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下午,經濟、農業界的政協委員們圍繞市委書記孟祥偉的致辭和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展開熱烈討論。
委員們一致認為,市委書記孟祥偉的講話高度肯定了政協去年的工作成績,讓人倍受鼓舞,也為我市新時期的政協工作指明了方向。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立足當前,放眼未來,體現了政治協商有商,民主監督有力,參政議政有為的良好工作態勢。
傅火金委員說,去年,我市商務經濟發展迅速,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翻番,出口總額增幅居全省第一,交出了一份喜人的答卷。但從長遠看,需清楚地認識到,全省范圍內,我市外向型經濟體量橫向相比有較大差距。他建議,做大做強骨干企業,壯大出口群體,進一步提升咸寧經濟外向度。
余仁強委員認為,政府在招商引資上,需把重心放在已經落戶的企業上去。原因有二,首先,這些企業擁有一定規模和技術含量,擴大產能規模相對容易;其次,在吸引企業投資的過程中,產業園里已落戶企業的肯定意見是外來企業考查的重要因素。建議建立政府和企業間的直通車,更新配套制度,大力優化營商環境。
彭春姣委員說,“兩湖”拆圍為改善湖泊環境做出了巨大貢獻,但因魚類資源減少,水生植物繁殖較快,部分水域出現了新狀況,需進行后續的環境綜合治理。建議合理利用資源,推行“人放天養”的生態漁業模式,將旅游與農業農村發展相結合,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更大程度地實現富民、利民、惠民。
沈其文委員說,近年來,政府高度重視農業產業發展,成效顯著。但總體來看,農業產業規模仍有較大的提升余地,品牌口號還能夠打得更響亮。他建議,要加大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和政策支持力度,把農業產業發展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中之重來抓。與此同時,應看到我市對農業基礎設施投入雖大,但管控機制有些缺位,許多工程設施抵御風險的能力不足。建議明確管養主體,落實管護措施,加大財政投入,為產業提供資金支持,進一步完善農業基礎設施養護機制。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歡)
編輯:hef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