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落一戶,不漏一人。”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國網咸寧供電公司全盤部署,統一指揮,全面開展疫情防控工作。2月22日,咸安區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出關于切實做好入戶再排查工作的補充通知,要求以社區(村)為單位,以入戶調查表為基礎,堅持“以房管人、一房一戶”,做到不落一戶、不漏一人、不缺一項,全面精準摸查各個小區的住戶人員信息。
防控就是責任,一聲令下,公司各部門、各單位志愿者緊急行動,連夜核對之前統計的數據,針對有疑問的做好標記,第二天一大早上門入戶進行再排查、再核實。
為了精準統計各小區的住戶人員信息,公司各包保小區部門責任人、志愿者積極行動,主動作為,2月17日晚,龍泉佳苑5棟志愿者周磊第一個完成居民健康情況調查表的統計。為確保統計的精準迅速,周磊對包保樓棟進行網格化、地毯式、全覆蓋的入戶調查和健康登記,對入戶調查不遇和未登記住戶進行重點標注,創新制作“掃雷”統計表,用不同顏色標注,已登記、未登記、未入住的各類信息一目了然。通過小區物業詢問業主信息、樓棟微信群宣傳發動、上門查看和走訪鄰居等方式,迅速取得未登記業主聯系方式,短短4個小時,精準高效地完成包保樓棟66戶154人的居民健康情況調查“一戶一表”的建檔工作。
“小區居民信息統計非常重要,我們小區采取樓棟負責制,一名黨員志愿者負責一個棟樓,做到分工明確、職責清晰。”龍泉佳苑小區包保部門黨建部副主任汪賜主說。“這樣一來,小區共13棟的統計工作分給了13位黨員志愿者,聯系溝通業主更加方便,統計更加精準迅速。”針對部分樓棟個別業主不配合的情況,汪賜主還特意制定了業主告知書進行溫馨提示。
經過多輪反復排查統計,社區的表格樣式不斷在變,但是咸寧公司志愿者的工作熱情和工作標準從來沒變。2月23日上午10時,涂子玲的辦公桌上堆起了高高的一摞。10個包保小區——“香吾小區、鶴平小區、三號橋小區、輸電小區、變電小區、設備物資小區、培訓小區、供電小區、龍泉佳苑小區、華夏小區”的紙質版統計報表全部在涂子玲這里匯總。
十六潭社區排查總戶數838戶,實際入住483戶,排查人數1633人;濱河社區排查總戶數859戶,實際入住414戶,排查人數1067人;華夏小區排查總戶數41戶,排查人數132人。“有了這些詳細精準的數據,我們的疫情防控工作就有了依據和保障。”涂子玲說。
“既然包保了責任,我們就要切實擔當起來,每個包保小區必須保障有足夠的人員蹲點值守,明確各個小區的牽頭責任部門,各個二級單位要立即行動起來,組織黨員、志愿者投入戰斗!”咸寧公司總經理林文華說。
2月15日下午,咸寧公司疫情防控指揮部向各市直單位發出《倡議書》,2月16日上午,不到1天時間,138名志愿者迅速集結,組成一個個黨員服務隊,陸續分赴10個小區開始值守。
輸電小區的志愿者化身樓下的全能“鄰居”,堅守小區這道防線的“最后一米”!他們是戶外的“露營者”,搭建一頂帳篷,支起小區居民安全的“保護傘”,每天開展卡口值勤、人員登記、測溫消毒等防疫工作;他們是知心的“家庭醫生”,由于輸電小區老年人居多,不方便使用微信,志愿者們“線下上門服務送關愛”,記錄所需藥品和身體情況,成了小區居民的“家庭醫生”;他們還是百變的“快遞員”,線上志愿者全天候匯總購物信息,最大限度滿足小區居民各種需求,線下志愿者“一對一”幫助居民提取貨物,極大地降低了取貨過程中的群居交叉感染風險。在這個寒冷的冬天,志愿者們用一顆顆愛心,讓居民感受到防疫不只有“閉戶”,還有為民前行的“暖心”。
