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網訊 (特約記者王能朗、通訊員阮班勇、汪麗娜) “縣里幫錢幫物給項目,引導我們在家門口務工坐享‘分紅’,一年下來收入可達3萬元,一家人脫貧致富奔小康終于有了門路。”日前,通山縣洪港鎮三賢村貧困戶梅賢猛感慨地說。這是通山農商行堅持項目帶動、實行產業扶貧帶來的成效。
近年來,通山縣農商行針對多數貧困戶一缺技術,二缺門路,三無外出務工的實際,采取發放“扶貧貸”的方式,以能人、企業帶貧困戶致富的方式,依托產業項目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
通山正祥竹制品公司是個利用山區竹木資源,生產加工竹制品的民營龍頭企業,創辦的加工廠紅紅火火。經與企業達成協議,由縣扶貧辦與縣農商行共同為洪港鎮15戶貧困戶發放60萬元“扶貧貸”,每家以貸款入股方式,投入到通山正祥竹業制品公司,在保障企業生產流動資金需求,擴大生產能力的同時,達到帶動貧困戶就業、增加家庭收入的目的。
“這種把精準扶貧投入與盤活全縣各地資源進行精準對接的扶貧模式,有效發揮了扶貧項目和扶貧資金‘四兩撥千斤’的效能。”該行相關負責人告訴筆者,近年來,該縣通過組織駐村幫扶干部幫助貧困群眾與項目對接的方式,先后落實大棚蔬菜、食用菌大棚、生豬養殖場、牛羊牧場、竹木、電子和服裝加工廠等種養殖業、手工業脫貧項目120多個,再由政府擔保、金融部門貸款,有效解決了困難群眾脫貧缺項目缺資金的難題,讓貧困戶足不出村就實現在家門口就業創業。
大畈鎮地處富水庫區上游,群眾大都以種柑桔、柑橙、枇杷等水果業為主,全鎮果木種植面積達1.3萬畝,年產柑桔、柑橙、枇杷等水果達200萬公斤。如何把水果業做大做強,形成扶貧拳頭效應?今年初,通山農商行積極向大畈鎮發放“扶貧貸” 250萬元,由該鎮板橋村以項目資金和土地入股的方式,引進通山協力綠色果業科技公司負責技術與銷售,按村企共建聯營模式,在板橋村建起150畝枇杷、柑桔等水果產業基地,并配套建設集果酒釀造、旅游觀光、休閑采摘于一體的果品酒莊,從而帶動231戶貧困戶參與生產經營,實現戶平年收入達2萬元。
據統計,截至目前,該縣通過融資平臺,先后發放“扶貧貸”1.6億元,新建水果基地15萬畝,帶動3200多戶貧困戶人平年增加收入7600元。新發展楠竹基地4.5萬畝,油茶2.8萬畝,建成“一村一品”產業扶貧村143個,帶動4671個種植戶、3884戶貧困戶人平年增加收入9000多元。
編輯:hushaopeng
上一篇:
赴革命基地緬懷先烈 組織廉政警示教育 咸寧農發行創新載體開展主題教育
下一篇:
各項貸款余額166.76億元 精準扶貧貸款余額78.52億元 農發行咸寧分行助力地方鄉村振興
咸寧網訊(特約記者胡劍芳)藍天白云竹浪,天然綠色氧吧。為改變捧著金飯碗討飯吃的現狀, 2018年,該村引進浙江老板馬仁忠,...
郭慶保,曾是農行咸寧分行人力資源部總經理、個人金融部總經理。會上廣泛宣傳黨的扶貧政策,同時把自己駐村的想法向村民承諾...
2018年5月,咸安區郵政分公司與咸安區向陽湖鎮甘棠村因扶貧結下緣分,根據甘棠村的實際情況,咸安分公司集中人力財力物力,全...
通山郵政分公司自2017年啟動結對幫扶貧困村楊芳林鄉寺口村的幫扶工作,通過外在發動干部走村入戶送政策送溫暖,內在鼓勵貧困...
通城縣沙堆鎮坪坳村是通城縣郵政分公司的扶貧包保單位,全村下轄9個村民小組,共有735戶、2759人,建檔立卡貧困戶331戶、944...
咸寧網訊記者陳希子報道:近日,咸寧職業技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組織的貧困戶技能培訓班在咸安區汀泗鎮古田村順利進行,來自全村...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黃柱特約記者童金健通訊員賀炳紅抗疫一線,一駐就是近40天。“我基地里的凍庫管道離心泵燒壞了……”一天...
咸寧網訊特約記者王能朗、通訊員阮班勇、汪麗娜報道:“縣里幫錢幫物給項目,引導我們在家門口務工坐享‘分紅’,一年下來收...
咸寧網訊(香城都市報記者徐浪通訊員吳越)秋風送爽,扶貧送暖,近日,崇陽農發行黨員干部前往扶貧村崇陽縣沙坪鎮堰市村進行...
咸寧網訊通訊員鐘建報道:4月26日,建行湖北省分行離退休老干部及咸寧分行行領導一行到咸寧嘉魚扶貧點陸溪鎮藕塘村開展扶貧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