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MV日韩MV国产网站,青青河边草高清免费版新闻,三年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中文,三年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中文

首頁 新聞 政務 圖片 要聞 聚焦 縣域 專題 文娛 科教 旅游 財經 論壇 名醫 招聘 數字報 新媒體 返回
首頁 >> 專題報道 >> 2021專題 >> 長江,寧好!——來自長江咸寧段的報告 >> 實時播報 >> 正文

【咸寧長江岸線行③】把荒地變成綠洲 —— 赤壁市柳山湖鎮采訪記

來源:咸寧網 時間:2021-10-20 09:18

柳山湖鎮是赤壁市最年輕的鄉鎮,也是全省最早整體搬遷、集中安置的移民建制鎮。

這個位于陸水河入長江口的小鎮,如何把荒地變成綠洲?如何在長江大保護中實現綠色發展?

10月14日,采訪團一行走進柳山湖鎮一探究竟。

一位移民的安居夢

在柳山湖鎮臘里山村村民徐和林家中,有一張特殊的沙發。

“這是搬家時新添置的,也是我家第一張沙發。”徐和林說,一家三口擠在一間20多平方米的兵營房,住了幾十年,直到2008年搬了新房,添置了家具,才終于有了家的感覺。

徐和林的感受,或許可以代表很多柳山湖人。

“柳山湖,其實無柳無山也無湖,原來是一片沼澤,釘螺遍地。這個名字帶著我們移民對依山傍湖家鄉的鄉愁和對新家園的憧憬。”臘里山村支部副書記樊美紅說。

上世紀50年代末,因建設三峽試驗壩,大批陸水湖庫區村民搬遷至此,徐和林就是第一代移民。

“十歲左右時,我們家十多口人遷到這里。所有移民都住在土磚做的兵營房,每間住3人。”徐和林說,空間小不說,一到陰雨天,房里還發潮發霉。走在村里,一踩就是一腳泥。

有一個像樣的家,是徐和林等每一個柳山湖移民的心愿。

“2007年,臘里山村全面鋪開新農村建設。兵營房全部拆除,統一規劃建設了安居房。僅僅幾年時間,村里面貌煥然一新,2017年還獲得全國文明村稱號。”樊美紅說。

如今的臘里山村,整齊的房屋掩映在綠樹下,道路寬敞干凈,看不到一點垃圾。“望鳳池”碧波蕩漾,旁邊的小廣場和公共活動中心“望鳳居”內,不時傳來歡聲笑語。?

“以前是個破落村,現在像個度假村,不比城里差。”徐和林說,現在家里有了田地,住進小樓,空閑時到廣場散散步,晚年生活很愜意。

臘里山村是柳山湖鎮的一個縮影。如今,該鎮6個村全部入圍省級美麗鄉村,移民們從沼澤地走進了詩里畫里。

一片荒地的蛻變史

這片荒蕪的沼澤地是如何變成田園柳山的?

57歲的團山村代理黨支部書記梅云洲,是這一巨變的見證者。

“原來這里是血吸蟲疫區,剛來時不能下田,全靠吃救濟糧過日子。人們都說這里是‘水窩子、蟲窩子、窮窩子、氣窩子’。” 梅云洲說。

柳山湖人發揚“不怕吃苦敢于拼搏”的移民精神,靠自己的雙手治螺滅螺,把沼澤地逐步改造成良田。

50多年來,在中央、省等各級黨委政府支持下,柳山湖人建設美好家園的步伐從未停歇。該鎮先后開展了移民危房改造、高標準農田改造、生產排灌設施建設、移民產業發展、四化協調發展等系列項目工程。

“特別是自2008年以來,柳山湖鎮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鎮長葉明說,近年來,柳山湖鎮持續開展村莊基礎建設和環境整治工作,村里的街道路面已經硬化刷黑,路燈、交通標識一應俱全,各村道路連接點全部打通,每個村都建有排污管道和微動力污水處理站,鎮里日處理300噸的污水處理廠也已建成投入運行。

