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網訊 記者 李嘉、見習記者劉珊珊、通訊員何兵方報道:5月21日,一場陣雨過后,記者來到通城縣麥市鎮何塅村三組果藥基地。只見郁郁蔥蔥的桑葚、果實累累的藍莓、綠葉舒展的黃精,長勢喜人的金絲皇菊,呈現一派活力和生機。
在基地的渠道邊上,65歲的何亞平老人正在清溝,以防洪水漫灌損壞果藥苗木。
何亞平是一名退伍老兵,患有胃病、風濕病、坐骨神經痛等多種疾病,一年住院兩次,醫療費報銷比例可達95%。
老人家里的八分田流轉給了興龍生態公司發展果藥基地,每年每畝350元租金,自己在九房村租了五分田作為口糧田耕種。
平時除了在家種田,老人還在基地上做事,主要從事整田、除草、種植、施肥等農活,每日工資150元。
去年,在咸寧職教集團扶貧工作隊的幫扶下,老人發展了養豬、養雞等產業,產業獎補資金共計1100元。
“以前收入微薄,如今政策好,收入節節高升,日子越來越有盼頭?!焙蝸喥嚼先诵χf。
興龍生態莊園負責人何荷龍告訴記者,在周邊鄉鎮,像何亞平老人一樣在基地務工的有373戶,簽訂幫扶協議的貧困戶有136戶,其中何塅村有40余戶。
“這片基地以前大規模種植金絲皇菊,現在發動老百姓分戶種植,增加了靈活性,品種呈現多樣化。”何荷龍說,今年該基地種植藍莓120余畝、金絲皇菊80畝、黃精近800畝、桑椹400畝,有望實現豐產增收。
經過3年多的努力和發展,興龍生態通過“公司+基地+農戶”農旅發展模式,金絲皇菊產量達到30余萬斤,藍莓、八月瓜、覆盆子、桑葚、黃精等陸續實現出產。
正在建設中的中藥材深加工及藥用研究、富硒有機水果冷藏保鮮、果醬加工、藍莓原漿灌裝生產線,可實現年產值1.2億元,將有效助力幕阜山綠色產業帶走上致富之路。
編輯:hushaopeng
上一篇:
下一篇:
通山縣長灘村陳建高:山間養魚探富路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朱亞平、通訊員張丹報道:近日,市文聯在黃鶴樓酒業設立文藝創作基地。市文聯文藝創作基地創建工作2017年...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譚昌強通訊員尹泓熊熙桃花樹下雞成群,鐵皮棚中雀成雙……石大紅的生態珍禽養殖基地生機勃勃。石大紅是嘉...
咸寧新聞網訊 特約記者劉建平、通訊員皮江星、付婧燁報道:12日,中國新農村生活體驗示范工程正式落戶通城。 據了解,中...
2019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于6月10日-12日在成都市舉行,來自歐盟、美國、韓國、新西蘭等22個國家的嘉賓與會,資本、技術等要...
咸寧新聞網訊 記者向東寧報道:昨日,市委書記任振鶴,市委副書記、市長丁小強到紅牛飲料咸寧生產基地調研,與公司領導共商...
咸寧新聞網訊 記者向東寧報道:昨日,市委書記任振鶴,市委副書記、市長丁小強到紅牛飲料咸寧生產基地調研,與公司領導共商...
赤壁獼猴桃成為赤壁市城市名片,被授為“全國獼猴桃良種繁殖中心”“中國獼猴桃之鄉”榮譽稱號。興農公司引進的黃肉型獼猴桃...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新祝丹娜十年前,通城縣塘湖鎮望湖村、潤田村還是一片荒山野嶺,人跡罕至。油茶“門外漢”的劉勇,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