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開一個一次性醫用口罩,取出中間層,用打火機點燃,有火焰就是假貨,無火焰才是真貨。這是最近網絡上流傳很火的的一個一次性醫用口罩真假測試視頻。那么,通過燃燒效果區分口罩真假的方法,究竟靠不靠譜?
2月25日,中國市場監管報記者就此采訪了國家紡織制品質檢中心主任王寶軍。結論是“這種測試方法不靠譜!”
王主任告訴記者,具有病毒防護效果的一次性醫用口罩,一般有三層,其核心原材料為丙綸熔噴無紡布制作的中間層,這一層也是一次性口罩是否具有病毒防護效果的關鍵層。真正具有病毒防護效果的一次性醫用口罩,取出中間層,用打火機燒,其不能燃燒,用專業術語說就是熔噴無紡布點火后應為熔融效果,一般不會產生火焰。
一次性口罩中間層點燃有火焰,肯定是假貨 √
王主任進一步說道:“如果用打火機點燃一次性口罩中間層后產生火焰,該層肯定不是用丙綸熔噴無紡布制作而成,被測試口罩肯定達不到病毒防護效果,也肯定不是一次性醫用口罩。”
那么,是不是可以得出以下結論:用打火機點燃一次性口罩中間層,沒有火焰,產生熔融效果,即證明該層的原料為熔噴無紡布,進而證明被測試口罩是具有病毒防護功能的一次性醫用口罩。
NO! NO! NO!
王主任非常明確地告訴記者,取出被測試的一次性醫用口罩的中間層,點著了,肯定是假貨;點不著,卻也未必是真貨。也就是說,點不著,產生熔融效果,根本不能證明中間層就是熔噴無紡布材質,則也無法證明該口罩是具有病毒防護效果的一次性醫用口罩。
一次性醫用口罩中間層燒不著 √
中間層燒不著一定能證明是一次性醫用口罩 ×
記者了解到,熔噴無紡布的原材料主要為丙綸。然而,燃燒效果與熔噴無紡布幾乎一樣的,還有用丙綸纖維、錦綸纖維、滌綸纖維等合成纖維制成的無紡布。也就是說,用打火機點燃后無火焰,產生熔融效果,這樣的材質可能是丙綸熔噴無紡布,也可能是其他纖維無紡布。決定熔噴無紡布和其他纖維無紡布在病毒防護效果上具有絕對差異的主要因素是制作工藝不同。
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如何簡單可行地判斷所購買的一次性口罩是否為具有病毒防護效果的一次性醫用口罩呢?
王主任介紹了幾種方法:
第一,用手把被測試的一次性口罩從外(接觸空氣一面)向內(接觸臉部一面)推成兜狀,灌入適量水,大約1-2分鐘,如果不漏水,同時內層無任何滲水情況,則說明被測試口罩的防水性很好,該口罩對于飛沫、體液噴濺等途徑的侵襲具有非常好的防護效果。熔噴無紡布因其制作工藝決定其非常致密,纖維間隙及其微小,能夠達到這樣的效果。其他纖維無紡布則達不到這樣的效果。
第二,拆開被測試一次性口罩,取出中間層,通過放大鏡觀察,如果能看到一根一根的纖維,則該層肯定不是熔噴無紡布制品,該口罩也肯定不是一次性醫用口罩。
第三,戴上被測試一次性口罩,呼氣的同時用手捂住口罩外層,如果能感覺到氣流很強,呼吸很順暢,則該口罩過濾效果應該是比較差的,病毒防護效果自然很差,也肯定不是一次性醫用口罩。
記者做個總結——判斷所購買一次性口罩是否為一次性醫用口罩,有四種簡單的測試方法:第一,取口罩中間層點燃,有火焰,證明該口罩病毒防護效果很差,也肯定不是一次性醫用口罩;第二,口罩從外向內形注水后不漏,病毒防護效果好,滲水則肯定不是一次性醫用口罩;第三,放大鏡觀察口罩中間層,看不到織絲,病毒防護效果好,明顯看到織絲肯定不是一次性醫用口罩;第四,戴上口罩呼氣,手捂面部,感覺不到熱氣,呼吸有一定阻力,防護效果好。
明白了嗎?重要的事情再說一遍,打火機點燃一次性口罩中間層,有火焰,肯定不是一次性醫用口罩;沒火焰,也未必是真貨。
來源:中國市場監管報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鐘南山回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近期熱點問題
下一篇:
客觀看待疫情對居民消費的影響
復工之后,售貨員、地鐵的工作者、媒體人員等特殊人群,可能面對的風險要比普通群眾更高一點,對于這樣的人群來說,有沒有什...
謠言武漢市總工會漢南工人文化宮網上賣口罩?2月14日,有熱心網友在微博爆料,質疑他們網上購買的口罩發貨單上注明是武漢市總...
專家:戴兩層口罩更容易被感染30日上午,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蔣榮猛接受總臺央視記者的專訪時也表示,有很多戴口罩的誤區,...
視頻告訴你,如何正確有效佩戴口罩。
戴口罩的咸寧無往不勝謝望梅八十高齡的父親從云南打來電話我正在救治一名冠狀病毒感染的病人從云南馳援咸寧主動報名的那一刻...
”在這個口罩異常緊俏的時間點,咸安永安辦事處轄區居民拿到了一份“特殊”的春節禮物:一對夫妻委托岳父送來的免費口罩。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