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太行山深處的河北省內丘縣侯家莊鄉崗底村蘋果生產基地,3500畝蘋果園遍布山坡。進入了蘋果疏果期,家家戶戶都在果園忙碌。
崗底村民梁山林和老伴吃過早飯,也早早進了果園,一把果樹剪、一架移動梯,一忙就是一整天。“日子成了歌,唱給咱最親的人;踏上了小康路,感謝黨的恩……”蘋果樹下,梁山林一邊揮動著手中的剪刀,嘴里一邊哼著小曲兒。
這首歌名叫《我有一支歌》,歌中的原型就是梁山林。今年63歲的梁山林,過去因為家里窮,快四十歲了還打著光棍。后來,河北農業大學教授李保國帶著現代農業技術,來到崗底村扶貧,專門找到梁山林家,拉著他一起種果樹。
“種好蘋果,有了錢,蓋房子、娶媳婦都沒問題?!痹诶畋墓膭詈褪职咽种笇拢荷搅制鹪缲澓?,天天泡在果園里。6畝多果園、400多棵蘋果樹,128道工序一道不落。悉心管護十多年,梁山林娶了媳婦、蓋了新房、買了轎車。
蘋果不僅改變了梁山林的生活,還富了崗底村。這些年,崗底村從1984年人均收入80元的窮山莊,變成如今人均收入4.5萬元的富裕村。去年秋天,蘋果又紅了,梁山林找到崗底村黨總支書記楊雙牛,“你讓人給咱村寫了4首歌,都好聽著呢,啥時候也唱唱俺?”楊雙牛隨即答應了下來。于是,以他的故事為原型創作的《我有一支歌》誕生了。
“一支心中的歌,唱成了圓夢的曲兒……”李保國教授曾經為崗底村量身定做的128道蘋果種植工序,讓種植有了標準,果品質量有了保障,崗底人依靠科技的力量,挑起了“金扁擔”,把日子過成了“幸福歌”。如今,崗底蘋果生產基地的“富崗”蘋果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
“今年坐果率不低,又是個豐收年!”在崗底村幺兩帕家庭農場里,剛結出的小蘋果還頂著花苞,“一般留中間最大的果兒,其他的都要剪掉。”農場主楊增林和妻子一邊疏果,一邊給記者普及疏果知識。
楊增林的幺兩帕農場是崗底村最大的果園,50畝果園里,種了1000多棵蘋果樹和一些板栗樹、桃樹。2007年之前,楊增林在外打工,“干過很多工作,錢沒掙回多少,心里總是不安穩?!?007年,楊增林回村承包果園。
“剛回來不懂技術,拉枝、刻芽、疏花、疏果,不少環節做不到位,李保國老師手把手教我?!苯涍^不斷學習,楊增林獲得了“農業技術助理技師”資質,妻子霍建平也同村里其他一百多名果農一起,獲得了“果樹工”證書,成為種蘋果的“職業農民”。
依靠科技的力量,楊增林的果園從頭幾年果樹小、掛果少,整個果園只能套四五萬只袋,逐漸增長到現在能套二十萬袋,年收入20多萬元?!坝写謇铩粛彙放频闹?,蘋果不愁賣,上山采摘的游客也越來越多。”楊增林說,“日子忙忙碌碌,咱心里踏踏實實!”
如今,崗底村正著力推動建設178平方公里的太行山生態大花園,以崗底村所在的內丘縣侯家莊鄉為中心,輻射帶動周邊村鎮乃至冀中南太行山地區,建立優質蘋果連鎖基地,發展區域生態經濟,楊雙牛信心十足地說,要讓“太行山區的好風景,變成山區人民的好光景”。(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陳發明 通訊員 翟 麗)
編輯:yangweijie
上一篇:
下一篇: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齊魯大地騰籠換鳥塑造新優勢
8月17日,汪峰的大女兒——汪曼熙(小名:小蘋果),在個人社交平臺上曬出自己與朋友一起跳舞的視頻,就吸引了許多吃瓜群眾的...
新華社蘭州9月8日電?題:在那碧綠的階梯上——“梯田之鄉”甘肅莊浪縣的“三級跳”新華社記者崔翰超、李杰、張欽一階階梯田...
?●策劃:李建文采寫:記者漆兵特約記者周益民幫貧困戶免費安裝光伏設備,堅持到養老院看望慰問孤寡老人,為留守兒童買校服、...
楚天都市報記者戎鈺通訊員李潔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李輝早在去年12月29日,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就感知到了危險信號。作為武漢市...
這部電影著重表現“一役”(即上甘嶺戰役)、“一人”(即綜合多位現實生活中的人物雜糅而成的主人公張忠發)、“一事”(即因交通...
9月16日凌晨,蘋果首次在線上舉辦秋季發布會。Apple Watch Series 6還可監測用戶的心臟,一旦發現心率過高或過低,心率App就...
小說選取的故事是一個十八歲的男孩初次出門遠行所經歷的生活片段,展示了青年成長階段在邁向成人世界時的種種遭遇:理想與現實...
何祚歡做客“抗戰大講堂”。氣焰千萬丈……”在冼星海的《在太行山上》歌聲的鼓舞下,全國民眾的抗戰情緒在武漢全面點燃,也...
巍巍太行,莽莽呂梁。這里,曾是八路軍第一個敵后根據地誕生地,八路軍總部等重要機構長期駐扎在此。在左權縣找尋紅色記憶“此...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薄洞掖摇肥乾F代杰出的散文家朱自清寫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