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焦姣 特約記者 孔帆升
在通山縣通羊鎮南門社區圣廟小區圣廟巷6號,有一座紅色的廟宇,名曰圣廟。
5月29日,記者慕名來到圣廟。只見圣廟正門欞星門由大理石柱石條砌成,尤顯莊重大方。第二進大成門由喬木而構,紅漆襯出氣派輝煌之勢。幾分古老幾分莊嚴,讓人肅然起敬。
據志書記載,圣廟始建于北宋慶歷四年(公元1044年),且依地勢而成,落差近10米,經歷朝擴建后頗具規模。更具歷史意義的是,這也是通山縣工農政府委員會的建立之地。通山縣工農政府委員會是中國共產黨在土地革命斗爭中建立的全國首批縣級紅色政權之一。
那是一段讓人難以忘懷的崢嶸歲月:
1925年6月,中共鎮南中學黨支部在通山成立,這是鄂南第一個黨組織,第一批共有10名共產黨員。他們創辦學校,教習武藝,宣傳黨的思想,成立農協會,組建農軍自衛隊,很快就發展到1000人。在黨的組織發動下,他們高舉反帝反封大旗,聲援北伐,嚴懲土豪劣紳。
革命熱情一經點燃,迅速成為燎原之勢。
據史料記載,1927年8月30日清晨,各路農軍三面匯集縣城,附近數干農民也手持大刀、長矛,肩背鋤頭、長角前來助陣,把只有半邊街的通山縣城圍得水泄不通,通山秋收暴動正式打響。
黨組織骨干夏桂林、葉金波,率六路人馬,你呼我應,幾路并擊,鐵流一樣涌向城關。一時,佯作槍炮聲的鞭炮聲大作,手纏紅袖章腰系紅腰帶的農民軍殺聲震天,刀光火影,旌旗獵獵。
為減少攻城造成的傷亡,夏桂林派弓弩手將勸降書射進反動派官邸。守城頭目何雄飛早被嚇懵了,他膽戰心驚,一邊布置暗哨,一邊開門假意談判。在周旋中發生了槍戰,何雄飛被當場擊斃。農軍成功攻入縣城,紅旗插上了城頭。
8月31日,上百名代表在圣廟里召開大會,選舉了工農政府委員會。
圣廟內部,右側偏房的墻上掛了塊“彭德懷舊居”的牌子。1930年,彭德懷元帥曾經在這里戰斗和生活過一段時間。
那年6月23日,彭德懷率領紅三軍團進駐通山縣城,軍團指揮部設在城內圣廟。6月25至30日,紅三軍團前敵委員在圣廟先后召開了前敵委員會會議,會議由總指揮彭德懷主持,主要是討論攻打崇陽、長沙和鞏固鄂東南根據地等問題。
會后,紅三軍團在彭德懷等人的領導下,正確估計敵我雙方的力量,從通山、咸寧等地出發,橫掃鄂東南的反動勢力,在鞏固后方的同時,捕捉戰機,揮師南下取岳陽、克長沙,開創了中國工農紅軍奪取大城市勝利的先河,在我軍的歷史上留下光輝的一頁。
1992年,圣廟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被列為縣黨史宣傳教育基地。
時光如斯,然精神長存。每年清明、七一、十一等節日,來圣廟參觀瞻仰者總是絡繹不絕,他們追憶先輩的英雄事跡,激發前進的動力,去建設現代化的家園和現代化的祖國。
編輯:yangweijie
上一篇:
下一篇:
走進咸寧紅色教育基地⑨ 陳壽昌:沖鋒陷陣在一線
去年以來,市委主要領導多次強調,咸寧要走特色發展、綠色發展之路。彭德懷、羅榮桓、李先念、黃克誠、王首道、王震、張體學...
咸寧網訊特約記者徐大發、通訊員阮長興報道:近日,通山縣首屆“毛鋪杯.我的健康運動”有獎征文頒獎典禮在縣圖書館舉行,征文...
未來,農發行將繼續扎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全力服務鄉村振興等國家重大戰略實施,立足政策性銀行“當先導...
咸寧網訊特約記者徐大發、通訊員阮金華、朱凌云報道:近日,通山縣第二屆“豐收杯”中國象棋大賽在該縣圖書館舉辦。據悉,本...
咸寧網訊通訊員宋成琳報道:今年來,通山縣紀委監委堅持以黨內監督為主導,不斷創新機制,扎實推進融合監督,促進了各類監督...
咸寧網訊特約記者徐大發、通訊員汪延煜報道:10月23日,在重陽佳節即將來臨之時,通山縣教育局組織離退休干部召開“九九重陽”...
咸寧網訊特約記者徐大發、通訊員鄭安國報道:9月21日,通山縣一部關于脫貧攻堅故事的微電影《暖陽》正式發布,受眾可以通過網...
咸寧網訊通訊員張遠杰、陳才添、汪延煜報道:“要是沒有通山縣鎮南中學黨員送教小組周國慶老師的精心輔導,我這名剛入職的數學...
“生態、旅游、文化資源應有盡有,通山建設生態文旅新城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而且完全契合自然生態公園城市的理念。“2019年...
在9月3日“超姐”工作室法制講堂進校園的通山縣雙語學校第一堂上,女法官彭超結合實際辦案經歷和初中生心理特點,采取以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