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時代在召喚,光榮的使命在心間。近日,湖北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印發《實施方案》,部署在全省廣大知識分子中深入開展“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活動。
《湖北新聞》推出系列報道“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愛國知識分子風采錄”,聚焦勇擔使命,愛國奉獻,勇立潮頭,引領創新的湖北知識分子。來看第四集《“柑橘院士”鄧秀新:讓中國柑橘走向世界》。
一舉領先國際同行
雖然世界柑橘起源于中國,但是由于科技的落后,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柑橘的品質都遠不如國外的進口品種,農民種植積極性并不高。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年輕的鄧秀新以優異的成績考入華中農業大學,師從中國柑橘學奠基人之一的章文才教授。老先生對基礎研究的重視和堅持科研服務生產實際的作風,深深地影響著他的學生。
“一開始,我們就思考如何去掉柑橘的籽?!编囆阈陆榻B說,這也是當時市場提出來的課題,為此,他們不斷嘗試新的育種方法,最終通過利用細胞融合,一步培育出無核品種,一舉領先國際同行。
2012年3月,世界首張最完整甜橙全基因組序列圖譜在華中農業大學宣告完成,鄧秀新和他的團隊再次讓國際同行們矚目。通過破譯甜橙的基因密碼,華中農業大學又相繼在品種改良上取得一次次重要突破。
“目前,華中農業大學每年都有200多人在做柑橘研究,其中教授就有20多人,這個規模在全世界都不多見?!?在鄧秀新看來,得益于近十年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快速發展,中國柑橘才算真正走向世界。
數據表明,全世界柑橘年產量約1.2億噸,是產量最大的水果,其中,我國柑橘年產量近4000萬噸,占總產量三分之一,是名副其實的柑橘大國。
從一季橙到四季橙。
鄧秀新還有一個很樸實的愿望。
中國工程院院士 華中農業大學校長 鄧秀新:實現中國的柑橘供應上,一年四季每個月都有,并且類型是多樣,還能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為實現這個目標,鄧秀新將他的“實驗室”放到了宜昌秭歸縣。
這里是柑橘種植大縣,但過去,柑橘一年只能賣一季。通過十幾年的科研攻關,鄧秀新選育的“華柑2號”、“早紅”、“倫晚臍橙”等品種,成熟期由3個月延伸到9個月,實現了從一季橙到四季橙的轉變。
現在,宜昌的柑橘種植面積達30多萬畝,成為全球最大蜜橘產區,柑橘產量達到了3600萬噸。
農產品也出“定制款”
除了做大產量,鄧秀新還帶領團隊研發不同品類的柑橘,將農作物做出“定制款”。
中國工程院院士 華中農業大學校長 鄧秀新:有糖尿病的人說,甜的我吃不了,我們就開始在做一些低糖的品種的選育,但是果味很濃。這個品種在江西已經在種了,并且賣得很好,一個果子賣五十塊錢。
在應用領域,鄧秀新院士研發推廣了地表覆膜增糖、果園密改稀、隔年交替結果等技術;在培養隊伍上,身為華中農業大學校長的他,更是以身為范,親自指導。
“把科研成果寫在祖國大地上”,這就是“柑橘院士”鄧秀新30多年治學的真實寫照。
中國工程院院士 華中農業大學校長 鄧秀新:一定要為了產業中的問題去做研究,這樣我們的研究成果,一出來就能在生產中用。
編輯:chenguo
上一篇:
「愛國知識分子風采錄」王紅梅:給長江“做體檢”的科學家
下一篇:
「愛國知識分子風采錄」武大教授劉勝 心懷報國夢 打造“中國芯”