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記者 戎鈺 通訊員李潔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李輝
早在去年12月29日,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就感知到了危險信號。
當日,第一批7名不明肺炎患者轉入該院。
作為武漢市第一個收治新冠肺炎的定點醫院,以及收治新冠肺炎病人最多的醫院之一,金銀潭醫院被形容為抗擊疫情的“橋頭堡”。它的“戰疫”歷程吸引了全國目光,而該院院長——身患漸凍癥仍堅守一線的張定宇,也成為無數國人心中的英雄。
這2個多月來,金銀潭醫院里發生了什么樣的故事?楚天都市報記者近日專訪該院耐藥病區護士長賈春敏。
以下是她的自述:
懼怕夜幕降臨
我們醫院的故事,三天三夜都說不完。
疫情爆發前,我在金銀潭醫院負責湖北省耐藥定點管理,我帶領的團隊有21人,共負責45個床位。
去年12月29日,醫院工作群里提醒所有人要準備加班。當時我們科室還有很多耐藥患者,院長說我們可以等下一批再騰退。
1月21日,我記得很清楚,那天是我們家吃年飯的日子。最后一個菜還沒上,我就接到醫院的電話,要我趕緊回去清退病區,開始接收新冠肺炎病人。
后來老公告訴我,我走之后,我媽媽把我喜歡吃的菜都夾到我的碗里,看著我空下來的座位,她忽然就哭了起來。
元月以來一直加班,我已經二十來天沒有見過媽媽了,她也是醫務人員,她知道我這一走代表了什么。
對那個夜晚,我印象很深,我們所有人花了3個小時調整病房,一直忙到夜里11點多。23點45分,開始接收病人。
其實那時候外面還是一片欣欣向榮,但我們心里有點慌了,甚至說有點絕望。因為你從來沒有這樣接收過病人:不是2個、3個地來,而是10個、20個地來,最忙的時候上了6個呼吸機。
毫不夸張地說,那段時間我很懼怕夜幕降臨,懼怕聽到外面的救護車聲,懼怕聽到病房的呼吸機報警聲……因為你不知道還會來多少病人,還有多少醫護人員能夠跟進。
我手下所有人都排滿了班,每天4班制輪流,一天能睡4個小時就不錯了。每天干完活兒,大家的衣服都濕透透,有一次看到我的護士褲子都濕了,我說你是尿褲子了嗎?她笑著說是啊。
我以前對90后印象不太好,總覺得他們貪玩,不靠譜,都是嬌寶寶,國家未來想靠他們?靠不住的。但這次,我對他們刮目相看。
在病房里,他們的表現讓我吃驚,每次聽到他們說“病人安全”“呼吸機安全”“血氧安全”,我就特別放心。我問過他們,你們不怕嗎?他們都說:“怕什么,有你在,能搞定。”
我有個護士,原本2月結婚,因為疫情一直堅守崗位。我給她老公打電話說:“你要有一個遲到的新娘了。”她老公說:“沒關系,這是最值得娶的新娘。”后來這個護士跟我說,她不想穿禮服結婚了,要穿防護服。在我眼里,我的護士是最漂亮、最勇敢、最值得娶的女孩子。
為了防護到位,我們團隊都把頭發剪短了,我親自給他們剪,大家笑我剪的是“5塊錢的水平”。我給大家承諾,等疫情結束了,請他們去國廣,剪一個最貴的頭。
金銀潭醫院的每個崗位都是英雄的崗位,正是因為有這些英雄,我們才扛到了援軍的到來。
越虐越強大
身為醫護人員,我們不怕吃苦,不怕沖鋒陷陣,最怕的就是并肩作戰的戰友倒下。
2月2日,我接收了一個患者,是我20年的同事,跟我一起爬過山看過海追過臺風,結果在前線倒下了。
那幾天我的心情非常不好,大家都說:“護士長你的臉都拉到地上了。”
我接受不了同事倒下,包括我們院長。
沒人知道他有漸凍癥,大家都以為他是髖關節做了手術,才會那樣走路。
我記得1月21日騰退完病房后,我去其他樓搬消毒機,接到院長電話,要我趕緊到北7樓碰頭。我一路小跑著回去,結果他從更遠的地方過來,卻比我還先到。
我還有點奇怪,你腿不好,怎么今天走這么快?
