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嘉 通訊員 楊帆 楊偉民
4月25日,暮春時節的通城塘湖紅色小鎮,山青水綠,鳥語花香,處處生機勃勃。
在元帥廣場上,嘉魚縣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18名黨員干部職工,莊嚴肅穆地站立在羅榮桓元帥雕像前,深切緬懷老一輩革命家的豐功偉績。
“我們懷著對革命先輩的無限敬仰之情來到這里,現場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牢記初心使命,傳承紅色基因,從而更加堅定地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嘉魚縣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主任章峰說。
在通城秋收暴動紀念館前大型文化石上,鐫刻著毛澤東撰寫的《七律·吊羅榮桓同志》。赤壁市應急管理局30余名黨員干部正在駐足聆聽講解員的深情講解。
站在廣場上,仰望元帥雕像,一襲長衫,意氣風發,步履堅定。
矗立在元帥廣場的這座雕像,就是羅榮桓當年奔赴通城參與領導鄂南秋收暴動的真實寫照。
1927年7月,時年25歲、正在武昌中山大學理學院讀書的羅榮桓,剛剛轉為共產黨員不久,便受命派往通城組織開展鄂南秋收暴動。
走進通城秋收暴動紀念館,“八·二○”暴動人物群雕映入眼簾,生動地再現了羅榮桓等人領導鄂南秋收暴動時的一幕幕場景——
大革命失敗以后,白色恐怖、腥風血雨籠罩全國。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及時向全黨和全國人民指明了斗爭方向。
八七會議后,根據中共湖北省委的指示,通城縣委立即作出部署,堅持秘密開展農民運動,組織農民武裝,尋求機會展開新的革命斗爭。
此前,因汪精衛發動了“七·一五”反革命事變,通城縣委正在籌劃如何實施武裝暴動奪取政權,羅榮桓的到來恰如黑夜盼來了指路明燈。
羅榮桓到達通城后,以省農協特派員名義,在短時間內把原農民自衛軍組織起來,進行訓練,又從農民自衛軍中挑選300名精壯的農軍骨干,配備200多支槍,組建具有戰斗力的農民自衛軍。
通城農軍第一次攻城失敗后,羅榮桓等人并沒氣餒,進一步組織農民自衛軍以中隊為單位,打造梭鏢、大刀、土槍等武器,加強操練,為下一次智取通城做好準備。
通過王武揚、譚梓生的密切配合,羅榮桓、趙世當、汪玉棠把藏在城內、從夏軍姚團手里奪來的400多支槍、100多箱子彈順利運出城外,壯大武裝了農軍。
1927年8月20日,羅榮桓、王武揚、趙世當、葉重開、黃云岸等領導通城、崇陽農軍智取通城縣城,繳獲步槍200余枝,子彈10余擔,一舉將紅旗插上了通城城頭。
當天下午,王武揚在縣城主持召開萬人大會,宣布成立通(城)崇(陽)農民自衛軍,羅榮桓擔任自衛軍黨代表,代表黨領導這支正規的農民武裝,選舉產生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第一個縣級紅色政權——通城縣勞農政府,領導全縣開展打土豪、分田地、減租減息等土地革命運動。
由于國民黨大部隊前來鎮壓,為了保存革命力量,羅榮桓和中共通城縣委決定向江西修水轉移,參加毛澤東同志領導的秋收起義。
建于2018年的通城秋收暴動紀念館,占地面積50畝,主要有元帥廣場、元帥鑄銅塑像和紀念館。館內有豐富的原始文獻資料、歷史照片和革命文物,系統全面展示了自1925年到解放戰爭幾十年間,通城縣革命斗爭的光輝歷史。
睹物思人,如今50萬通城兒女在革命先輩精神的激勵下,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正意氣風發奔跑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康莊大道上!
編輯:yangweijie
上一篇:
下一篇:
雷鋒式的好干部:李伯照
2018年7月,通城與湖南城陵磯新港締結友好縣區,建立口岸、內陸進出口貿易直通機制,縣內企業全面享受該港優惠政策,通城企業...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李嘉通訊員楊帆楊偉民藥姑山脈連綿起伏,山腳良田一片新綠,村莊房屋錯落有致,道路交通寬闊暢達……4月27...
12日至13日,通城代表團集中審議了政府工作報告。要推進高質量發展,重點實施“三個四”(中藥、電子信息、涂附磨具、云母四...
通城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城發集團的改革發展,專門成立督導小組常駐城發集團推進改革工作,一批國有資產得到劃轉,一批違規聘...
核心閱讀五年來,通城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企業由6家增至22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由1家增至7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由9...
核心閱讀:按照市委、市政府“十四五期間,力爭每個縣(市)均有百億級產業集群”的要求,通城縣謀劃用三至五年的時間打造一...
按照市委推進高質量發展“六大”活動部署要求,圍繞“內陸地區探索發展外向型經濟”新課題,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形成《以外向...
10月6日晚,由通城農商行、東莞通城商會、通城青年創業協會共同舉辦的通城首屆青年創業公益晚會在通城康悅酒店舉行。”通城農...
咸寧網訊記者周萱、通訊員陳人晴報道:9月3日是抗戰勝利紀念日,市委宣傳部組織開展愛國主義影片優惠觀影活動,咸寧人半價看...
咸寧網訊通訊員付鵬圖報道:8月22日下午, 50多名在杭通城老鄉齊聚影城,觀看近日熱映電影《八佰》。“在我們那兒,老一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