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佘影/攝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龐赟)“還帶著簸箕來開會了,這個好啊,環保又實用!”昨日下午2點30分,市委書記丁小強來到崇陽代表團參加分組審議。一走進會場,他就被擺放在會議桌上的竹制簸箕吸引住了。
“丁書記,這是我帶來的,是我們鎮一個扶貧車間的老手藝人純手工制作的。”市人大代表、崇陽縣桂花泉鎮鎮長黃震解釋說。
隨手拿起一個簸箕,丁小強仔細研究起來:“現在很多人圖方便,都喜歡用塑料袋,這種竹制的簸箕耐用、環保,還是扶貧產業,一定要大力支持,我買一套!”說話間,丁小強付款200元,買下了一個5件套。
桂花泉鎮是崇陽“北大門”口子鎮,崇趙公路橫穿腹地,交通便利。境內主要有林特、礦產、旅游三大資源。其中,林特以楠竹、木材、竹制工藝品、茶、果見長。
黃震說,鎮上的楠竹資源豐富,光竹林就有11萬畝,竹農1500多戶。山里人靠山吃山,豐富的楠竹資源,讓村里不少老人都練就了做篾活的好手藝,橫山的竹制品更是當地一絕。目前精準扶貧已經進入了攻堅期,為了加快村民們的脫貧步伐和信心,2018年8月,鎮上投資20多萬元,建了一個扶貧車間,11月份投入運營。現在已經有30多名老手藝人在車間里就業,每人每天平均有150元的收入。
“從去年11月份到現在,車間已經編制了1000余套簸箕,有3件套,5件套,還有單件的。”黃震說,這些簸箕現在都是經熟人介紹,再通過網絡銷往全國各地,已經供不應求了。下一步,他打算培養一批竹篾手藝的傳承人,創新產品,將傳統手工藝與現代生活所需結合起來,除了編制簸箕之外,還要編制各種造型的花籃、果籃等工藝品,提高附加值。同時,還要創新銷售渠道,不能依靠單純的感情銷售。
“我這次開會,帶了10套樣品過來,一是想向參會的代表推介我們的竹制品,二是向大家展示貧困戶自我發展的決心。我自己也有信心將小簸箕做成大產業,讓老百姓獲得更大的收益。”黃震說,這10套樣品,5件套售價200元,3件套售價130元,單件售價50元。
“黃鎮長,我要買一套!”“我也要一套,現在就轉錢給你”……中場休息期間,與會的代表們圍著黃震,搶購起簸箕來。“大家不要急,都有,都有,今天沒有買到的,明天一定送到!”
“喂,老楊啊,我們帶來的10套簸箕已經賣完了,你趕緊清點一下,看看車間還有多少存貨,明天全部給我拉過來……”擦著額頭上的汗珠,黃震趕緊撥通了橫山村村支書的電話。
編輯:hushaopeng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劉文景王莉敏特約記者胡向暉通訊員姜偉明汪光敏2月25日,崇陽縣經濟開發區,湖北晶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車間...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黃柱、通訊員李攀龍、王小軍報道:1日,記者走進位于赤壁高新區的華新水泥(赤壁)有限公司環保工...
咸寧網訊(特約記者王能朗、通訊員阮班勇、汪麗娜)“縣里幫錢幫物給項目,引導我們在家門口務工坐享‘分紅’,一年下來收入...
咸寧網訊特約記者王能朗、通訊員阮班勇、汪麗娜報道:“縣里幫錢幫物給項目,引導我們在家門口務工坐享‘分紅’,一年下來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