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根據市委、市政府關于《咸寧市建設“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工作方案》要求,咸寧日報編輯部自即日起與市科協聯合推出“‘科創中國’建設的咸寧實踐”系列報道,展示各地各部門促進科技經濟融合發展取得的階段性成果,著力營造人人參與“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建設、個個支持“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建設的濃厚氛圍。
咸寧網訊 記者柯常智、通訊員余冬林、金星報道:“目前,我校已通過‘一村多名大學生計劃’,為咸寧市905個行政村定向培養了1572名大學生?!?月25日,咸寧職業技術學院鄉村振興學院院長李波告訴記者,在已畢業的2017、2018級學員中,先后有270余人進入村級“兩委”班子,成為鄉村基層治理的中堅力量;260余人運用所學知識領頭創辦農村專業合作社,或依托自身已有的產業、項目和基地,推動企業做大做強,成了享譽一方的“龍蝦大王”“土雞司令”“蘑菇大王”……
2017年,針對基層干部學歷不高、結構不優、人才短缺情況突出的實際,市委正式啟動市級重點人才項目——“一村多名大學生計劃”,由市委組織部牽頭聯合市財政局、農業農村局、扶貧辦、咸寧職業技術學院等,采用“地招校培、定向培養”模式,面向45周歲以下具有高中或中專學歷的農民,通過單獨招錄和全日制大專學歷教育,為全市905個行政村定向培養2000名“懂技術、留得住、用得上、能致富”的農村基層組織接班人、脫貧致富帶頭人、電商創業合伙人。
為確保學生“招得來、育得好、用得上、回得去”,我市本著“校地聯動、定向培養、多元協同、終身服務”的原則,積極構建“市縣鎮村”四級聯動的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協調機制,按照3:5:2的比例,由市縣財政、培養院校分擔每生每年4500元培養費用,并采取“單獨計劃,單獨考試,擇優錄取”的辦法,與學生簽訂畢業后回鄉村服務不少于5年的培訓協議。
一方面將課堂搬到“中國美麗鄉村新樣板、國家鄉村公園、現代農業示范區、美麗鄉村建設示范村”等農村基層,激發振興鄉村的使命擔當,厚植興農富民的家國情懷;一方面把“大國工匠、全國勞動模范”請進校園,面對面宣講“工匠精神”和“勞模精神”,把“田秀才、土專家”請到實訓基地,手把手傳授技術絕活,培養學生的“農匠”精神,增強振興“三農”經濟的責任感。
2019級現代農業技術專業學員盧曉芳,是一名85后女青年,她一邊參加學習,一邊利用所學知識,在自己承包的1000余畝荒山上開展林下養雞,興建特色火烤魚、豆腐泡、干筍、干菜、傳統手工油面等食品加工廠,吸收123戶貧困戶就業,實現戶均增收1萬元以上,成為帶富一方的領頭雁。
“職業教育不進村,鄉村難振興?!毕虒幝殬I技術學院黨委書記王繼成說,如今,該校“一村多名大學生計劃”形成的辦學經驗,作為我市推進“科創中國”建設的成功范例,不僅在全省推廣,而且先后在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50強交流會、全國高素質農民培養推進大會上作了典型交流,該校也因此榮獲2020年度湖北省事業單位脫貧攻堅專項獎勵記大功集體。
編輯:hushaopeng
上一篇:
下一篇:
通山縣枇杷協會發揮科技示范帶動作用 推動枇杷產業提檔升級
咸寧網訊記者朱亞平、通訊員華先宙報道:25日至26日,在咸寧職業技術學院的大學生活動中心,該院召開第三屆教職工代表大會暨工...
咸寧網訊通訊員鄧曉報道:3月8日,為慶?!叭恕眿D女節,豐富女職工的文體生活,展現女職工精神風貌,咸寧職業技術學院開展以...
咸寧網訊記者馬麗、通訊員龔斌安報道:近日,咸寧市職業技術學院召開第一次代表大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咸寧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
咸寧網訊記者?姜明助、通訊員?鄭紅霞、趙流男報道:8月31日,市監察委員會駐咸寧職業技術學院監察專員辦公室授牌儀式舉行。...
咸寧網訊記者陳希子、通訊員羅睿報道:“同學們,我們來學習一首英文歌曲?!苯眨虒幝殬I技術學院外國語學院師生一行,做好...
支援高校與受援高校將在充分協商基礎上,明確幫扶工作目標和具體措施,建立起共享就業崗位信息、共同開拓就業渠道、共同加強...
咸寧網訊通訊員楊華報道:6月25日,在咸寧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五樓,一場捐書儀式隆重舉行。捐書旨在豐富本市文化單位藏書內容...
不僅如此,該校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納入必修課程,實行學分制管理,并通過一月一次的心理主題班會,團體輔導活動以及心...
專訪咸寧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蘭希園用赤誠“匠心”把講臺融進車間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查生輝王恬通訊員張恩和他是學生眼中的金...
咸寧網訊記者朱亞平、通訊員華先宙、楊莉報道:20日,在咸寧職業技術學院科學會堂內,一場黨史學習教育專題報告會隆重舉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