“叔叔,您現在不能出去,去外面有感染風險,還是好好待在家里吧!”“阿姨,您要買什么,現在可以網上購買哦,購買方式都發在群里了,如果您不會操作,我們可以幫你代購,您還是不要出去了。”變電小區值守點,小區志愿者鄭丹等人每天對小區進出人員進行測溫、登記,及時勸阻公司退休老同志不要外出。針對行動不便的老同志,小區志愿者將菜送到老人家門口,并時時詢問關照老人的身體健康狀況;針對獨居老同志,電話或上門詢問有無物資采購需求,并留下聯系方式,告知有事情可在小區門口隨時找志愿者。
香吾小區志愿者劉長春同志,主要負責該小區老同志的藥品采購,另外還擔任志愿者的接送及單位值班等工作。從早上值班開始,一直忙到晚上12點才能睡覺。為了給老同志買藥,他整天往返于溫泉各家藥店,最多的時候一天要給20多位老同志買藥,跑了藥店10多個來回,每個老同志的藥品名稱和名字必須要一一對應,不能出一點差錯。有的老同志的慢性藥在藥店買不到,他就不辭辛勞地到醫院去開處方、買藥品。2月25日上午,公司退休老同志付木生的鼻子流膿,劉長春得知后,二話不說,馬上開車送他去咸寧附二醫院,陪他一起治療。
“疫情當前,我們志愿者能夠做的,就是將防控措施做得更細致一些,不能在一線防疫保電,我們在后方做好小區居民的物資保障,做好人員出入測溫和管控,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困難。”香吾小區包保負責人劉敏說。
開展疫情排查值守,就要求志愿者必須能夠每天準時到達小區,然而在2月14日,咸寧市啟動封區措施后,各個小區的居民是不能夠出入小區的,志愿者的及時落位存在阻礙。為此,周宏兵主動聯系各個社區和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對接市公司辦公室;另一邊,志愿者的統計工作正在同步進行,這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戰斗。
“朝波,今天晚上12點之前,將所有志愿者的名單全部統計出來,明天一早我到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辦證,一定要保證明天我們所有的志愿者能夠順利開展工作。”周宏兵部署著。2月16日,咸寧公司包保的10個小區志愿者全部落位。公司黨員志愿者、各小區物業人員、保安人員相互協調配合,聯防聯控的體系全面構建,筑起了一道堅固防線。
“公司10個包保小區,每一個小區就是一個戰斗堡壘,我們必須將包保主體責任落到實處,要充分發揮出黨員和志愿者的先鋒模范作用,堅決打贏這場必須完勝的疫情防控阻擊戰。”咸寧公司黨委書記祝勇剛說。
自2月18日起,咸寧公司領導班子每天深入各個包保小區進行現場督導檢查,切實擔負起領導的包保責任,全面了解各小區在包保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及時解決小區居民存在的各種困難,為聯防聯控提供堅強的領導組織保障。
華夏小區是公司10個包保小區里條件最差的小區,共有入住居民41戶。小區房子比較老舊,基本由拆遷戶和外來租戶組成,屬于“三無”小區,相關政策難以傳達到戶,防控措施難以落實到位,成為疫情防控工作的薄弱環節和重點區域。該小區包保領導、咸寧公司副總經理李暉照下沉一線,每天都會特別“照顧”這個小區。
“我們在做好抗疫保電的同時,一定要全面做好各個小區的疫情防控。要精準收集小區每一戶的詳細信息,做到精準無誤、不漏一個;要扎實做好小區居民的物資采購和人員進出管理,切實保障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李暉照在督導小區疫情防控工作中多次強調。
構建聯防聯控大體系,實行領導包保責任制,啟動志愿者蹲點值守,國網咸寧供電公司在疫情面前,積極貫徹落實上級要求,在防疫抗疫工作中主動作為,用責任和使命筑起了疫情防控的一道堅固堤壩,為取得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最后勝利貢獻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