臨江而居,柳山湖人對長江自然有著深厚的感情。早些年,柳山湖人一窮二白時也要肩挑手提堅決完成“修堤”的使命。而今,富裕起來的柳山湖,開始溫情反哺長江。專職保潔隊員、禁捕隊員在長江赤壁干堤上來回巡檢作業,堤坡上的雜草沿地面修剪齊平,堤腳下連片意楊高大挺拔。

“我們組織志愿者持續開展‘清河行動’。說實話,村民的環保意識提升了,每次上堤真的也撿不到什么垃圾了。”樊美紅笑著說,這樣的“撲空”令大家都倍感喜悅。

一個小鎮的發展路

在位于易家堤村的赤壁市移民文化陳列館里,一部移民村搬遷史、奮斗史以雕塑、圖片、文獻、實物、影像等方式徐徐展開,“全國衛生鄉鎮”、“全國農業產業強鎮”等24塊金字招牌熠熠閃光,展示了柳山湖移民文化精神和輝煌成就。

“當年從無到有,移民把沼澤荒地變成了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詩畫田園。我們要守護來之不易的新家園,走綠色發展之路,堅定不移地保護綠水青山這個‘金飯碗’。” 柳山湖鎮人大主席張艷明說。

目前,鎮上大力發展綠色高效的現代農業,建設稻蝦共作基地約16000畝、葡萄基地2000畝、水生蔬菜基地1000畝,另外還有青蛙、蛇、中藥材等特色種養殖,輻射帶動農戶2600余戶,占全鎮總戶數的75%。其中,柳山湖的小龍蝦遠近聞名,我市首家小龍蝦深加工企業落戶該鎮。

在移民紀念館墻上,有一句話:銘記歷史,是為了啟迪未來。

柳山湖鎮的未來是什么樣?柳山湖人已經心中有路。

鎮長葉明稱,將繼續傳承和發揚移民文化精神,以創新綠色發展為總基調,加快產業的融合發展,發展壯大特色產業,打造生態宜居環境,培育良好文明新風,全力打造“移民小鎮,田園柳山”。

記者手記:?

每個柳山湖人,無論是 “移一代”,還是“移二代”、“移三代”……都對長江有著特殊的感情。

為了長江,他們義無反顧告別故土,拖兒帶女來到江邊,帶著無處安放的鄉愁,在沼澤地上建起新家園。也許一路苦辣酸甜,但終究讓鄉愁在這里扎根,結出幸福的果實。

誠然,這幸福來之不易。

來自于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來自于柳山湖人馳而不息的艱苦奮斗。

回不去的故土在口口相傳的記憶里逐漸遠去。

“無柳、無山、無湖”的柳山湖人,從“水窩子、蟲窩子、窮窩子、氣窩子”一步步走來,綠色動能蓄勢勁發,生態文明持續向好,在“移民小鎮·田園柳山”的征途上砥礪前行。

“顧全大局、舍己為公、艱苦創業、開拓進取”的移民精神代代傳承,柳山湖的未來一定會更美好。?

(采寫:向東寧 程昌宗 周萱 劉震 章文靜


編輯:hefan

上一篇: 【咸寧長江岸線行 ④】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態牌——嘉魚縣陸溪鎮采訪記
下一篇: 【咸寧長江岸線行②】巧借東風的赤壁人 —— 赤壁市赤壁鎮采訪記

相關新聞

咸寧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咸寧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咸寧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咸寧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咸寧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新媒體

  •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門紅
  •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 <samp id="7vmt8"><dl id="7vmt8"><pre id="7vmt8"></pre></dl></samp>
  • <fieldset id="7vmt8"><table id="7vmt8"><kbd id="7vmt8"></kbd></table></fieldset>
      <sup id="7vmt8"><table id="7vmt8"></table></sup>
      <menuitem id="7vmt8"></menuitem>
    • <strike id="7vmt8"><table id="7vmt8"></table></strike>
      <fieldset id="7vmt8"><var id="7vmt8"></var></fieldset>
    • <fieldset id="7vmt8"><var id="7vmt8"></var></field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