說實話,我蠻恨他這個人,因為他脾氣急,經常吼人。有時被他一吼,梨花帶雨流眼淚,他一看又心疼了,說:“又沒說你什么,就是等不了了,讓你快點去辦。”
現在回頭再看,他的急都是有原因的,因為他要追趕時間。他等不了了。
我敢說,金銀潭醫院在這次疫情中的表現,與院長這些年的大練兵絕對有關系。
去年11月,我們做了甲流的轉運演練,包括護士長都要參加考試。所以這次疫情爆發時,我們根本不需要再去適應轉運途徑。
包括ECMO,我看有人說,一家醫院有5臺ECMO就算了不起。這太小看我們了,我們50臺都有了。
張院長這些年都是走病人通道上班,他說只有去院長看不到的地方,才能發現問題。他也知道,走職工通道,看到的都是漂漂亮亮、開開心心,確實有很多領導止步于此。但他不,他尊重專業,也聽得進意見,不會只站在高處插著腰指指點點。
為什么你能接受有一個人來吼你,因為你被他的能力征服了,不然我不可能接受。院長這些年無數次虐我們,換來的是我們越來越強大,什么都不怕。
兩個干巴巴的蘋果
最難熬的,是援軍還沒來的那段日子。
每個醫護人員都拼盡了全力,搶救病人時心肺復蘇不停按,一個人按累了換一個人接著按,希望能出現奇跡。
有一位80歲的老爺爺,住院時非常樂觀,每天都會和我們說謝謝,說一定要治好回家,因為有個老奶奶在家里等著他。但最后我們還是沒有留住他,我握著他的手,能感覺到他還有溫度,但已經沒有力量了。我很愧疚,我用盡全力了,卻沒有抓住他。
好在,也有很陽光的事情鼓舞著我們。
有一位大爺,姓張,大兒子在外地,二兒子被隔離了。他患有老年癡呆癥,住院時非常不配合治療,每天都在添亂,一會兒跑到別人那里要個蘋果,一會兒拿走人家的水杯。我們就只能陪他玩,把他當小孩一樣照顧。
他出院那天,我帶著醫院的車送他回家。下車之后,他悄悄從口袋里拿出來兩個蘋果,干巴巴的,不知道藏了多久,自己沒舍得吃。他把蘋果塞給我,小聲說:“給你吃。”
分別的時候,他一直攥著我的手不松,說你們都跟我回家吧。我當時特別感動,他是一位老年癡呆癥患者,可能都記不得自己的家人了,卻能對我們有這份情誼。
還有好多病人,都說以后疫情結束了要來看我們,說大家現在是生死之交了。
隔空擁抱女兒
說到金銀潭醫院,我們的“牛”痰小分隊還是有點名氣的。
判斷結核患者的治療效果,痰結核菌檢查是一項重要指標,但很多患者不懂如何留痰,我帶領的“牛”痰小分隊就是要幫助自主咳痰有困難的患者留痰。
在這次抗疫實踐中我們發現,有的病人可能咽拭子、肛拭子、血都沒問題,但唯獨痰是陽性的。王辰院士等專家看到我們提供的數據后,找我們醫院開會討論,認為應該將留痰的核酸檢測鋪開。
所以我們的留痰小分隊現在很牛,我開玩笑說,大家走路都橫起來了,因為我們“留痰”有一手。
這段時間,再苦再累都能挺住,最難的是看不到孩子。
我女兒12歲了,前幾天是她生日。我請了2個小時的假,開車回了一趟家。家門肯定是不能進的,我就在小區門外頭,坐在車里,她站在陽臺窗戶邊,我們倆隔空一起過生日。
她問我,媽媽你們什么時候能打贏這場仗?這話她以前也問過很多次,我都只敢說快了快了。但那天,我很有底氣地說:“林班長,你可以做好準備返校了。”經歷了這次的事情,孩子也成長了,她現在無比珍惜在課堂上課的機會。
女兒說,她的生日愿望是所有在一線的醫護人員都能平安回家,希望我能早點回去抱抱她。聽到孩子的話,我好想沖上去給她一個擁抱,但只能隔空抱一下。
我記得有一天開車去領醫療物資,看著武漢的街上沒有一輛車,像一座死城,心里很難受。
我感覺這不是我的家,當時我就想,我們所有人一定要再努努力,拼一拼,否則這個城市、我們的生活就沒有了。
我們武漢人是有點拽有點狂的,沒有人想當英雄,但我們不服周,就是要搞贏!這段時間為什么這么拼,因為一定要戰勝它。
編輯:肖名遠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青春的答卷,寫在抗疫一線——記重慶醫療隊“90后”女護士翁雨
下一篇:
本禹志愿服務隊:為奉獻者奉獻,與逆行者同行
咸寧網訊:疫情雖無情,服務顯大愛。肩有擔當,疫情短信頻宣傳配合政府部門加強政策措施解讀和疫情防護宣傳,截止目前已累計發...
3月17日,湖北,武漢,曾經狂飆突進讓全國人民揪心的新增病例數字,終于凝固為醒目的“1”。可是,諸多現實糾葛和矛盾,加劇...
測量體溫代購物資環境清理入戶摸排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通城農商行嚴格按照各級黨委政府和監管部門相關要求,緊密圍繞省市...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宋文虎通訊員陶曉石義濤“您好,您反映的問題已經查清,現在給您進行反饋……”13日,通山縣市場監督管理...
郭奔勝李潔瓊“武漢必勝,湖北必勝,全中國也必勝。答卷的背后是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眾志成城,是各方資源的統籌協調,是...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文俊“我一個人在家待了61天,昨晚又失眠了,凌晨3點多起來蒸糯米,做女兒愛吃的豆皮……”3月11日,家住武...
2020年春節來臨之即,一場突如其來,始料不及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悄然來襲。1月27日,通山縣司法局召開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咸寧網訊:2020年2月17日上午8點30分,通過移動設備將案件受理至系統,系統發出一條重疾賠案送審指令, 11點30分快速完成審核...
作者:顧學明(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編者按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關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直接關系經濟社會...
咸寧網訊通訊員王浩:2月18日,中行房貸客戶但某找到中行赤壁支行客戶經理陳涌,向其訴說自己目前的處境:“我是在深圳一家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