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鏡頭】??
光明日報記者 任鵬 顏維琦
“一大、二大、四大都在上海,你們知道‘三大’在哪里嗎?說到廣東,你們又會想到什么呢?”今年7月5日,作為“一個都不能少——長卷尋寶”扶貧成就公益傳播活動的“寶藏守護者”,B站(視頻平臺嗶哩嗶哩)人氣UP主(上傳視頻者)涼風kaze在個人主頁上貼出了神秘寶藏圖。一段輕松活潑的語言,幾幅國風味兒十足的插畫,7個小時內便獲得到了將近200萬的瀏覽量。
據不完全統計,長卷尋寶活動7月2日上線后,截至7月27日,活動已登陸60余家海內外網站,全網已吸引超過1.6億人次瀏覽關注。B站總瀏覽量已達8100萬人次,其中640余萬網友參與H5互動尋寶游戲,主流媒體及商業平臺相關話題和文章閱讀量達8000余萬,成了名副其實的網絡正能量爆款。
長卷尋寶活動由中共上海市委對外宣傳辦公室(以下簡稱“上海市委外宣辦”)歷時半年策劃,與立足上海的青年插畫團隊聚變工作室及Z世代傳播平臺嗶哩嗶哩(B站)合作,用24幅國風插畫及動態視頻,描繪56個民族的美好生活,100個精心設計的知識彩蛋埋在B站H5互動游戲中,由頭部UP主擔任“寶藏守護者”,引領青年網民尋找知識“寶藏”。其中涵蓋了習近平總書記扶貧足跡、全國扶貧楷模事跡、中國共產黨百年歷程中的閃光點、中華民族知識、中國的名山大川及地標風貌。
“Z世代”又稱“網絡世代”,主要指1995年后互聯網蓬勃發展的20年間出生的人群,在中國的人數接近3億。為了在Z世代社交平臺上獲得年輕網友的理解和喜愛,上海市委外宣辦引入B站的流量資源,并為適配24幅插畫精選了24位UP主,總粉絲數近9000萬,同時用新型融媒體產品形成“好看有趣、可賞可玩、平等對話、親切溫暖”的網生代傳播場景和敘事話語。
除了精準的定位和新鮮的立意,長卷的畫風也得到了Z世代人群的認可,被網友喻為“新千里江山圖”。繪制長卷尋寶的插畫師來自上海青年創業團隊——聚變工作室,均為活躍在微博、抖音、B站等主流社交平臺的頭部內容創作者,他們也都是Z世代年輕人。主創插畫師李天植介紹,這次長卷插畫取法中國古典長卷《清明上河圖》,再結合傳統水墨畫散點透視與現代美術3D立體視角,運用當下國際插畫界流行的筆觸,來描摹祖國的綠水青山和各民族人民的生活情態。
通過這次創作,李天植對于如何講好中國故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95后是在中國‘強起來’的過程中長大的一群人,對國家有著不遜于前人的熱愛和自信。”李天植說,講一千次、一萬次中國故事,主角都應該是中國人民,“這是我們真正有別于西方敘事的中國話語”。
在24位“寶藏守護者”中,還有兩位外籍的B站UP主。其中,來自以色列的高佑思是個90后,在中國已經生活工作超過12年。4年前由他聯合創辦的歪果仁研究協會,開始用短視頻、視頻直播的方式講述中國故事,幫助全球Z世代青年增長知識、增進了解,至今已獲得超過1億的全球粉絲。
此次長卷尋寶活動的另一大亮點就是創新了傳播模式,通過個性化分享,中國故事獲得了國內外同頻共振的機會。如上海外國語大學的青年學生,就在參與長卷尋寶活動的過程中,運用其中一幅插畫去回應了國際問答社區的熱門問題——“你印象里的中國和真實的中國有何不同”,以獨特方式告訴國際網友什么是真正的中國。
“通過這次為Z世代定制活動的探索,我們深切感受到中國故事的講述和傳播,可以進一步‘破圈’。”上海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上海市委外宣辦主任胡勁軍說,“中國故事可以用宏大系統全面的敘事方式,也可以用個體感受、互動游戲、身邊社交等方式講述。中國故事的講述,主流媒體可以發揮重要作用,中國新時代的青年人在國際平臺上和國際青年之間的‘對唱應和’,也能收到獨特的效果。”
《光明日報》( 2021年08月30日?05版)
編輯:yangweijie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國為什么能創造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新道路
《漢代墓葬藝術》(法)謝閣蘭等著?內容簡介:此書是有關早期中國漢代墓葬藝術研究的一部重要作品,尤其可貴的是,這乃是一個世...
咸寧網訊通訊員張沖報道:近日,赤壁紅色作家、詩人余瑋創作的《庚子國殤百詩》,由著名書法家徐宜勝用行楷的形式完成近0.6米...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劉會文)近日,我市著名畫家毛才奇在美國耗時7個月創作完成了一幅鋼筆畫長卷《永恒的悲壯》。據...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劉會文今年4月,我市著名畫家毛才奇在美國耗時1年,創作完成了一幅鋼筆畫長卷《永恒的悲壯》,此畫長13米...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陳希子通訊員張丹近日,市書法家協會的成員們,集體創作20米“勇斗疫魔,大愛無疆”書法長卷,表達對云南...
徐海?新中國成立以來,中華民族一掃近代以來積貧積弱、任人欺壓和宰割的局面,國家贏得獨立,經濟社會獲得發展,人民生活日...
題:聆聽“好記者”的“好故事”——寫在第二十一個記者節到來之際新華社記者白瀛、何凡牢記初心使命,奔赴新聞現場,見證時代...
10月1日至8日,央視新聞新媒體推出大型主題報道《坐著高鐵看中國》,全景式展示“十三五”規劃成就和中國之美。戳視頻↑↑↑...
作者:馮凌宇(中央民族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副教授)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就加強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進行了第三十次集體學習。...
疫情來襲時,我們是千萬“逆行者”中的一員9月28日,記者重返武漢,再次抱起“小石榴”洪水奔涌時,我們奮戰在抗洪一線脫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