侯憲峰說,利用人工智能等技術,智慧云倉自動化率將超90%,每天可處理電商訂單10萬單以上,日吞吐量達5000噸。
穿行在臨沂大街小巷,直播小鎮、直播孵化基地等標識隨處可見。“直播之城”,成為臨沂的閃亮新名片。
在臨沂商谷羅濱遜智慧物流園1號云倉,工作人員在貨架上取貨物(2020年11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 攝
融入長三角:老區正“起勢”
臨沂蘭陵縣代村農企園里,一輛輛貨車排列等候。“農企園是村里農產品精深加工項目,規模化、標準化種植的蔬菜,將送到長三角地區百姓餐桌上。”代村黨委書記王傳喜說。
蘭陵縣有上百萬人口,全縣種植120萬畝蔬菜,其中60%直供長三角大型市場、商超,成為長三角地區的“菜籃子”。
在上海打拼20多年的蘭陵人左大江介紹,蘭陵有不少“菜二代”,改革開放初期,就有父輩來到上海賣菜、創業。如今,左大江在上海開了30多家連鎖超市。
蘭陵縣還有30多萬人在長三角地區工作。得益于相關政策,這個傳統農業大縣正加速融入長三角地區。
5月18日,在臨沂市蘭陵縣代村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園,工作人員在打理蝴蝶蘭。新華社記者郭緒雷攝
近年來,臨沂及時了解長三角地區的農產品需求變化,鼓勵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和融合發展。臨沂市委書記任剛說,臨沂與長三角20多個中心城市具備區域合作基礎,融入長三角,可為鄉村振興打開巨大市場空間。
2020年,臨沂提出全力打造長三角中心城市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休閑旅游“后花園”、產業轉移“大后方”。蒼山蔬菜、蒙陰蜜桃、沂南肉鴨……一個個品牌從沂蒙山區走向長三角地區。目前,臨沂共打造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210家;推出精品旅游線路,去年接待長三角地區游客492.6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54.18億元。截至2021年底,臨沂在建的長三角地區招商引資項目388個,到位資金492.2億元,占全市引資總量的35.1%。
主動對接長三角,老區正全面起勢。
連接中外:老區新動能
眼下,正是臨沂莒南縣坪上鎮厲家寨村櫻桃收獲的季節。村黨支部書記厲明聰說,以前外地客商想來考察貨源,一聽說去村里就不愿意了。
2019年11月,日蘭高鐵開通,沂蒙革命老區首次接入全國高鐵網,不僅改善了沿線人民的出行條件,也深刻影響了老區的發展格局。“現在外地游客下了高鐵,可以直接進櫻桃園。”厲明聰說。
目前,臨沂已開通至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德國等多條中歐班列,商品出口到62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
東西部地區協作也得到加強。比如,平邑縣發展金銀花產業,初步形成“良種選育、推廣種植、干花購銷、藥品食品研發生產”的全產業鏈企業,先后在甘肅、新疆等地推廣種植金銀花20多萬畝。
5月22日,在臨沂市平邑縣鄭城鎮,村民在采摘金銀花。新華社記者郭緒雷攝
各種變革在沂蒙深處悄然展開。沂水縣大力推進殯葬改革,解決厚葬之弊,免費殯葬全面推開。文明新風,讓美麗鄉村“既有面子,也有里子”。
今日沂蒙老區,更綠更富更美。
編輯:hushaopeng
上一篇: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偉大變革|人退魚鳥歸——新濟洲的蝶變
下一篇: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我們的新時代丨貴州農村里來了“年輕管家”
題:沂蒙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的蝶變之路新華社記者栗建昌、楊文、王越逶迤八百里沂蒙,巍巍七十二崮。今日沂蒙老區,更綠更富更...
”ABB集團高級副總裁、中國總裁張志強說,從ABB廈門工業中心落成到上海機器人超級工廠動工,從開放創新中心到未來實驗室, AB...
在人工智能的發展過程中,有一種聲音始終伴隨:人工智能會讓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輕人失業嗎?在更隱形的層面,人工智能對高技能...
29日,北京大學健康醫療大數據國家研究院與愛思唯爾等機構在“中國醫院協會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管理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專題學...
本報記者李正日前發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發展...
“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信息收集,處理,加工,傳輸等技術的飛速發展及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的滲透,引領著人類社會進入信息化時...
人工智能系統需要感知的信息主要來源于其視覺、聽覺、觸覺,而嗅覺也是很有價值的方向,目前已經有科研人員在研究氣味傳感器...
16日,第十六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文博會)首次以“云上文博會”的形式在線上開幕。本屆文博會將利用5G...
訪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杜蘭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G20峰會第一階段會議上指出,疫情激發了5G、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
核心閱讀人工智能是引領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正在深刻改變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韓國政府力爭到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