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功偉(又名何斌)英勇就義前寫給父親的遺書(復印件)咸安區檔案館藏
1941年1月,國民黨頑固派制造“皖南事變”,1月20日,時任中共鄂西特委書記的何功偉因叛徒出賣而被捕。在獄中,審訊、說服、威逼利誘無效,國民黨利用其父親去勸降,為阻止父親來勸降,何功偉寫下了一封1100多字的規勸信,信中,何功偉將生死置之度外,浩然正氣充滿字里行間。“然揆諸寧死不屈之義,兒除慷慨就死外,絕無他途可循。為天地存正氣,為個人全人格,成仁取義,此正其時”“而奈兒獻身真理,早具決心,茍義之所在,縱刀鋸斧鉞加諸頸項,父母兄弟環泣于前,此心亦萬不可動,此志亦萬不可移”。“勝利之路,縱極曲折,但終必導入新民主主義新中國之樂園,此則為兒所深信無疑也”。
一、學生的身份,革命家的工作
何功偉,1915年11月出生于咸寧市咸安區桂花鎮中田販村一戶紳士家庭,自小聰慧。小學初中階段,他學習勤奮,各科成績優良,在學校名列前茅,是全面發展的高材生。初中時代的他,想做“愛迪生第二”,立志以科學報國。1933年進入湖北省立武昌高中學習,開始閱讀馬列著作,受到中國共產黨的影響,放棄了做“愛迪生第二”的志向,決心棄文從政,改學政治,投身民族解放斗爭。在1935年12月組織領導武漢70余所高校學生聲援北京“一二·九”學生運動中,何功偉勇往直前,毫不退縮,組織能力、斗爭方法和閱歷得到鍛煉,逐漸成熟了起來。由于何功偉在學生救國運動中的鋒芒,被國民黨反動派視為眼中釘,肉中刺。1936年他離開了武漢,來到了上海。我黨早期的革命理論家、紅色教授錢亦石安排他邊讀書邊擔任全國學聯的工作。1936年8月,在胡喬木的介紹下,何功偉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組織的安排下,他以學生身份作掩護進行革命活動。“七七”事變后,他參加了上海“青年救國服務團”的組織部工作,表現了卓越的組織能力,形成了青救團的核心力量。1937年11月,上海戰局危急,黨決定把一部分骨干轉移到內地去,何功偉任“青年救國服務團內地工作隊”隊長,組織領導100余人的隊伍向內地轉移,圓滿完成了從上海轉移骨干到武漢的重大任務。
二、抗日救國,擔當重任
1937年12月,何功偉被任命為湖北省工委的農委委員。后任“湖北戰時鄉村工作促進會”(簡稱“鄉促會”)秘書。他主持起草了《湖北戰時鄉村工作促進會宣言》,這篇宣言是何功偉根據毛澤東戰略思想和《抗日救國十大綱領》指導原則,結合當時湖北抗戰形勢,以及湖北在全國抗戰中的地位和作用而寫的一篇佳作,它對于指導湖北的抗戰發揮了重大作用。在他的推動下,全省各縣均建立了“鄉促會”,廣大農村掀起了抗日救亡的熱潮。他派遣數支“鄉促會”農村服務隊奔赴全省各地指導工作,主持“鄉促會”人員訓練,訓練班的許多人后來成為我黨在農村工作的骨干。
1938年3月,何功偉任武昌區委書記,到任后,主要完成了三大任務,一是恢復和重建武昌因王明“左”傾路線危害損失的黨組織,積極在工人、學生、教師、婦女中發展黨員。二是在武漢淪陷前,把黨與群眾的骨干有秩序地組織成幾股,有的留在武漢附近或淪陷區打游擊,有的輸送到延安培養,有的開展地下斗爭。三是在在群眾中大力宣傳黨的抗日主張,揭露了國民黨假抗日的真相,擴大了共產黨的影響。年僅23歲的何功偉極力抑制王明在長江局散布的投降主義的論調,堅定不移的維護和貫徹毛澤東的正確路線,大力發動群眾,建立了黨組織,發展和壯大了革命力量,為黨的事業作出了卓越貢獻。
1938年6月,何功偉任中共湖北省委委員,省委派他到鄂南重建黨組織和人民武裝,開辟鄂南抗日游擊根據地。何功偉回到咸寧后,成立了中共鄂南特委,他任特委書記,他抓緊各級黨組織的恢復和發展,積極籌建抗日武裝,組成一支擁有300人的抗日游擊大隊,揭開了鄂南抗日游擊戰爭的序幕。1938年末,國民黨頑固派在鄂南掀起反共高潮,何功偉與其他共產黨員遭通緝,他來到平江與湘鄂贛特委接上關系,繼續領導鄂南抗日游擊斗爭。1939年6月,“平江慘案”發生后,何功偉在鄂南的身份暴露,無奈轉移。
三、英勇不屈,獻身真理
1939年9月至1940年2月,他先后擔任中共湘鄂西區黨委宣傳部長、湘鄂西區黨委書記,他跋山涉水,往來于宜昌、巴東、建始、恩施一線,發展黨的組織。1940年8月,湘鄂西區特委改組為鄂西特委,他任書記。1941年1月,國民黨頑固派制造“皖南事變”,發動第二次反共高潮,因叛徒出賣,他不幸被捕。
在獄中,何功偉始終堅信黨的事業,嚴守黨的秘密,同敵人進行了堅決的斗爭,既經受了嚴刑拷打的考驗,又挫敗了敵人的“勸降”伎倆和“感化”陰謀,嚴辭拒絕了敵人高官厚祿、出國留學等所謂“自首”條件。1941年11月17日,何功偉被國民黨押到恩施方家壩后山五道澗刑場。在臨刑的100余級石板路上,反動派放言只要何功偉回一回頭就不殺他,但遍體鱗傷、拖著沉重腳鐐的他義無反顧,高唱《國際歌》,慷慨就義,時年26歲。何功偉被捕后,周恩來指示黨組織積極設法營救,均未成功。1942年6月7日,在延安八路軍大禮堂舉行了追悼會,中央組織部、中共中央青委挽聯評價“為努力解放事業而遭殺害乃整個民族創痛;堅持革命立場至于殉節是全體青年的楷模。”
編輯:yangweijie
上一篇:
下一篇:
北伐汀泗橋、賀勝橋戰役
咸寧網訊記者朱亞平報道:6月4日,鄂南職業教育集團理事會議在咸寧職業技術學院召開。活動現場,咸寧職院接受了維達力實業(...
1927年8月5日,中共湖北省委就制定了《鄂南農民暴動計劃》。隨后,中共中央又作出《關于兩湖暴動計劃決議案》,決定將兩湖農...
“您對時事熱點的關注程度如何”“您如何評價我國抗擊新冠肺炎疫的舉措”……國慶節當天,鄂南高中高一.班的同學們走上街頭,開...
該校相關負責人表示,鄂南高中教師除認真完成教書育人的本職工作之外,還要關心社會發展動態,熱心公益、播撒愛心,牢固樹立...
通訊員姜綱要報道:7月24日上午, “鄂南高中大講堂(第二講)”在鄂南高中學術報告廳舉行。據了解,近期,該校黨委決定充分依托...
鄂南文化研究中心是2011年3月由湖北省教育廳批準、與湖北科技學院共建的“湖北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心秉...
鄧坤文(市直)你如一群彩蝶從花城路過,從春城飛來輕輕地銜來了彩色的花為鄂南的天空抹了一層彩妝高原的一脈山水哺育了七彩的...
冬雨蕭蕭,寒風瑟瑟,擋不住送教下鄉的熱情。此次送教活動,為城鄉教師之間搭建了互動交流的平臺,有效促進了教育公平,推動...
咸寧網訊記者焦姣、通訊員余茹報道:8日,走進鄂南高級中學,每個課桌椅依次編號,鄂高學子人手一個專屬號碼,配上新課桌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